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莉 《文教资料》2014,(31):114-116
当今社会女性称呼语“美女”一词流行,甚至有泛化趋势。本文从语言内部结构、现代女性称呼语发展、社会历史、社会心理等方面探究“美女”一词流行泛化的原因、发展脉络及其使用中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称呼语也不断的丰富了起来,尤其是近几年,一些称呼语“帅哥”、“美女”、“哥”、“姐”便流行了起来。本文从语用学的三个角度:言语行为理论、关联理论和礼貌原则,对流行称呼语“美女”进行分析,旨在发现其语用特点并且指出如何正确使用流行称呼语。  相似文献   

3.
社会称谓语的泛化指的是用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特征的称谓语称呼不具有这种社会关系特征的人,“亲”称谓也出现了泛化的趋势,成为了一个社会称谓.本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这一泛化趋势并探求其泛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绅士”和“淑女”这两个词在我们学校火爆流行之前,我们主要使用的是“帅哥”和“美女”。区分在于,“绅士”、“淑女”一般按性别需要用来称呼自己,或定义自己;“美女”、“帅哥”一般用来称呼其他同学,或者老师。  相似文献   

5.
由于我国自古就是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所以对女性的称谓,一直都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对女性的称呼几经换用,但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可以得到所有人都认可的称谓.文章从改革开放以来对女性社会通称称谓语使用所面临的称谓困境做以简要描述,并重点运用面子理论对当代社会所使“美女”一词进行剖析,描述其使用现状并指出其使用所存在的问题,文章最后对研究称谓语的意义进行概括,并分析了称谓语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新时期是急剧变革的时期,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大变革中,新事物、新观念如雨后春笋,新词新语新用法更是层出不穷。“老师”和“老板”这两个称谓词语的泛化用法就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老师”一词的理性义是专指传授文化和技术的人,这个称谓本身含有尊敬和文雅的附加色彩。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人们把“老师”当作一种尊称、雅称来使用,从而使它扩大了指称的范围,成为新时期社会称谓中的“后起之秀”。演员歌手可以称老师,相声小品表演者可以称老师,节目主持人可以称老师,编辑和记者更是可以称老师,真是“三人行必有我师”了!总之,只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美女"称谓语的流行过程分析它泛化的趋势.通过对它泛化的社会文化背景、语言学成因、言语交际功能以及它在具体语境中使用特点的探究,说明"美女"称谓语的泛化决非偶然,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并由此引发对社会称谓语有关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包丹凤 《考试周刊》2010,(42):29-30
称谓是人与人之间某种关系或人的某种身份的指称,是一种语言和文化现象。近几年来,流行称谓语“美女”似乎大行其道,在多数社会交际场合都可以寻觅到其踪迹,大有取代“小姐”“女士”等传统女性称谓语的势头。本文试对“美女”称谓语流行的表现及原因进行一些语言和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五岁时,懵懵懂懂的我看着电视上有许多打造美女的节目,几十天下来,他们都有了令人不可思议的蜕变。看着那些相貌平平的人被打造成帅哥美女,我心不禁想:“难道我自己不能把自己打造成美女吗?”说干就干,我心里已暗暗地定下了打造“美女”计划的具体实施步骤。今天,是个令我振奋的日子,妈妈正好外出买菜,我“蓄谋”已久的计划终于可以实施了。哈!哈!哈!妈妈刚走没多久,手脚麻利的我,一下子先搜齐了所有的用具(夸张罢了,只有口红、镜子、尺子和笔、衣服,少得可怜)。我用口红在嘴巴上厚厚的抹了一层,左看右看,挺别扭的。经过我长达十几分钟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日常言语交际中"美女"称呼日益流行起来并走向泛化。本文主要从"美女"称呼语泛化的表现,泛化的原因以及语言学的角度对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班,最有人气的人不是班干部,不是帅哥美女,而是“嘻哈二将”——也就是我和我的死党齐超。“有嘻哈二将在,就有嘻嘻哈哈的笑声在。”这是我和齐超的口号,也是我们受到全班同学热烈欢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对长相出众者的描述很有意思。对古代四大顶尖美女通常用“沉鱼落雁”“、闭花羞月”来形容,对长相上描述则多为“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嘴,腮若桃红、肤似凝脂”,后来者则以四大美女为参照,比如“貌若西施”等,这种描述通常对于读者来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因为谁也不知道西施长得什么样,以现代人的审美标准能否达到“某某花”的级别也不得而知。而对男性的描述则以盛名在外的美男子“潘安”为参照。如果说谁“貌若潘安”,则有点“帅呆了”的意思了。尽管现在我们对于古代帅哥美女们的印象只停留在字面上和想象中,但有一点我们能…  相似文献   

