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按创始、发展和繁荣三个阶段回顾了麦积山石窟自20世纪中叶以来50多年的研究历史,客观地总结了过去研究的经验和得失,概括不同阶段的研究特点和范围(方向),并积极地展望了今后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响堂山石窟位于河北省峰峰矿区,开凿于北朝时期,具有相当大的研究价值。目前,响堂山石窟已渐渐为研究者所重视,也有了一些研究成果。对响堂山石窟的开凿年代及分期、响堂山刻经、响堂山石窟艺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相关概述,可以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3.
陈菊霞 《家教指南》2021,(4):150-153
《龟兹石窟题记》由《题记报告篇》《图版篇》《研究论文篇》3册组成.其中《题记报告篇》和《图版篇》做到了科学规范、编撰精良;而《研究论文篇》所集结的多篇论文,都是在调查石窟题记时所发现的新材料基础上撰写的,新见迭出,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影响.《龟兹石窟题记》完全是在中国学者主导下对龟兹地区龟兹语资料所做的一次系统整理、释读和研究.它的问世,既是我国西域龟兹语研究的里程碑之作,也标志着我国学者在龟兹语研究领域话语权的确立.  相似文献   

4.
辽西地区石窟古遗址分布现状考察,作为辽宁地区古文化遗址分布与利用研究的一项主要内容,进一步丰富了辽宁古文化遗址分布状况内容,有利于我国石窟建筑、考古艺术的研究工作的开展,通过对辽宁特别是辽西地区石窟数量、石窟规模、石窟建筑特点、石窟历史文化发展、石窟开凿工艺的调查梳理,为今后辽宁地区石窟建筑艺术水平、历史文化发展现状及石窟遗址的研究、利用和保护提供了基础性调查研究,推动辽宁省石窟古遗址建筑的艺术考古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后期是须弥山石窟学术研究迅速发展的阶段,洞窟文化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成果丰硕。学术专题研究涉及艺术史、佛教史、考古学、历史学、技术保护研究等不同领域。未来须弥山石窟的研究,应建立科学化的资料系统,加强多层面、立体化、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6.
陇南石窟和中国古代历史三教合一包含三教形成、三教一致、三教鼎立、三教合一等阶段。陇南石窟包括五种情况:佛教;道教;佛教为主,佛道兼容;道教为主,道佛兼容;儒、道、佛兼容。陇南石窟三教合一有五重涵义:从三教各自角度观察之三教合一;从三教融合整体角度观察之三教合一;三教各自独立、和而不同;三教亦此亦彼;三教之中儒家一统。三教合一反映陇南宗教文化演变历程。陇南石窟为我们研究儒、道、佛三教和三教合一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7.
毗昙学是佛教历史上重要的思想体系。龟兹长期处在毗昙学思想的覆盖区内,毗昙学就成为龟兹石窟的主要佛教思想基础。龟兹石窟是龟兹佛教"表法"的重要艺术形式,毗昙学的理念必然在龟兹石窟中有鲜明的体现。毗昙学应该是我们研究龟兹石窟以至龟兹佛教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框架。用毗昙学理念考察解读龟兹石窟的内容,必能进一步揭示出龟兹石窟更深的内涵,将龟兹石窟和龟兹佛教的研究推向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虎头寺义邑造像的文化特征及其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魏洛阳地区佛教石窟中,虎头寺属于典型的民间义邑造像。由于碑记关键内容一直未辨认出来,致使其研究工作难以深入进行。立足于实地考察,较为完整地著录出碑文,从而得以全面把握该石窟的文化特征,解决了石窟开凿时间、造像形制、洞窟名称等问题;厘清了其义邑联合造像基本情况,尤其是发现了开凿该石窟的匠人吕僧空的名字,这在北魏洛阳石窟中还为第一次。以上诸点为北魏洛阳地区佛教发展情况和石窟建造情况提供了重要实证。  相似文献   

9.
鲁班窑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南麓,与云冈石窟隔河相望,据文献记载为北魏时期尼寺的附属石窟.2014至2018年,云冈石窟研究院对鲁班窑石窟进行维修、保护的同时,进行了考古调查.该石窟现存三座洞窟,窟内雕刻风化严重,但雕刻内容仍可辨析.根据该石窟的现存遗迹以及出土遗物可判断其为统一规划、设计的皇家石窟寺.鲁班窑石窟对于研究北魏平城地区石窟寺的布局、兴衰,北魏佛教艺术的特征以及"云冈模式"对我国石窟寺的影响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0.
彭金章先生主编《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研究》上、下册,于2011年8月,由读者出版集团、甘肃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本书系敦煌研究院编、樊锦诗先生主编"敦煌研究院学术文库"之一种,由"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全额资助出版。全书收录自莫高窟北区石窟考古发掘以来学术界的主要研究  相似文献   

