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瑛超 《新体育》2012,(11):88-91
步入第九个年头的中网,终于没有延续往年大牌球员退赛,本土球员过早出局的尴尬。李娜跻身四强,男女单打决赛阵容堪比大满贯,超过24万人次观赛,单日入场观众量再创新高,商务开发实现赞助商满额商业结构,官方纪念品销售增长60%……中网组委会公布了一系列亮眼的数据,证明着中网在赛事升级上的前进步伐。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中网四岁生日,与网球强国动辄上百年的职业网球史相比,中国开展职业网球的时间还显得太短。中网举办之初,曾将目标定位向"世界第五大满贯赛事"发展,如今虽然距离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中网一直在向这个目标努力。在短短的四年间,无论是从参赛选手、赛事组织、场外活动,还是从赞助商踊跃加入,观众素质的提高……所有的这一切都表明中网在一步步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3.
火车 《网球》2011,(11):42-43
除了四大满贯举办国以及西班牙,中国已经成为拥有职业网球赛事级别最高的国家。中网04年开始铺垫,上海先有大师杯烘托,短短几年内便成了令其他国家羡慕的顶级赛事。 中网2009年升级加迁址后,这三年每年看起来都很热闹,球场外的摊点种类和活动花样令人应接不暇,可场内观众的数量尤其是中央球场的上座率却连年尴尬。  相似文献   

4.
刘彤 《网球》2013,(11):42-43
今年中网男单决赛德约科维奇和纳达尔的对决让观众大呼过瘾,而中网方面也透露,他们正在考虑将男子赛事升级。一时间,中国将拥有两站ATP大师赛的传闻尘嚣直上。上海大师赛期间,我们有机会采访到了ATP国际区执行副总裁艾莉森·李,这位新任亚太区“一姐”畅谈了她对于中国网球的思考和看法,也正面回应了中网升级的传闻,她在谈话中不止一次的提到,中国现在需要更合理的赛事结构,更多的低级别赛事才是目前中国网球所缺乏的。  相似文献   

5.
《网球》2012,(9):142-142
CRT中网级别联赛 主办单位:中国网球公开赛组委会、中国网球协会中网级别联赛执委会 赛事性质:中国业余网球分级赛  相似文献   

6.
2009年中国网球公开赛(简称"中网")升级之后,得到网球各界的鼓励和肯定。重新提出将中网打造成世界"第五大满贯"赛事的目标,赛事组织者显示出了充足的信心,国内外剔除了之前的质疑,给予了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从国际网球组织不断努力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网球运动的宗旨出发,从中网在亚洲网球运动的地位来讲,中网具备了晋升世界"第五大满贯"赛事的潜质。中国的国情、举办地的城市背景、中网的赛事结构、中网的硬件条件、中国网球运动的发展情况几个方面,都是中网晋升"第五大满贯"网球赛事的可行性因素。而阻碍中网晋升"第五大满贯"赛事的因素包括中网文化底蕴不足、中网档期安排不佳、中网赛事奖金吸引力欠缺、中网营销状况不成熟、中国男子网球竞技水平落后等几大因素。其中,中网文化底蕴不足是最重要的因素。文化的形成是需要历史来沉淀的,是各种复杂文化因素的综合体现。因此,中网晋升"第五大满贯"赛事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几代人为之努力和经营,也许不需要"四大满贯赛事"漫长的一个世纪,但是确实需要足够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网球》2006,(10)
2006年的中网是在狂风呼啸中拉开序幕的,但预选赛之后,北京的天气却出奇的好,阳光温暖,天空晴朗。就是在这一年中最好的季节里,三年级的中网全面展开了。  相似文献   

8.
邱友益 《网球》2012,(3):126-127
CRT中网级别联赛中网级别联赛创办于2009年,当年总参与人数7200人次,2010年全年参赛人数达9366人次,2011年总人数突破万人。赛事在全国设六大赛区和七大中心城市,去年在深圳、中山、天津、济南等城市分设二级赛区。赛事每年分春、夏、秋三季,  相似文献   

