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五届全国好新闻受奖作品集《好新闻》一书,巳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这届好新闻评选共评选出好新闻作品232篇(幅),受表扬作品120篇(幅).这本书汇编了这届评选受奖的报纸和通讯社发出的稿件,全书23万字,包括消息、通讯、评论、文章、来信、标题、  相似文献   

2.
在2006年度辽宁新闻奖县区新闻评选中,海城电视台的消息《温香避洪农业人去棚空盘点收入人均增收5000元》荣获一等奖。一篇消息为何得到评委们的一致认可,我认为其成功的关键在于这篇消息做到了以小角度反映了大主题。  相似文献   

3.
刊登在《解放军报》2003年10月17日5版上的通讯《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一稿,在第14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通讯类一等奖。这篇1050字的通讯,为什么能受到评委们的如此青睐,荣获通讯类稿件的最高奖项呢?笔认为,除了它的主题鲜明、意义重大外,从新闻采访写作的角度上来分析,它是一篇具有“同期声”的现场好新闻。  相似文献   

4.
刊登在《解放军报》2003年10月17日五版上的通讯《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一稿,在第14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通讯一等奖。这篇1050个字的通讯,为什么能受到评委们的如此青睐,荣获通讯类稿件的最高奖项呢?笔者认为,除了它的主题鲜明外,从新闻采访写作的角度上来分析,它是一篇具有“同期声”效果的现场好新闻。  相似文献   

5.
在2005年度山东新闻奖评选中,山东《烟台日报》刊登我采写的《逃离“采石场”》通讯喜获通讯类一等奖。这篇通讯缘何能够博得评委们的一致好评?我的体会是这篇报道是舆论监督稿件中曝光事件、关注问题解决较为成功的一例。  相似文献   

6.
刊登在《解放军报》2003年10月17日上的通讯《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一稿,在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被评为通讯一等奖。这篇1050个字的通讯,为什么能受到评委们的青睐呢?笔者认为,除了主题鲜明重大外, 从新闻采访和写作的角度分析, 它是一篇具有"同期声"的现场好新闻。"同期声"本是广播、电视新闻学的一个特定术语,但笔者认为,报纸现场新闻写作同样也要注重"同期声"。现实生活告诉我们,在新闻事件的核心事实周围总是存在着有色有形的新闻环  相似文献   

7.
光阴荏苒,到报社任记者、编辑转瞬已10年。虽说发表过千余篇稿件,编辑过不少版面,但获国家、省、市新闻奖的也就区区20个,令自己满意的就更少。翻阅几遍过去发表过的东西,感到《“不满意”的也领牌》这篇通讯还算是比较好的一篇。这篇通讯在第五届福建省新闻奖评选过程中决定一等奖时,评委们已近全票赞成。我所在的《三明日报》历来没有文字新闻送评过中国新闻奖,此文至今仍是《三明日报》文字新闻所获的最高奖。回首采写这篇文章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1998年9月11日,我接通知参加当天下午在市公安局会议厅召开的“满意和不满意派出所”评选…  相似文献   

8.
1980年度全国好新闻作品评选已于今年8月4日揭晓。这是继1979年度全国第一次好新闻评选之后的第二次,是由北京新闻学会、《新闻战线》编辑部和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共同发起和组织的。这届评选比上届评选范围扩大,有消息、通讯、评论、标题和新闻照片五类;评选结果,在全国各新闻单位和广大读者推荐来的1105篇(幅)新闻作品中,有121篇好新闻作品入选,其中受奖好新闻作品49篇(消息14篇、通讯13篇、评论10篇、标题5条、新闻照片7幅),受表扬好新闻作品72篇(消息17条、通讯20篇、评论18篇、标题4条、新闻照片13幅)。这些入选的好新闻作品,从数量上、质量上来看,都比上届有新的发展。在内容上,及  相似文献   

9.
刊登在《解放军报》2003年10月17日五版上的通讯《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一稿,在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被评为通讯一等奖。这篇千字的通讯,为什么能受到评委们的如此青睐,荣获通讯类稿件的最高奖呢?笔者认为,除了它的主题鲜明重大外,从新闻采访写作的角度上来分析,它是一篇具有“同期声”的现场好新闻。“同期声”原来是广播、电视新闻学的一个特定术语,它指伴随新闻事件发生而同时出现的各种声音,包括新闻现场被采访对象说话的声音。笔者认为,报纸现场新闻写作同样也要注重“同期声”。现实生活告诉我们,在新闻事件的核心事实周围总是存…  相似文献   

10.
在刚刚结束的2003年度河南省好新闻评选中,《许昌日报》刊发的评论《要高度重视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得到了评委的一致肯定,被评为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并推荐参加中国新闻奖的角逐。一篇评论缘何能够博得评委们的一致好评?作为本文的作者,我们的体会是这篇评论主题抓得准、政策吃  相似文献   

