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机界面Agent是信息系统科学领域中研究的关键和热点问题。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智能人机界面Agent的研究热点转变为人机界面如何深度适应用户的特性以及如何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人性化研究。本文主要基于人机界面Agent的理论基础,从自适应性和个性化服务两方面入手探究人机界面A=gent设计应用于股票行情预测系统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文章根据聚类分析和模糊相似矩阵理论,采用基于模糊聚类的综合排序方法,提出一种基于聚类的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实例应用验证了这个模型的可用性。借助该模型对多目标决策中的决策指标项进行综合评价,可为决策者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互联网金融平台非平衡交易记录数据样本,利用“软信息”特征构建评估指标体系,结合ADASYN算法和随机森林模型,提出改进后的AD-RF信用风险评估模型。该信用风险评估模型优于传统随机森林模型。互联网金融面临的信用风险主要源于对借款人的道德水平高低、还款能力大小、违约成本大小的未知和借款利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社交网络表达自己的情感,其中包括自杀意愿,这就为自杀预防创造了新机遇。如果自杀风险可以利用微博进行自动识别,就可以为自杀预防工作开辟新方向。本文立足于使用深度学习建立社交媒体自杀识别器,探讨通过社交平台实时评估个体用户自杀可能性。为验证这种算法模型的有效性,对算法所使用的关键词属性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与另外两种算法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模型可更有效地对微博用户的自杀风险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5.
针对Proteus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仿真模型与实际器件不匹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级语言的ProteusVSM仿真模型的设计方案.通过分析VSM仿真模型与Proteus的通讯原理,提出用C++语言驱动VSM模型的方法.通过编写驱动程序,实现仿真中数据的实时交换,最后通过KeilC软件编写的测试系统代码,验证了VSM模型的可用性.实际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开发的VSM模块实用性强,通用性好,是比较理想的VSM模型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基于应用和用户需求的自适应的副本一致性维护机制,包括更新一致性和归并一致性.系统根据形式化的一致性需求实时调整一致性机制,达到副本一致性、可用性和系统性能之间的动态平衡.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制能够在保证一致性需求的情况下,显著降低操作代价并提高副本可用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用户的移动通信数据进行诈骗用户特征识别,采用XGBoost、LightGBM等有监督的机器学习算法及多模型融合技术实现疑似电信诈骗行为发现和欺诈用户清单输出,将欺诈用户清单反馈给运营商,由运营商做出预警处理,及时提醒用户,防止电信诈骗事件发生。该防欺诈模型在验证集上进行了验证,提高了防欺诈模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个性化搜索引擎是一种通过机器主动学习用户兴趣,并根据用户兴趣帮助用户进行信息筛选的新一代智能化搜索引擎,潜在语义索引模型在词与词、文本与文本之间的检索中具有先进性.针对该模型中文档集用户兴趣有效性低的问题引入用户个性词典来改进,给出一个完整的可学习用户兴趣并可动态调整的个性化搜索引擎的设计.实验表明潜在语义索引比向量空间模型具有更好的信息检索性能,同时改进的潜在语义索引算法与传统算法相比在文献检索方面性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船舶多约束最优航线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船舶航线经济性,基于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lectronic chart display and information system,ECDIS),分析影响航线设计的各种因素,建立航线设计网络模型。将改进蚁群算法的基本原理应用于船舶航行路径搜索中,提出一种多约束条件下航行综合成本最低的最优航线生成算法。仿真试验证明,该算法是可行的,且具有动态寻优的特点,将其应用于多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航线设计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学习评估仅能得出分数或排名,不能对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缺陷进行诊断.而基于知识空间理论的个性化诊断,可获得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并反馈缺失的知识点,有利于实现个性化学习.以知识空间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结构的自适应测试模型.依据该模型,以“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内容为例,编写了自适应测试程序,并用程序模拟实现了受测者对这部分内容的个性化诊断和对受测者能力水平的快速测试,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