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组图中同样展现了杨艳梅两个技术动作第一板正手挑打,第二板正手快带。她用正胶挑打直线球时,由于受角度的限制,手腕很难加上力,所以她通过增加击球距离,运用身体其他部位辅助了手腕发力,这样能够保证足够的击球弧线。第二板正手快带,杨艳梅主要通过前臂和手腕的快速收缩完成击球,在球拍接触球的瞬间,腰腹发力,固定身体四肢的动作,在出球后通过身体的微调保护了击球的线路。  相似文献   

2.
一、正手抽球技术动作要领 1、正手摆拍在右侧前。 2、击球前肘关切伸直,前臂外旋,手腕向后伸,引拍至右前侧准备击球,拍面垂直于地面。  相似文献   

3.
韦睛光 《乒乓世界》2006,(10):92-94
[正手挑直线]正手台内挑打是台内球进攻的重要技术,可以使自己在台内球较量中抢得先机。通常当来球旋转不强的时候,可以采用挑对方直线的方式来回球。挑打直线的速度快,更具威胁,但是技术难度较大。要想掌握这项技术,要注重以下要点:以肩膀为中心开始做引拍动作(图3-5),通过肘部、手腕以及手指的一连串协调动作,完成整个击球步骤。  相似文献   

4.
金路  陈功 《网球》2011,(10):102-107
在上期杂志中,丁教练帮助大家改正了正手击球中的错误动作。本期,他继续为我们指出初学者在打反手(单手反拍、双手反拍、单手反拍削球)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在上期杂志中,丁教练帮助大家改正了正手击球中的错误动作。本期,他继续为我们指出初学者在打反手(单手反拍、双手反拍、单手反拍削球)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网球的平时练习中,有许多人可能正手击球己经打得不错,但一旦参加比赛时,却往往因为有一定的压力而使自己的动作失常,有时甚至连基本的东方式正手击球的技术都不能很好地完成,不是击球下网,就是将球击出底线。这种情况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虽然存在着受运动心理因素方面的影响,但同时还说明球员基本技术的巩固练习不够。那么,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应该如何处理呢?以下针对东方式正手击球容易出现失常的一些情况,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大家通过借鉴和尝试,来提高正手击球的稳定性。一、检查握拍手腕的用力松紧程度我们在击球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正手挑打 台内挑打是一项重要的进攻技术,而且实战中要加上步法来完成。侧面图中,杨壹的左脚前插,持拍手同时适当前伸,她的上半身体位是逐渐前压的,充满了动感。左脚踩实后,她在手腕外展的同时做了一个击球前的小范围后引,这个细节使整个动作节奏鲜明,而且击球前的稳定支撑和发力蓄势全都有了。  相似文献   

7.
顶肩时注意前臂手腕的放松 闫铭辉在这两板反手动作的使用上几乎采用了相同的击球原理,其最有特“顶肩”它不同于“架肩”,在整体动作中的作用相当于正手动作中转腰的部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反手动作的稳定性,并且在击球前能代替手找到合适的击球点,使手臂得到充分放松。如果手臂处于僵硬状态的话,说明肩不是有意被顶了起来,而是使用者不自觉地架了起来,那样会大大影响击球实效。所以用顶肩增加动作稳定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前臂和手腕的放松。  相似文献   

8.
干福志 《精武》2014,(4):34-35
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网球初学者在进行正手击球时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着重对网球初学者学习正手击球时易犯错误动作进行分析。正手击球是网球初学者学习网球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技术动作。为了让初学者便于掌握正手击球动作,在教学和训练中,要抓住技术关键,有针对性地训练,分析出现错误动作的原因,以便及时纠正,以求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尽快掌握网球基本技术动作。  相似文献   

9.
《乒乓世界》2014,(11):102-103
问“我在两而相持的过程中反手比较有数,正手失误很多,不知道哪些地方需要调节?” 技术解析:柳先生的动作很规整,出手很实在,出球的质量也比较高,但是他在两面打起来之后稍显机械,衔接动作的节奏感和灵活性有所欠缺,比如他在反手发力时,击球点和板形都控制得很到位,但转到正手之后,击球点普遍较晚,而且手腕手指对板形的调节没有跟上,以至于击球时多是没有目的性的撞击,出球忽高忽低,力量忽大忽小,命中率自然就不高。  相似文献   