11.
敦煌莫高窟存中有大量经变画,在藏经洞发现后的百年中,学界虽然对这些经变画做了一定研究,得出一定成果,但经变画研究仍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其中金光明经变的有关研究比较少,可近年来却鲜有进展,且未来前景广阔。本文试图对莫高窟金光明经变的研究历史做一总结论述,以方便同好研究使用。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题材的少数民族电影紧扣时代主流文化要求,塑造了大批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其所传达的国家形象背后的银幕寓意值得深入研究.与此同时,由于这些电影的编导大多为省外艺术家,其在对云南少数民族人物的塑造中含有对“异域文化”的窥视与想象,由此造成了人物形象的模式化,以及对少数民族女性、男性甚至儿童形象塑造上的不同视角.事实上,主流文化的审视与选择,电影艺术家的建构与想象,成为理解此类电影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现在的宁夏、内蒙古境内分布着多座石窟,其中与西夏有关的主要是山嘴沟、须弥山、阿尔寨三座石窟群。通过实地调查,结合前辈的研究成果,初步整理了这三座石窟的西夏遗存。笔者认为,山嘴沟石窟是西夏中心区最为重要的石窟遗存,最能代表西夏中心区的石窟艺术,既有与敦煌石窟一脉相承的艺术作品,也有同时期敦煌石窟所不见的十牧牛图等佛教题材;固原作为长期处于西夏和宋金争夺的地区,虽然保存了规模巨大的须弥山石窟群,但仅能找到西夏的游人题记,证明西夏人曾在这一地区活动,找不到西夏时期的作品;鄂托克旗作为西夏河南区辖地,在历史上非常重要,但阿尔寨石窟现存洞窟主要为蒙元时期的作品,也无法确认有西夏的遗迹。  相似文献   

14.
“待嵌格式”这一名称是周荐在1999年提出来的。从建国初期到现在,关于本课题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从建国初期到80年代中期为初步探索阶段,有些学者在讨论其他问题时附带提及这类格式,但专题研究工作尚未展开;二、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为深入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了待嵌格式研究的重要性,并有学者对其展开了较为系统的专门性研究;三、从90年代中期至今为多元研究阶段,对待嵌格式的研究呈现出可喜的局面,研究方法和视角更为新颖,研究内容更为集中和深入。  相似文献   

15.
《文献雕龙》是中国古代比较系统化的博大精深的文艺理论批评著作,历来学者们都对其十分重视,过去学者们对《文心雕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总论"、"创作论"和"批评论"部分,而"文体论"部分却较少人研究,一些学者甚至认为文体论"都属无关紧要之作,没有多少理论价值,不值得花力气去探讨。"又说"诔文和碑文(文体论"诔碑篇")都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应用文,一般和文学的关系不大",这些说法值得进一步探讨。《文心雕龙·诔碑》中含有很丰富的历史信息,且颇具有文学性和莫大的史料价值,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研究古代文学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斯蒂芬妮·梅尔书写的小说《暮光之城》系列,自问世以来连续创下了出版佳绩,并赢得评论界及读者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如:女性主义、读者反应、主题研究和原型批评等。此外,也有学者从互文性的角度讲将《暮光之城》系列与《呼啸山庄》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前者充分参考并引用了后者,从而使《暮》系列与《呼啸山庄》跨越时空的限制,实现了多视角,多视觉的互文性。但是《暮》系列与中国蒲松龄的小说《聊斋志异》也存在着互文性。两部作品都是通过鬼怪传奇直击人心,代表社会、人性的反射。因此.文章通过文本细读,深入挖掘《暮》系列小说与《聊斋志异》之间的互文性,进而了解中西鬼魂文化的交融。  相似文献   

17.
《屯堡重塑》一书汇编了近年来有关屯堡文化研讨方面的19篇文章,其中有专家学者触及的“热点”,有“屯堡汉子”涉及的“冰点”。这些观点让人耳目一新,增添了人们对屯堡文化的了解,但也有失之偏颇和过于武断之处。对此,文章作了辨析阐论,认为屯堡文化是一种历史遗存现象,不是现代学者包装的产物,在保护好这个旅游资源的同时,应该更加珍视屯堡文化的历史原貌。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小班化教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经过8年左右的酝酿准备,20世纪90年代开始小班化教学的实验与推广,如今小班化教学研究正在不断深入。近30年来,我国学者不仅关注实施小班化教学的意义,而且深入研究和探讨小班化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实践策略。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本土理论研究缺乏、高度理论概括不足以及结合具体情境的行动研究较少等问题。今后应该在构建本土小班化教学理论的同时,展开小班化教学的行动研究,积极寻求小班化教学在我国推行的具体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9.
作为人力资本投资最核心手段,教育在经济增长问题研究中备受关注.随着研究不断细化以及数据库日益完善,国际学者非常重视利用跨国学生测评数据剖析教育质量对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取得一系列重要结论.跨国样本研究一致发现,教育质量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忽视质量的教育发展是造成拉美国家经济长期停滞的主要因素;在从中等收入迈向高收入水平的特定阶段,确保青少年获得适应社会需要、充足的知识和技能最为关键,这也是教育充足与公平理念所在.着眼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时期,必须就“教育质量与国家经济增长”问题进行多维度、多层面的系统研究,找准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定位,遵循一定原则和规律稳步提升教育质量,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20.
好太王碑重新发现以后,一百三十多年来出现了许多种释文,其中荣禧、金毓黻、杨伯馨对碑文缺损部分进行了补释。特别是第三面首行的文字补释,有的学者不屑一顾,有的学者则认为是“自作聪明的”、“使人受骗的”释文。根据学者们的记录及相关资料考证,我认为这三位学者的补释文字应该是有所本的,那就是亓丹山的拓本和王志修的诗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