11.
1985年,由中国新闻学会主持,评选第六届全国好新闻的时候。出了一件很有意味的事。发表在1984年4月1日《经济参考》一版的长篇通讯《访厕所》在复评中落选了。有人提出复议,结果被评为三等奖。再议,升为二等。最后,定为一等奖,并且得到了评选委员会定评的认可。评委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了这篇通讯的社会价值。其实,同样有价值的是这篇通讯的采写过程。厕所问题很难说是一个多么重大的选题。作者罗祥兴在采写的当时也并不是一个职业记者,只是新华社干部进修学院的一个英语老师,临时到《经济参考》编辑部帮忙的。一个“生手”,为什么能把厕所问题推上了全国好新闻的大雅之堂?  相似文献   

12.
刊登在《解放军报》2003年10月17日五版上的通讯《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一稿,在第14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通讯一等奖。这篇1050个字的通讯,为什么能受到评委们的如此青睐,荣获通讯类稿件的最高奖项呢?笔者认为,除了它的主题鲜明重大外,从新闻采访写作的角度上来分析,它是一篇具有“同期声”的现场好新闻。“同期声”原来是广播、电视新闻学的一个特定术语,它指伙随新闻事件发生而同时出现的各种声音,包括新闻现场被采访对象说话的声音。笔者认为,报纸现场新闻写作同样也要注重“同期声”。现实生活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13.
以鼓励具有时代精神的新闻作品为重点的第七届产业报好新闻评选,经过初评推荐和评委记分定评,于4月30日揭晓。共评出现场短新闻、消息、评论、通讯等9类作品193篇(件),其中一等奖22篇、二等奖57篇、三等奖  相似文献   

14.
通讯《强震中的宝岛》发自台湾地震现场,是祖国大陆媒体最早见诸报端的现场新闻。 在2000年第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评委们都赞赏这篇通讯的“快、短、活”,正如中国记协主席邵华泽同志所说:“文章短,内容充实,叙述客观,现场感强,有很强的新闻性和可读性。”此文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新闻要快,这是常识,这篇通讯以快见长。1999年9月21日凌晨1时47分,台湾岛发生里氏震级为7.3级(祖国大陆测定为7.6级)的“世纪大地震”。人民日报记者郭伟成当时正巧随祖国大陆电影代表团在台湾访问,他以高度的新闻敏感,冒着不断发生6-7级余震…  相似文献   

15.
以鼓励具有时代精神的新闻作品为重点的第七届产业报好新闻评选,经过初评推荐和评委记分定评,于4月30日揭晓。共评出现场短新闻、消息、评论、通讯等9类作品193篇(件),其中一等奖22篇、二等奖57篇、三等奖  相似文献   

16.
1993年6月23日,第三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工作在郑州圆满结束。60多位评委经过复评和定评,477篇(件)参评作品中最后有154篇(件)获奖,占整个参评作品的32%。报纸通讯社部分参评稿(消息、通讯、言论、版面、摄影、漫画6个品种)320篇(件),获奖作品84篇(件),其中一等奖9篇,二等奖30篇,三等奖45篇,占获奖总数的55%。从整体上看,这次参评作品大都是全国各新闻单位严格筛选出来的上乘之作,评选结果基本上反映了1992年度我国新闻报道的水平。笔者有幸耳闻目睹了报纸、通讯社部分复评和定评的两轮评议和投票工作,感受最深的是,评委们在评选过程中努力寻求新闻价值与写作技巧的最佳契合。  相似文献   

17.
《青年记者》2012,(17):97
由大众报业集团《青年记者》杂志、人民网传媒频道联合举办的第七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历时一年,于2011年11月30日结束。评选活动共收到全国83所高校新闻院系的同学提交的308篇论文。经过新闻界专家评委的严格评定,评选出一等奖10篇,二等奖29篇,三等  相似文献   

18.
检阅过去一年新闻报道成果的’95新疆新闻奖评选工作已于4月6日结束。包括中央驻疆新闻单位在内的汉文报纸和通讯社,经过初评推荐的消息、言论、通讯、版面、专栏等作品共244篇(件)。这些作品展示厂过去一年报纸坚持正确导向,服务新疆大局,宣传团结、稳定、鼓劲的丰硕成果。经过评委认真和反复筛选,最后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评出一等奖7篇、二等奖17篇、三等奖47篇,一篇超长通讯评为特别奖。  相似文献   

19.
全国农民报1988年度好新闻评选工作于今年四月在郑州举行。这次评选共收到全国30家农民报推荐的新闻作品140多篇。评委们经过仔细审阅,采取评议和投票相结合的方法,评出一等奖好新闻作品10篇,二等奖好新闻作品22篇,三等奖好新闻作品30篇。河南农民报的《珍藏了38年的绣花鞋》、《发生在东石盘村的新闻》、《张英怒题逐客诗》分获一、二、三等奖。现将这几篇作品和河南农民报编辑部的推荐意见刊载于后,供广大读者参读。  相似文献   

20.
在首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社会新闻的入选数之多,评定等级之高都出人意外。在通讯的3篇1等奖中,社会新闻居其二(另一篇《不私亲属的铁木尔主席》属社会新闻和廉政新闻之间,笔者以为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