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联系生活展开想象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在精品引导之后,学生明白了文章中作品好在哪里,怎么才能学以致用,把别人的优点变成自己的长处呢?我的做法是仿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或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去观察去  相似文献   

2.
学生写作如果失去了"生活、体验、感悟"这个源头活水,作文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而道德教育也必须要让学生积极投身于生活实践活动,获得亲身的体验,才能感悟到做人做事的道理,并转化为自身内在的品质。德育活动紧紧围绕着"真实生活"、"观察体验"、"感悟成长"而展开,在最广阔的空间中去引领学生知人、悉事、见景、入情、赏物、明理。在德育活动中诱导学生用心体味生活,学会观察,积累素材,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让他们敞开心扉,尽情表达,写作不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相似文献   

3.
中职学生语文底子较差,写作常处于被动,中职的作文教学更是陷入一种困境。走出中职作文困境的策略有:首先要让学生克服写作的心理障碍;引导学生丰富生活体验,积累、挖掘、浓缩体验;鼓励学生多加阅读;指导把握写作的技巧;同时教师要改变作文教学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李素荣  宋绍飞 《今日科苑》2009,(18):216-21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作文离不开生活,在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身去体验,走进生活中去,在参与中思考与领悟,写自己想说的,引起写作的好奇心,激发写作的兴趣。写作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审好作文题目,字里行间要写出事物的特征,还要教会学生认真观察,有顺序的观察,写出童性、童真、童气的作文。  相似文献   

5.
郑晓珠 《知识窗》2014,(22):68-6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就要求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源泉,即作文教学必须返璞归真。叶圣陶也曾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如果没有生活这么丰富的源泉做后盾,又岂会有点睛的神来之笔。所以,笔者认为学生要写好作文、写出个性、写出独特的内容、写出灵动的作文,就必须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要以“学生为本”,贴近学生实际,将作文教学融汇于自然、社会、生活当中,采取灵活多样的训练形式,运用多元的评价方法,增加学生的写作兴趣,燃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想写作,会写作,乐写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是一大重点,也是一大难点。现阶段的作文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有些教师过于强调技法,好像掌握了写作技巧,学生就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其实不然,要想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能力,教师应从写作基本功抓起,从学生的写作实践和对生活的体验感悟抓起。  相似文献   

8.
情感是学生作文的原动力,只有引发学生的写作冲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情感,作文教学才富有生命活力。我们的作文教学要指导学生关注自然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培养学生观察、感悟生活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培养、积累与升华,从而让学生写作时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老师不知道如何进行有效指导,学生不知道如何提高写作能力。如何进行指导呢?要让作文走下神坛,放开学生的胆,解放学生的眼,放飞学生的心,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激起他们写作的愿望;要让作文走进生活,鼓励学生摘抄积累、自主写作,让写作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老师教学也应该有序化,进行专项训练,讲解写作技巧,同时让学生学会自评自改,切实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邓小亚 《科教文汇》2007,(12S):71-71,80
在新课程理念的语改大背景前提下如何改进作文教学是值得研究的。新课程作文教学不是否定以往的教学经验,而是批判的继承和发展。如何让学生写出文质兼美、富有个性、具有创意表达的文章,是当前语文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关注学生的心路成长历程,让学生通过自主写作充实学生的精神,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是新课程写作教学的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11.
一、走进生活,丰富素材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在“生活作文”的研究中,我们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一)以社会为背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作文教学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时我们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并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留心家庭中一些生活设施的添置……观察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工作表现:如民警指挥交通,退休老工…  相似文献   

12.
詹丹妮 《知识窗》2014,(22):52-52
现在的作文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有些教师过于强调技法,好像掌握了写作技巧,学生就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其实不然,要想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能力,教师应从写作基本功抓起,从学生的写作实践和对生活的体验感悟抓起。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为了使学生消除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摆脱“作文难”的现状,必须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但是,长期的探索、研究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因此,本文围绕作文教学现状采取了让作文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自己作“文”以及优质的评价等措施,以缓解作文难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组合"多媒体"参与作文教学全过程,改变作文教学信息传递方法和手段,可有效地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从而使其兴趣盎然,满怀信心地实现作文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只要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以生活为本源,以兴趣为钥匙,就能使学生更积极、热情、充满信心地投入到作文创作之中。  相似文献   

16.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要让学生用真情实感表达出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情体验,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为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奠定基础.本文从目前初中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个性化作文概念,并论述了其特点.  相似文献   

17.
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泉,学生作文的内容主要采自于生活,学生写作的激情和兴趣也主要来自于丰富多彩的生活.生活越丰富,感情越真挚,学生写作的功底就越扎实.如何使学生学会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收集写作素材,培养其对写作的兴趣,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途径多样,联系生活是其中必须的一条.但要想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有意识地感受生活并为作文做准备,这种可能性并不大.因此在作文教学中,真正的“基于生活”,并不是将生活原景真正地搬到课堂上;但如果离开了生活,或者只是在课堂上简单地回忆生活,那学生在课堂上对生活也难以有真正的感知.因此在笔者看来真正基于生活的写作教学,应当是结合生活并且将生活场景以适当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以便让学生从这种既非现实亦非虚拟的生活中,寻找到写作的源泉.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程理念的语改大背景前提下如何改进作文教学是值得研究的.新课程作文教学不是否定以往的教学经验,而是批判的继承和发展.如何让学生写出文质兼美、富有个性、具有创意表达的文章,是当前语文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关注学生的心路成长历程,让学生通过自主写作充实学生的精神,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是新课程写作教学的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可目前的作文教学,对学生效果不大,学生写作水平还是停滞不前。没有成功的体验,学生写作的兴趣和信心大减,导致部分学生对作文敷衍了事,写的文章空洞无物,缺乏真情实感。更有甚者,干脆施行"拿来主义",几乎放弃了作文练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