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8 毫秒
1.
董金梅 《科教导刊》2023,(5):115-117
阅读和写作能力是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的必备能力,也是中职学生必备的基本职业能力。文章以说理文阅读与写作结合教学为例,探究了教学中进行阅读和写作结合的教学路径实践:将搭建阅读平台与开启学生写作思维相结合,将打通阅读思路与引导写作方法相结合,将学习语言表达与内化写作能力相结合。实践证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中职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方式能提高以读促写、以写助读的效果,有助于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陈少娟 《考试周刊》2014,(74):59-59
<正>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没有大量的阅读做基础,要写好作文是不可能的。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给学生的写留些空间,阅读与写作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良好习惯,形成正确运用语言表达自己观点认识的能力,从阅读中学习作文的方法,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写的实践的尝试。教师要注意充分利用课本范例进行阅读教学,给学生以写作辅导。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知识学习与运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来说,由阅读到写作就是由学习到运用的过程,与此同时写作对于阅读也具有一定促进作用,通过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有助于学生更为精准把握阅读结构与内容,锻炼学生阅读能力,与此同时积累写作素材,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在此种情况下,如何将阅读与写作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是当前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课题。1.注重单词积累,强调灵活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一门贯穿个体整个学习过程的重要基础性学科。小学阶段开设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让学生在识字、阅读、写作的过程中积累语言表达的经验,学会更好地运用语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关乎学科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未来的发展,教师要从能力的角度入手,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掌握阅读学习的方法。主要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阶段,阅读占据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只有广泛地阅读,才能积累语言,不断提高自身语言表达能力和接受能力,实现由读到写,再由写到读的转化。对于学生来说,阅读是内化的过程,写作是阅读的外延,阅读是积累,而写作是运用。阅读是课本知识的延伸,写作是自我能力提高的过程。因此,本文将研究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特点,并提出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通过阅读与写作,引导学生阅读课内外英语短文,加强写作练习,提高英语教学的实际效果。阅读是语言的信息输入,经过分析、探讨、归纳和加工,学生可以增加知识储备,掌握语言表达方法,从而进行写作和展示,实现信息输出。为了实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机融合,教师要指导学生积累文本语句,奠定写作基础;立足文本好句,开展仿写训练;组织分析活动,研究写作脉络;开展读后竞写,落实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水平,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中的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重大意义,把语文教学学习透彻对学生的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由此可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的比例较大,是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因素,然而,就目前小学语文作文来看,大部分学生对写作已经失去了兴趣,究其原因,学生日常积累的阅读量较少,缺乏写作素材,因此,完善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必要的做法。  相似文献   

8.
阅读与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与写作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读写结合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所推崇的教学方法之一。在阅读中发现写作素材,学会设计文章结构,通过对阅读内容的仿写和扩写,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9.
语文科目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基础,并且进入到高中阶段,语文科目的学习便不应仅局限于知识讲解这一过程,而应引导学习掌握高效的学习技巧与学习能力.语文科目主要涉及背诵、阅读与写作三大部分,背诵是基础性能力,阅读是核心能力,写作是高阶能力,并且阅读与写作能力二者之间存在着较为紧密的联系,互相具有推动作用.为此,本文从高中语文读与写现状入手,了解其各自存在的问题以及结合情况,并且深度发掘读写结合的教学意义,随后从阅读帮助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逻辑以及提高写作技巧三个方面阐述阅读对写作教学的推动作用,同时还从写作促使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升阅读能力以及坚持阅读行为三个角度阐述写作对阅读的促进作用,力求全方位推进读写教学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0.
语感是对语言直觉的感知、领悟、理解和把握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要注意培养学生诵读和揣摩语言的能力;要加强阅读指导,感受生活,加强积累;要使阅读和写作要有机结合,丰富和完善语言表达,提高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语文这门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语文学科的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包括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进行有效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具有承接性,教学内容也有重合,二者的有效结合可以实现用写作延伸阅读教学,用阅读提升写作教学。本文主要论述了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必要性和具体应用策略,希望对初中语文的教学可以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阅读和写作教学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学习的关键。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积累写作素材和资料,培养情感等;写作能够锻炼学生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把阅读和写作教学很好的结合,可以提高中职语文教学效果和质量,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本文分析了有效提高阅读和写作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和措施,希望可以给中职语文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3.
蔡静芽 《教师》2024,(4):30-32
语文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小学阶段,阅读与写作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从而为其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阅读与写作也能够丰富学生的阅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在实际的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文章结合教学实际,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的重要性出发,对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文章作者对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的实践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为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效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20,(78):49-50
语文是一门基础的语言类学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语文知识积累的有效途径,而写作教学则是为了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实际教学中只有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效结合才能快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文章通过简单概述我国初中语文教学读写结合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促进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的几个途径,以期能够促进我国初中阶段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5.
<正>小学语文教学是通过大量的语言积累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和语言表达能力。小学语文是"学习"语文,而不是"研究"语文。经过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了以文章的写作思路为教学主线,以阅读和感悟为突破口,以提高学生表达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语文教学法,即"突出阅读·注重感悟·强化写作"教学法,把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教学中学生存在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欠缺问题,先是分析了原因,然后指出了语言积累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了在聆听、诵读、阅读、表达和写作这五个方面进行语言积累的方法策略,从而达到不断积累语言经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对于小学生作文教学,首先教师要注重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其次,要引导学生感知生活,让学生有写作的材料;再次,坚持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要注重学生作文批改,让学生在改中学习,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不少语文教师发现,很多学生在写作中存在没有材料可写或语言表达不准确不生动的问题,其原因还是在于学生没有通过有效的阅读与定期的写作训练来丰富自己的语言。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语文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即以写作为学生阅读的指导方向和目标,让学生通过有效的阅读实现语言的积累与情感的沉淀。  相似文献   

19.
许雪飞 《作文》2023,(16):55-56
<正>写作以及阅读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模块,其对于学生整体学习水平产生的影响极大。因此,教师在授课时,需要加强阅读与写作结合的指导和练习,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写作兴趣,充分发挥新课改的指导作用。使用读写结合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更为丰富的写作素材,同时注重习作情感的表述,显著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确指导小学生阅读是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科学阅读积累语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通过阅读学习写作方法技巧;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阅读与写作并重,相互促进。在小学作文教学中重视阅读,培养学生勤于阅读、乐于写作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