9.
《网球》2010,(1):130-132
2009年的中网,用“红火”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赛事全面升级,又正好赶上国庆黄金周,中网几乎每天都是人头攒动。就在中网现场一片火爆的同时,北京国际网球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也于2009年10月6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相似文献   

10.
王继宏 《网球天地》2011,(10):46-49
八年前,中网初创,赛事级别较低,更令组委会担心的是,网球在中国的号召力不强,特别是本土球员中没有明星,票房在哪里?恰在此时,李婷、孙甜甜横空出世,在首届中网开赛前一个月的雅典奥运会上~举夺得女双冠军——热平乎的奥运金牌成了首届中网的头号票房功臣。  相似文献   

11.
《网球》2011,(9):133-133
2011Kappa—CRTR中网级别联赛9月份赛事 赛事性质:中国业余网球分级赛  相似文献   

12.
在今年中网举办的十几天里.看着组委会苦心经营却只引来稀稀落落的观众.相信对此感到心里别扭和憋屈的人绝不在少数,实在应该动员关心中网的人一起总结总结。依我看,本届中网出现人气不济的局面与组织者的决策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3.
谢明 《网球》2011,(11):40-40
亚洲所遇到的问题其实是每个年末赛事都会遇到的,其实这就是赛季末综合症,让中网组委会去解答网球的赛季末综合症,实在是难为他们了。这事情根本和他们无关,他们和我们一样只是受害者而已。  相似文献   

14.
2010数字中网     
摩卡  陈功摄影 《网球》2010,(11):46-46
2010年中网正选赛从10月2日开拍,因雨延期至11日结束,共计10个比赛日。本届中网的电视转播信号共覆盖了112个国家和地区。本届中网观赛班车共运行519班次,累计运送观众约为47,214人/次。  相似文献   

15.
《网球》2011,(5):137-137
2011 Kappa—CRT中网级别联赛 主办单位:中国网球协会、中国网球公开赛组委会 赛事性质:中国业余网球分级赛  相似文献   

16.
近日,中网公开赛与独家票务合作伙伴中国票务在线联合对外公布了2007中网赛程及相应的场次票价。从已公布的票价来看,今年中网将打"亲民牌",同时,外围场地的"网球嘉年华"今年也将达到最大规模,设置多项现场互动参与及表演活动,力邀购票观众全方位体验"体育在现场"的健康生活乐趣。最高降幅480元,高规格赛事平价看从已经公布的2007中网公开赛票价表来看,今年中网  相似文献   

17.
明星球员比去年多、赞助商比去年多、运作团队人数经验比去年多、主办者替观众想得比去年多,这么“多”的中网,不知能否将你拴住?而主办者们今年提出,要让球员满意、让赞助商满意、让观众满、让政府满意,这样的中网,能让你满意吗?当然,一切都未发生,在这里只能用虚拟语态,但可以推断,这样的中网会让你动心,哪怕只有一点点。9月10-25日,就让我们在北京网球管理中心一一验证。  相似文献   

18.
2007澳网A to Z     
Attendence(入场人数)正值署假的澳网似乎从来不需要担心票房,观众人数年年破纪录。今年的入场人数再次创造了历史新高,达到554858  相似文献   

19.
北京和上海二分中国顶级赛事的格局将在今年随着武汉网球公开赛(简称“武网”)的横空出世而宣告终结,未来能否如武网赛事总监易国庆所言,武网将与中网和上海大师赛三足鼎立?同时,武网、中网和上海大师赛等组成的中国赛季是否意味着中国职业网球赛事的鼎盛时期即将全面开启?  相似文献   

20.
赛事     
《乒乓世界》2013,(6):24-24
重回1993 5月20日,盖亭和大塞弗在巴黎世乒赛男单决赛前,上演经典一幕。两人携手为现场观众重现1993年决胜时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