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殷春宇  史利  张文 《体育学刊》2024,(1):143-148
空间知觉能力是决定足球运动员运动技能的关键,更是提升运动员竞技表现的核心因素。选取20名国家一级足球运动员(专家组)和20名高校足球俱乐部的体教专业大学生(新手组),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NIRS),探讨心理旋转任务下行为绩效、前额叶脑血氧(Oxy-Hb)激活以及脑功能连接的组间差异。结果显示:(1)专家组心理旋转任务正确率显著高于新手组(P<0.05),反应时显著短于新手组(P<0.01)。(2)专家组左右侧背外侧前额叶、额极区和右腹外侧前额叶激活低于新手组(P<0.05),并且脑间功能连接协同更强。研究认为,长期足球训练能够改变运动员的空间知觉加工模式,提高神经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利于大脑网络连接性,对认知功能的改善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100 m跑起跑听觉专项认知加工任务,探讨精英运动员专长领域听觉认知加工自动化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特征,分析精英运动员和普通人大脑皮层活动的差异。方法 采用ERP技术和感知-认知范式,采集被试对100 m起跑三阶段听觉信号探测的ERP特征。结果 (1)在“各就位”和“预备”阶段,精英运动员组的P2、P3、N1振幅显著低于普通组;(2)在起跑鸣枪阶段,精英运动员组的P2振幅显著高于普通组;(3)精英运动员组在次要刺激阶段(“各就位”和“预备”阶段),额顶网络活动显著减少,在起跑鸣枪阶段,额顶网络活动显著增强。结论 (1)精英运动员的听觉认知加工自动化体现出无意识特征,加工过程很少或根本不消耗意识资源,普通人的意识加工更多;(2)支持当前认知加工自动化理论中的渐进观,即不存在一个绝对自动化的阶段,受控加工也参与自动化加工的启动阶段,精英运动员在处理认知信号时会基于认知任务差异,在受控加工和自动化加工之间进行转换;(3)精英运动员认知加工自动化还呈现出半球专属特有启动(hemisphere-specific priming)特征,...  相似文献   

3.
认知运动心理学注重对运动员技能表现的“软件”成分的分析,即研究与技能的认知成分有关的各类问题。本文就不同水平运动员对比赛信息的编码和提取的方法、速度,对环境的视觉搜索,在比赛环境中选择加以注意的信息,做出复杂决策的速度,比赛中知觉预测特征等方面的探讨,揭示出不同水平运动员认知特征的差异所在和培养目标,目的是理解并优化运动员的个人和集体行为。  相似文献   

4.
使用维也纳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研究不同水平飞碟运动员安静状态下若干认知心理指标,重点考察高水平飞碟运动员的认知特征;发现:手臂稳定性、眼手协调性、反应速度、时间判断和空间判断6个指标上,高水平运动员与中、低水平运动员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认为:这6个指标是高水平飞碟运动员典型的认知心理指标,其中手臂稳定性、时间判断和空间判断3个指标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音乐与动作节奏同步是决定体育舞蹈运动员运动技能水平的关键,是完善运动表现的重要因素。然而舞蹈运动经验促进节奏感知和动作同步优势的认知加工特征及大脑神经活动尚需进一步探索。基于此,本研究选取30名体育舞蹈运动员和30名普通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400ms、500ms和800ms不同时间间隔的视听双通道节奏刺激,考察舞蹈运动员节奏同步过程中节奏感知编码、识记和动作节奏复述加工特征。结果发现,舞蹈组节奏同步三个阶段中神经振荡能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复述准确性更高,在不同时间间隔复述过程中,节奏间隔越长,调用注意资源更多。因此,体育舞蹈运动员节奏同步优势主要表现在大脑神经振荡能量与外界节奏刺激的共振增强,且节奏频率是注意资源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利用ERP(Event Related Potential)技术考察乒乓球运动员和大学生在一般认知加工过程中的差别。研究假设:运动员由于长期训练的原因,他们在早期的视觉注意、认知控制和识别过程中将与普通大学生存在差异。研究选取10名国家二级乒乓球运动员和12名普通大学生,考察他们在视觉空间旋转判断任务中的表现。结果显示,运动员和大学生在辨别反应任务和选择反应任务的反应时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两者在ERP结果上存在显著差异。在辨别反应中,运动员在O1和OZ点P1波的振幅显著小于大学生,在FZ点N2波的振幅显著大于大学生(P<0.05);在选择反应中,运动员在OZ点的振幅显著小于大学生(P<0.05),在F3和FZ点的N2振幅显著大于大学生(P<0.05),在CZ和C3点P3波的振幅显著小于大学生(P<0.05)。在刺激呈现后 400~500 ms期间,除了顶叶的激活外,乒乓球运动员显示出额叶的激活,而大学生则显示出双侧颞叶激活。结果表明,受长期训练的影响,运动员具有较高的视觉注意和认知控制能力,在反应选择和动作准备上,运动员倾向于采取自上而下的加工,而大学生倾向于采取自下而上的加工。  相似文献   

7.
以汉语协作性和独立性成语词为实验材料,运用任务分离研究范式及间接证明逻辑,通过3(加工类型)×2(成语词)×2(测验)混合析因设计,将直接测量(再认任务)和间接测量(偏好判断任务)在形式上进行匹配,考察大学生运动员汉语协作性和独立性成语词认知的内隐成分。结果表明:加工类型对被试的再认测验和偏好测验有不同的影响,即出现了实验性分离;大学生运动员的协作性和独立性具有内隐成分,且内隐协作性强于内隐独立性;验证了前人有关内隐认知的研究;进一步假设内隐认知的深入研究有可能从无意识维度、实证性为基础对运动员人格特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运动认知水平心理测评量表的初步编制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德龙 《体育科学》2007,27(11):25-29
针对现代运动心理及训练领域中运动认知的发展认识,通过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初步建立我国运动员运动认知水平的心理测评量表,内容分为运动表象、注意能力、运动知觉及思维能力等4个方面,并探讨不同性别、不同级别及项目运动员在运动认知上的差异现象,明确了运动认知各维度的具体作用及其特征,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工具。  相似文献   

9.
注意分配是指被试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为了更深入地研究运动员的注意分配指向性特征,使研究更具有生态学效度,采用跨通道(视觉和本体感觉)的双任务研究范式,将被试视觉通道信息加工特征作为注意分配特征中的注意分配外指向,将被试本体感觉通道信息加工特征作为注意分配特征中的注意分配内指向,两者的结合可以更有效地开展运动员注意分配指向性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不同等级射箭运动员注意分配的指向性有不同倾向性;在诱发情境下射箭运动员更倾向于注意分配外指向;认知方式不能区别射箭运动员的注意分配指向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以对抗性项目运动员参加竞技比赛过程中出现注意瞬脱现象为切人点,以注意相关理论模型为依据,分析与探讨对抗性项目运动员参加竞技比赛过程中注意瞬脱现象的行为特征,为教练员提高指导绩效提供帮助和支持.结果表明,对抗性项目运动员参加竞技比赛时出现注意瞬脱时间点晚,持续时间短;对抗性项目运动员对注意瞬脱的认知加工具有"节省化"的特点;对抗性项目运动员对刺激注意的延长时间所用的心理资源占用量相对较低.这些特征提示,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改变注意瞬脱出现的时间点,减少注意瞬脱持续的时间,减轻注意瞬脱的程度,从而提高运动员的注意转换能力,促进运动员所掌握技术、战术的稳定发挥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