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因、影响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随着农民工流的扩大而不断恶化。其影响不仅是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而是关系到我国农村乃至整个国家人口素质提高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国家和社会应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权益的保护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从法律视角农民工权益受损的问题,指出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加强相关立法,完善劳动法等现行法律制度以及严格执法。而从农民工本身而言,要不断提高法律意识,懂得并勇于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河南农民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伴随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而产生和不断发展的,农民工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笔者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河南农民工的社会经济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农民工是我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期间分化出的一个特殊群体,而新生代农民工具有不同于原有农民工之处。新生代农民工要想完成市民化、在城市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增强教育需求,从知识技能、心理、思想道德等方面提高自身素质。要让新生代农民工的潜在教育需求顺利转化为现实的教育需求、转化为教育行为,就需要政府、社会、用工企业和新生代农民工的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城市生活中遭受着不公平的对待,他们的孩子也承受着来自城市的排斥和歧视。只有改善对农民工及其子女起限制和排斥作用的政策和制度,改善他们的个体素质,才能改变市民对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歧视、排斥态度和意识,也才能够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最终达到改善和提高进城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的目的。改善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应当从三个主要的方面来进行:其一,改革对农民工和进城农民工子女显失公平的政策和制度;其二,提高和改善农民工和进城农民工子女的个体素质;其三,提高社会认同,消除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学生的隔阂。  相似文献   

6.
从农民工进城务工到逐步融入城市成为城市居民,这是我国必经的历史过程。这不仅是农民工所要面临的问题,同时也是我们整个社会所要面对的问题。农民工要完全融入城市,成为城市居民,有一个相当艰难漫长的过程。本文就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农民工问题”的表现、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期许农民工不仅仅是城市的过客,而是能更好地融入城市,逐步转变为城市居民。  相似文献   

7.
加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是我国的必由之路,对我国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并且所占比例还在不断增加,是我国城市劳动力的主要来源,是我国最大量的潜在的城镇化的对象,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是否顺利直接影响我国城镇化的进程。新生代农民工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资本占有不足,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教育培训是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资本占有程度的重要手段。文章分析了教育培训对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物质资本、权利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占有量的意义,讨论了如何通过教育培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资本占有量。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民工群体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工在为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自身也面临着素质低、技能差、合法权益受侵犯等诸多问题,由此,国家决定实施农民工培训工程,以提升农民工的整体素质和技能。目前,全国大规模的农民工培训已展开,但同时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少。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有益于提高我国农民工培训的盾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9.
当前损害民工权益的情况大量存在,特别是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已形成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为此,必须提倡公平观念,切实消除对城市农民工的社会歧视意识;制定正确的政策,提高农民工的政治地位;建立健全及时支付农民工工资机制;从法律上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加大政府监督力度,建立和健全通畅的利益表迭机制;加强对农民工的非农业技能培训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当前背景下,职工对于单位组织的依赖性正在不断降低,而社区作为社会组成的基础,社区教育对于我国农民工市民化发展将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其能够促使农民工的基本身份被广泛认同,而对于农民工职业技能和市民思想的构建,能够实现其终身学习的需求。基于此,通过社区教育,不断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发展,从而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是中国的弱势群体,这一观点已经得到社会的认同,然而中国目前的政策对农民工又是不公平的。农民工问题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要认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继续教育对于促进社会各阶层的合理流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农民工市民化转化中,继续教育提高了农民工在职业分层中的地位,增强了农民工有效融入城市生活的能力,培养了农民工的公民素养,促进了农民工的市民化转化。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是联系城镇与乡村的纽带,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存在着诸多难点,目前应该尽快建立农民工的大病保障和工伤事故保障等最基本的生存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的社会融合及其制度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是游走于城乡之间及不同地区之间的特殊群体。迄今为止,他们的合法权益依然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并时常受到当地社会的歧视和排斥。农民工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是传统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物和结果。在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我们不仅必须进一步清理和废除传统的城乡隔离和不平等的相关制度,消除对农民进城务工的歧视性规定和体制性障碍,同时也应加大社会平等和社会融合的宣传,消除对农民工社会歧视,重建对农民工的信任及人们的社会认同,使农民工真正融入社会之中。  相似文献   

15.
贺岚 《成人教育》2014,(6):41-43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促使"农民工"这一独特社会阶层形成,农民工的素质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竞争力、创新力和现代化水平。作为农民工继续教育的一只重要补充力量,普通高校应积极承担其肩负的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其社会服务的功能,促进农民工综合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邱平  曾青云 《成人教育》2009,29(6):59-62
随着我国农民工群体的不断扩大以及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的不断凸显,农民工文化建设开始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从某个视域上看,成人教育无疑是农民工文化建设的奠基者、倡导者和推进者,正是成人教育通过实施职业技能教育、公民素质教育、科学文化教育等方式,促使和引领农民工群体在社会心理、价值观念、归属意识、文化观念、角色行为等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为我国农民工文化建设奠定了深厚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队伍迅速壮大,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的出现是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象征。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农民工问题,关心农民工的权益。但农民工权益保护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导致了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产生。究其深层原因在于我国农民工权益缺乏相关的法律制度保护。因此,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最有效手段是法律手段,这既是解决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的治本之策,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长期以来他们一直是城市中处境艰难的弱势群体;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的低下也使他们容易产生失落感、自卑感与无助感,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我国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农民工这一群体。为此,必须在思想上对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予重视,充分发挥工会、社区建设和舆论宣传的重要作用,加强农民工道德修养的培养,提高农民工自身的素质,解决农民工的实际问题,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切实加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社会工作在推动农民工社会融入中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以社会工作的价值观认识农民工的社会融入要做到:尊重作为案主的农民工,排除农民工的"标签化";尊重农民工和城市居民的差异;致力于发展农民工自助能力。文章以A机构为例对农民工社会工作的个案、小组和社区干预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展农民工融入的社会工作思路:必须充分认识农民工社会融入社会工作的独特性,动员整体社会资源,提高农民工的社会融入能力。  相似文献   

20.
认真策划、实施和推进农民工培训很现实、很紧迫,提升数量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素质刻不容缓!只有提高农民工素质,才能提高工业生产水平,才能提升城市功能和社会质量,并能提升农民工的生活水平。农民工培训是增强经济动力与活力,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要径;提高农民工素质是上海发展的基础与标志,社区学校理应提高、扩展对农民工培训现实性、重要性的认识,并主动、积极地介入、开展农民工培训,学校要将农民工培训纳入年度计划和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