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陶行知教育思想影响深远,尤其是陶行知体育观。陶行知体育观在陶行知教育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陶行知体育观从健康的生活出发,以人作为根本,将健康放在首位,将学生学习与身体的协调发展立为根本目标,是学校体育的精髓所在。陶行知体育观对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2.
吴华钿 《教育探索》2001,(12):91-93
陶行知的考试观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揭露和批判了旧的考试制度存在的各种弊端,提倡改革考试制度,注重创造能力的考核。研究并借鉴陶行知的考试观,有助于我们推进素质教育,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的考试观是陶行知教育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主张摈弃旧的考试制度,注重创造的考成,维护考试的公正。研究并借鉴陶行知的考试观,有助于我们改革高校考试制度,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道德教育实践观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在其独特的知行观基础上,构建了以道德教育实践观为轴心的首先教育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对于我国转型时期的学校德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20世纪闻名世界的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我国现代教育改革的先驱者和践行者,其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和丰富的教育实践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教育遗产。纵览陶行知的著述,关于考试的论述虽不多,但抓住了问题的根本。重温陶先生的论述,借鉴陶先生的考试观,对于改革现行  相似文献   

6.
作为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鼻祖,杜威课程观本质上反映了实用主义思想。陶行知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教育思想,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活教育"理论,这是中国教育家学者将外国教育理论进行创新研究和本土适应性改造的典范。陶行知课程观,根植于"生活教育"理论,又是其生活教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陶行知课程观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观、课程内容观、课程实施观三个方面的内容。深入分析这些内容,对我国当今课改不乏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劳动教育思想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新时代劳动教育思想是我国劳动教育的重要理论指导,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旨在探讨新时代劳动教育思想概述和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研究,以及新时代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融入专业实践的路径与策略,以期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师范教育是陶行知创造的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国师范生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师范教育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对代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师范生教师观和培养方向的扩展等方面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决定教育观的根本在于人才观,在区别于传统人才观的新人才观的指导下,陶行知批判吸收了中外教育思想之精华,形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认清这一点,对我们当今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创造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提出的具有时代特色的重要思想理论之一,该思想在我国现代教育发展史上也具有划时代的地位,其不仅推动我国新民主主义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对于今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讨论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的运用和实践。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教育思想进教师教育课程,是指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核心教育思想作为课程或专题列入教师培训理论学习内容.《陶行知教育思想概论》网络课程是基于任务驱动设计,按认识陶行知、阅读陶行知、学习陶行知等活动形式设计,学员按学习活动进行学习、交流讨论、完成作业,系统地认识和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陶行知教育思想一旦进入教师教育课程,校长教师都会自觉主动地接受陶行知,并把陶行知教育思想带进学校,带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2.
“五·四”运动带来中国思想文化的大变革,国内很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翻译出版了大量教育专著,很多中国教育家在学习西方教育思想的同时,不约而同地表现出对先秦儒家的很多教育哲学观点的认同,推进了教育哲学在中国的本土化.陶行知在借鉴杜威实用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了中国当时的国情,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论;黄炎培在杜威职业教育“社会化”、“平民化”、“个性化”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作为中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在金陵大学期间形成了学、教合一的共和教育思想和基督教现代教育家主体人格,到留美期间发展为道、教一体的国民教育思想;但在1917年—1927年陶行知开始现代转型,陶先是以基督教教育实现反中国传统教育,然后主要在1922—1917年非基运动中,实现了反西方传统。陶以民族主义实现了主体人格转型为民族本位主义的现代教育家,对于基督教教育思想的超越,其本质是基督世界主义与普世价值的民族适应。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的义务教育观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并非一味地迎合西式义务教育,而是从“共和主义”角度,即从保护教育机会平等角度去理解和推进义务教育。针对当时面临的非常恶劣的社会环境,他主张开展有中国特色的义务教育:普及教育是陶行知义务教育观的精髓,“小先生制”是他独创的开展义务教育的方法,“工学团”是他独创的义务教育内容。陶行知的义务教育思想非常有价值,借鉴他针对中国具体情况而推行的灵活多样的方法与举措,可以促进我国目前义务教育朝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与杜威的“从做中学”都是针对当时国内的教育弊端提出的教育改良方法,有着相同的哲学与认识论立场,都是深受实验主义思想影响的产物,都有改造社会的理想追求。同时,陶行知也受到了中国传统唯物主义知行观的影响,一贯重视知行关系,并且身体力行。  相似文献   

16.
被宋庆龄誉为"万世师表"的陶行知先生,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体现在三个方面: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是我国现代教育的宝贵遗产。在21世纪民族复兴、教育振兴的中国,它仍熠熠生辉。对于工作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第一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切实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即研究与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是时代的呼唤和历史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极其丰富。该文从陶行知创造教育的层面,谈陶行知创造教育的深刻涵义以及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创造教育的开创者。他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为理论依据,以生活教育为核心内容,通过“六大解放”、“三个需要”和“一个条件”来解放、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强调发展学生的智育和能力,同时采用启发、自动、手脑并用等方法实施创造教育。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在我国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黄炎培和陶行知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两位著名的教育家,其教育理论与实践为我国教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等因素,他们的教育思想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在教育出发点、教育形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实施途径、教育情怀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共通性;但在对中国问题的把握角度、切入教育的视角、乡村教育的实验重心和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又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崇尚创造精神,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创造教育思想。追寻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深刻理解创造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具体方法和原则等,对我国目前创造教育的实践有很大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