13.
女儿也发表文章了,是校园小说,发在一本花花绿绿的小开本杂志上。女儿拿给我们看的时候脸上满是自豪,可是老公的脸色却并不好看。他一直主张女儿应该好好学习,不应该看那些杂七杂八的杂志。“你看看都是些什么内容,帅哥、美女,校花、校草……”关上卧室的门,老公气呼呼地把那本杂志扔到了床上,想必他已经在酝酿对女儿进行一次精神上的“核打击”了。我翻了翻这本杂志,品位确实不高,随便一看就是“偶”、“稀饭”、“灭有”之类莫名其妙的网络语言。再看看女儿那篇,是写一个小美女怎么爱上转校来的同桌帅哥的。那帅哥喜欢打篮球、泡吧、打架,…  相似文献   

14.
“一年级的小偷,二年级的贼,三年级的帅哥没人陪,四年级的美女没人追,五年级的流氓一大堆,六年级的情书漫天飞……小妞小妞我爱你,生个儿子叫乌龟……”  相似文献   

15.
<正>在我们班,最有人气的人不是班干部,不是帅哥美女,而是“嘻哈二将”——也就是我和我的死党齐超。“有嘻哈二将在,就有嘻嘻哈哈的笑声在。”这是我和齐超的口号,也是我们受到全班同学热烈欢迎的原因。可是这一次,我们“嘻哈二将”遇到了劲敌!我们的对手是新来的班主任王宝树老师!  相似文献   

16.
“乞儿”作为身份代号,在秦汉社会称谓中并非使用很普遍,但是其等级性极其鲜明,且对后世的影响相当长久.因而值得称谓史研究者和秦汉社会史研究者注意。“乞儿”称谓使用具有年龄标示意义的“儿”字。也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未成年人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变化,日常言语交际中“美女”“帅哥”等称呼语流行起来。文章以汉语中的流行称呼语“美女”为对象,重点从言语行为理论、关联理论和礼貌原则等语用学视度,解读流行称呼语,旨在指出:流行称呼语在互动性人际交往中,具有很强、很丰富的动态语境特征与鲜明的时代特征;流行称呼语在使用过程中如何以言行事以及如何避免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18.
《汉语大词典》中有:[美女]美丽的女子.《墨子·公孟》:"譬若美女,处而不出,人争求之."[1]可见,"美女"一般指容貌美丽的年轻女子,它的适用范围也应仅局限于一部分人,但是目前在实际运用中"美女"称谓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泛化.  相似文献   

19.
女儿也发表文章了,是校园小说,发在一本花花绿绿的小开本杂志上。女儿拿给我们看的时候脸上满是自豪,可是老公的脸色却并不好看。他一直主张女儿应该好好学习,不要去看那些杂七杂八的杂志。“你看看这本杂志里面都是些什么内容:帅哥、美女、校花、校草……”关上卧室的门,老公气呼呼地把那本杂志扔到了床上。我拿起杂志翻了翻,里面尽是些“偶”、“稀饭”、“灭有”之类莫名其妙的网络语言。再看看女儿那篇文章,是写个小美女怎么喜欢上转学过来的同桌小帅哥的。那帅哥喜欢打篮球、泡网吧、打架,就是不喜欢读书,可是每次考试他都是…  相似文献   

20.
经过对学术语言符号裹嵌的话语规则的解构,普常化的“内卷”是指一种倦怠、无奈的学习心理以及由此而来的低水平徘徊的学习状态,并在大学生群体中得以广泛传播和使用。然而,其隐匿的问题逻辑是:群体合谋建构的话语是否真实反映大学生学业“内卷”的现实状态。基于现象检视,“内卷”利用技术媒介在大学生群体中实现了话语内涵的多次更迭,并在群体现实体悟的实在基础上,因应网络互动的高频延展(利益群体的广泛共鸣)、信息干扰的催化煽动(资本裹挟的焦虑贩卖)、期望落空的异化后果(艰难突围的固化效应),导致其湮没于“后舆情时代”滋生的“概念丛林”中,呈现“情绪的影响力超越事实”的泛化模态,并加剧焦虑情绪的泛滥。由此,复归理性的可能路向为:在高校树人上,强调从“工具理性”转向“价值理性”;在个体慎独上,注重从“外源倒逼”走向“自我和解”;在舆论治理上,主张以“正和思维”取代“零和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