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倡议和积极参与,他参与创办的《苏报》、《俄事警闻》(后政名《警钟》日报)等报都是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报刊,其在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助成了《新潮》、《国民》、《新青年》等杂志,发起成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强人民战争思想和新时期民兵战略地位与作用的宣传.积极推进新形势下民兵工作的“三落实”,总参动员部、原总政群工部和解放军报社经过认真研究,并经总部报中央军委批准.《中国民兵》杂志于1984年10月正式创刊。杂志创刊时,邓小平同志为《中国民兵》题写了刊名。当时,经徐向前元帅、杨得志总参谋长、总政余秋里主任批准.把《中国民兵》杂志作为中央军委人民武装委员会的机关刊物。  相似文献   

3.
为抢救新闻学历史资料的工作,我有幸承担了《红星》报课题.我曾住在中央档案馆仔细查阅馆内珍藏的150期《红星》报原件,和从美国拍摄的《红星》报部分胶卷。继而寻访了多位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和曾在《红星》报工作过的四位老前辈。特别是收到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5月17日的亲笔复信.就我向他老人家请教的关于研究《红星》报遇到的九个疑难问题,一一作了明确的批复回答。这使我对《红星》报的情况,有更真实、更准确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第一份外报——《蜜蜂华报》的历史坐标□程曼丽对于中国近代报刊史的研究者来说,《蜜蜂华报》(AAbelhadaChina)是一份极为特殊的报纸。其特殊性就在于,首先,它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近代报刊,开中国近代报业之先河;其次,它是洋人在中国领土...  相似文献   

5.
培养爱的情操──有感于《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创刊一周年颜建军居民的厕所不通,找杂志社解决——这是中国报刊史上没有过的事。《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就处理过这样的事。这恐怕不能算报刊史上值得特别夸耀的事,因为当年邹韬奋主办《生活》周刊、《生活日报》《大众生...  相似文献   

6.
旧上海的小报数量众多,形形色色,拥有广泛的读者。对小报在近代上海报刊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秦绍德先生在《近代上海报刊史论》一书中说:“不了解小报,不能算是了解了近代上海报刊的全貌;不研究小报,也不能把握近代上海报刊发展的全部进程。”生前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的汤笔花先生(1897-1995),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上海曾主编《大常识》报,又与朱瘦竹、周世勋、卢继影、卢侬影合编《罗宾汉》报,还与姚吉光(生前也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合编《福尔摩斯》报。作为小报界的前辈,汤先生在旧上海小报“四大金刚”——《晶报》、《金刚钻》报、《福尔摩斯》报和《罗宾汉》报中起过不小的作用。1987年6月14日,笔者拜访汤笔花先生,倾听他回忆旧上海的小报,虽属一鳞半爪,但都是他的亲历、亲见、亲闻。笔者根据当时的采访记录加以整理,为历史爱好者和史学工作者提供一份史料。  相似文献   

7.
《出版视野》2008,(1):8-8
2008年1月8日.由改革杂志社和中央财经大学联合主办的“《改革》创刊20周年纪念暨中国改革开放30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司长余昌祥、重庆市新闻出版局局长汪俊出席会议并讲话,林毅夫、韩俊、贾康、王东京、魏杰、李晓西、王广谦等来自中央宏观研究部门、政策咨询部门和重点高校的著名经济学家、知名学者及有关方面代表共50余人出席会议.《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改革报》、《中华工商时报》、《财经》杂志、《新华文摘》、《复印报刊资料》等中央级媒体也应邀参加了会议。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剑阁.  相似文献   

8.
谭娟 《新闻三昧》2007,(8):55-56
林白水(1874—1926),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报人,白话报刊的先驱。他教过书,办过学,从过政,但影响最大的是他的办报实践。1901年,他出任《杭州白话报》主笔,到1926年因文字贾祸,25年间他先后创办或参与编辑的报刊有《杭州白话报》、《中国白话报》  相似文献   

9.
欧洲是华侨华人主要的聚集地之一,欧洲华文报刊在海外华文报刊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欧洲与中国虽然地域上相去甚远,但欧洲的华文报刊却在其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表现出了与中国国内局势和政治运动紧密相连的鲜明时代特征,并因此形成欧洲华文报刊发展史上的三个阶段。本文拟对此作一概述与分析。一、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华文报刊目前有案可稽的欧洲最早的华文期刊是1894年10月在英国伦敦创办的《中英商工机器时报》,又名《清韩英实业杂志》;最早出现的华文报纸是旅俄华工联合会的不定期机关报《旅俄华工大同报》…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4,(13):34-35
<正>谢尔盖·伊万诺维奇·古谢夫(СергейИвановичΓусев,1874-1933),原名雅科夫·达维多维奇·德拉布金(ЯковДавидовичДрабкин),是布尔什维克的报刊活动家,他曾担任过《火星报》代办员,《前进报》、《无产者报》、《真理报》等报刊的撰稿人,《青年近卫军》杂志的主编。古谢夫1874年出生于梁赞省的一个教师家庭。1896年考入彼得堡技术学院。1895年秋,列宁在彼得堡建立了工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业余报道员,过去向各级报刊电台投寄很多新闻稿件,但被采用的很少。我自订阅了《新闻知识》后,每收到一期,我就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从中吸取新闻写作知识,然后借鉴杂志里介绍的采访和写作经验,到实地进行采访和写作。通过学习,大开了自己的视野,稿件的刊用率也提高了。近两年,我先后被《中国法制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疆日报》、《战胜报》、《育才报》、《人民军队报》、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哈密  相似文献   

