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加强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既能提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又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丰富劳动教育的形式,促进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推广。文章从教师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掌握小学语文教学中劳动教育渗透的方法,把握小学语文教学中劳动教育渗透的载体三个方面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2.
高中思政课教学渗透劳动教育,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加强劳动教育文件精神的必然要求,是落实《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本质要求,是高中生提升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思政课教学渗透劳动教育,要从教师、教材、教法和实践四个“点”上寻找有效路径:激励教师参与劳动教育积极性,培养“渗透”关键点;深挖教材中劳动教育元素,寻找“渗透”切入点;创新劳动教育方法,找准“渗透”切入点;搭建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夯实“渗透”落脚点。同时,思政课教学要结合教材正文、“探究与分享”及“综合探究”要求渗透劳动教育,从而为劳动教育打好底色、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越来越需要劳动教育。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是促进劳育日常化、全面化发展的新途径。数学与劳动有着密切的联动关系,作为义务教育的三大基础学科之一,承担着重要的载体作用。中小学数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有着携同“四育”共进,强化数学生活感,融合数学素养发展等重要价值。同时也要把握劳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度”,关注学生的内在修养与外部行为的共同落实,整体性系列化培育学生的劳动素养等原则。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要提升自身的劳动教育敏感性与渗透能力,深入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劳动教育素材,强化课后服务设计特色“1+X”数学实践活动,关注数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基础教育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改革的范畴,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充分渗透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从理念、内容、实践三个维度分析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切入点,指出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面临着认识不足、能力欠缺、评价模糊等困境,地理教师应当通过转变劳动教育观念、挖掘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5.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劳动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过程中,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较高的劳动素养能够让学生受益终身.文章从论述语文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入手,分析语文教学渗透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语文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有效策略.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重视劳动教育;立足语文教材,发掘劳动教育素材;丰富作业...  相似文献   

6.
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途径之一。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教师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的特点,有机渗透劳动教育。思政课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应立足三个“关联”:关联课标,建融合点,实现育人目标融合共生;关联教材,寻发生点,实现教育内容适切融入;关联学生,促生长点,实现教与学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7.
韦玉榜 《考试周刊》2023,(6):106-109
农村学校由于条件的限制,教育资源的匮乏,想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具体的劳动教育缺乏必要条件支持。文章就劳动教育渗透于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性做出了简要的分析,深入探讨了农村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问题所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希望能够促进农村高中化学渗透劳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效地发挥智育和劳育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幸福在哪里》阐释了"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这一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因此是一篇很好的渗透劳动教育的课例。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探究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0,(59):47-48
将劳动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中,是完全符合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学科特点,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语言与思想相统一的教育效果。本文通过对语文教学中劳动教育的困局分析,厘清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之间的关系,提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基本策略,为实施劳动教育探索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特别强调了劳动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但目前劳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短板且很容易被忽视,而大学英语课程的独特性又使得在教学中进行劳动教育的渗透工作十分紧迫。以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和劳动教育内涵为依托,分析劳动教育渗透到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将大学英语教学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并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劳动教育的渗透现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分析,揭示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方式单一以及渗透劳动教育路径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四个渗透劳动教育的路径: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呈现劳动教育知识;强化劳动教育实践,提高学生劳动能力;抓住课堂教学契机,把握劳动教育概念;借助课外阅读环节,强化劳动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形态,数学活动课在涵盖知识性的同时具备了丰富的劳动教育价值.文章以“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活动课为例,基于新时代劳动教育理念,从教学分析、特色化和系列性问题情境设计、实践活动过程设计三个方面,展示劳动素养如何有效地渗透在数学活动课的教学设计中,旨在为一线数学教师提供一些参考框架.  相似文献   

13.
劳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将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是落实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教学中应立足初中生物学教学实际,从生物学课堂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社团活动强化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深化劳动教育、教学评价量化劳动教育等四个维度有效渗透劳动教育,构建基于生物学学科特点的劳动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4.
劳动,这是渗透一切、贯通一切的东西。”劳动教育是对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之 一。在初中的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尤其是作文的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也应该成为语文学科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语文学科的作文教学,学生写作的过程就是脑力劳动的过程,如何将写作创作的脑力劳动与对学生进行体力劳动的认识与热爱教育结合起来,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阶段通过劳动教育的开展,能够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通过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充分渗透劳动教育,能够从情感层面上引起学生的共鸣,强化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有助于作文教学的顺利开展。本文就对于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有关内容,作出具体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0,(92):47-48
在核心素养培育的教育指向下,劳动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重要一环,被提升至一个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也认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因此,语文教育也必须在"立德树人"的指导下,加强渗透劳动理念,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积极参与劳动的意识与品格,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意识。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和相关论文,阐述如何在小学语文学科教育中渗透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1,(68):13-15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劳动教育。《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在国家政策指引下,遵循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潜移默化、渗透灌输、家校协同的原则,通过编制校本课程、打造"青蓝"农场、传承传统技艺、开发综合实践和探索教学评价,扎实推进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18.
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非常必要的。探索以课堂教学渗透、化学实验强化、课后作业评价、校本课程实践为途径,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劳动教育。通过真实劳动实践,增进学生对化学学科理解,让“劳动”与“教育”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9.
结合教学中的实践经验,探讨在教学中进行劳动教育对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帮助以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性,阐述教师在生物学教学中进行劳动教育的基本策略,以期为一线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主要结合劳动教育的概述以及初中劳动教育的现状与问题,探究初中劳动教育有效实施的策略:遵循劳动教育实施原则,加强劳动教育观念在各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校园劳动活动,以家校共育为抓手组织家庭劳动,系统化评价劳动教育效果,完善劳动教育保障体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