12.
10月30日下午,《中国报刊》报在全国记协礼堂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经中央宣传部批准,从明年一月起,《中国报刊》报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人民邮电报社共同主办,并改名为《中国报刊报》。《中国报刊》报前年10月创刊,两年来在宣传  相似文献   

13.
作为煤炭企业报的摄影记者,我报道的重点是煤矿。为拍摄矿区鸟瞰,新矿集团最高的地方留下我的脚印;为拍摄一线新闻图片,井下最深的地方有过我的足迹。近年来,我先后在《工人日报》、《中国工业报》、《中国煤炭报》、《中国劳动保障报》、《中国环境报》、《中国矿业报》、《大众日报》、《现代物流报》、《山东工人报》、“山东矿业》、《当代矿工》、《走向世界》等报刊上发表新闻图片千余幅,特别是反映煤矿工人的图片经常发表在《中国煤炭报》一版上。  相似文献   

14.
全国首次摄影报刊座谈会最近在江苏省常州市召开。出席这次座谈会的28人,分别代表13家公开发行的摄影报刊。它们是《光与影》、《人民摄影报》、《人像摄影》、《大众摄影》、《中国记者》(原《新闻摄影》杂志并入该刊)、《中国摄影》、《青年摄影》、《国际摄影》、《摄影》、《摄影之友》、《摄影世界》、《摄影报》、《摄影家》。座谈会上,代表们交流了工作经验和体会,阐述了坚持报刊特包的认识和做法,同时指出当前面临的  相似文献   

15.
威廉·伍德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份英文报刊《广州纪录报》的创办者和首任编辑,也是美国在华第一份报刊《中国差报与广东钞报》的创办者.通过介绍威廉·伍德创办《广州纪录报》及《中国差报与广东钞报》的过程,论证了威廉·伍德是中国英文新闻报刊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相似文献   

16.
我国出版文摘类报刊,已有近百年历史。但真正形成规模具有较大影响,还是在改革开放以来这段时间。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文摘报已成为我国报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报刊史上,最早问世的文摘报刊是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在上海创刊的《集成报》。它“甄录群报”,所搞的报刊主要有《时务报》、《万国公报》、《博闻报》、《新闻报》、《官书局报》、《汉报》、《中西报》等,还摘译了外文报  相似文献   

17.
从1815年到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除《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等六种中文报刊外,外国侵略者还在中国境内出版了十几种外文报刊。其中,1822年在澳门创刊的葡萄牙文《蜜蜂华报》是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种外文报刊,1827年在广州创刊的英文《广州纪录报》是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种英文报刊,这些外文报刊大多是商人主办的,大部分是周刊,既登载新闻、行情、船期和广告,也登载介绍中国政治、历史、经济、地理以至军事等  相似文献   

18.
简讯     
△四川广旺矿务局唐家河煤矿,去年初为基层28名通讯员订了《新闻与写作》等报刊,并分批选派骨干通讯员到《中国煤炭报》等报社实习。经过培训,通讯员写作能力有很大提高,去年该矿通讯报道组先后有71篇稿件被《人民日报》、《中国煤炭报》等报刊台采用,被评为省政治思想工作优秀企业。  相似文献   

19.
新闻文摘     
报纸与书刊的界限被打破媒介产业,眼下已经成为国内市场最诱人的高回报行业之一。书、报、刊三者在商品层面与市场层面本是相近相通的,可是.长时间的计划经济使得书、报、刊壁垒森严,井水不犯河水,有不少清规戒律,报馆不得印书刊、书刊社不得出报纸等等。但是在市场的潮流推动下,书报刊的从业者日益发现,过去那些限制是极不合理的。于是就有了创造发明,出现了以书代刊、报纸编书、报型杂志、杂志化报纸。在北京的书店与报刊摊上.仅以书代刊就有《旅伴》、《金天平》、《生活广场》、《今日生活》等十几种.而报纸把刊发过的内容集…  相似文献   

20.
张宁义 《军事记者》2009,(10):68-68
我走向“爬格子”的路,完全是“铁哥”牵的线。 “铁哥”,我的亲大哥.名叫张铁国.曾经是一名军人.现在是《福州日报》记者、党报热线组组长。从军8年,他先后在《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人民前线》报、《福建日报》、《军事记者》等军内外报刊发表稿件500多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