10.
专家信箱     
正、反手击球纠错我的正手采用西方式握拍、开放式站位,在击打直线球时,我让击球点靠近身体,手腕后撇,单靠手腕上的力量内扣向上提拉,这样的结果不是球高了,就是下网,请问如何改进?答:你的正手采用西方式和开放式站位都是很符合当舍技术潮流的,不应有什么问题的,但网球的技巧性很强,即使握拍和步洁正确,在其他动作上不台理也会出问题,现就你提出的问题谈谈我的蕾洁,供你参考。正手打直线球不能让击球点太近,无论是开放式或关闭式步洁,击球点太近使手臂无洁舒展流畅地挥拍击球,只能屈臂、手腕后撇击球,单靠手腕的力量内扣…  相似文献   

11.
正手上旋球的随挥,它是击球后的一个结束动作,也称跟进。在实践中,多有初学者和一般水平的人认为击球时的随挥不重要,从而产生各种错误动作。那么对随挥的错误见解及错误动作究竟有哪些?产生原因如何?随挥在击正手上旋球时的主要作用及注意问题何在呢?本文拟就上述问题发表一点掘见,愿与同行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网球的正手击球动作是运动员练习网球运动的第一节课,也是最重要的一门课。为了帮助初学者掌握娴熟的动作要领,打下坚实的网球学习基础,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功能性训练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析了普通网球正手击球动作和功能性训练对网球正手击球动作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功能性训练对网球正手击球技术动作具有积极地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上海网球队运动员手腕损伤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生物力学的方法,对上海网球队10名运动员正手击球时手腕活动度进行解析,并使用Cybcs-6000型等动肌力测试仪测试握拍手臂肌群力量。结果表明:击球时手腕活动度过大是手腕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前臂肌群力量相对不足是手腕损伤的另一原因。最后,作者提出了预防和治疗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如果提出一个问题——你对自己的正手击球满意吗?恐怕回答“NO”的人比回答“YES”的人要多得多。的确,正手击球毕竟是网球比赛中使用次数最多的一种技术。哪怕是击球技术水平已经很不错的人,也仍然希望自己的正手击球技术进一步提高。磨练自己的正手击球,是每个网球爱好者永远的追求,那么让我们从职业高手那里“窃取”一点击球的秘诀占为己有吧。 只要意识到这一点,你的击球失误就会惊人地减少 看看下面的这些照片,虽然都是大师级的技术,可是动作出奇的简单。然而这么简单的动作却蕴涵着击好球的奥妙。当你正手击球总是击不好或者感到动作变得十分僵硬时,最好的方法是回到基本技术,从最基础的击球要点上着手解决。这里刊载的职业高手们的连续动作照片,揭示着正手击球最基本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对网球正手击球的动作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通过对正手击球动作的上肢引拍、躯干转动、下肢蹬伸肌群工作特点的分析,认为网球正手击球效果与动作速度、动作方向、动作时间、动作幅度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对于掌握了技术要领的人来说,正手击球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击球方式。但如果不得要领,一旦失去感觉,很容易立即"中毒",陷入被动局面。随着打球经验的累积,力量的增强、技术的精进,你或许也能回击一些刁钻的球了。但回击这种球时,若动作不规范,容易造成挥拍不稳定,特别是正手,如果手臂乱做动作,将很容易失去挥拍节奏。另外,由于正手击球便于发力,很多球友常会有力就发,甚至只用手部力量击球。这些正手问题看似容易改正,实则有相当的难度。如果你还没有找到要领,不妨温习基础技术,为你的正手"解毒"。  相似文献   

17.
应读者的要求,本刊将连续分几期刊载技术较为复杂的截击球动作图解。刊载的顺序为:中等高度的截击球、高截击球、低截击球和反弹球。中等高度的截击球截击时后摆拍的动作要小,将球拍置于身前,移动动作要简单。享曼需要注意的是享曼在1图中的拍形,他的向后摆拍动作就做到此图中的位置。从2、3图中可以看出,柔和地握拍就习以击出近网截击球。莫亚打截击球与打反弹球一样,不能仅用手臂发力,而要利用双手以及身体去协助击球。在正手击球时,可像莫亚那样,不握拍的左手在击球时也向前。这样可以有助于保持拍面稳定。此向后伸以保持与右…  相似文献   

18.
李晋  边玉翔 《乒乓世界》2008,(3):110-113
上次我们简单介绍了正手攻球的技术动作和基本要领。初学者在学习正手攻球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要掌握一项技术动作,更重要的是在练习正手攻球的过程中,体会击球点的概念,体会重心交换的感觉,要掌握转腰、收前臂,找到腰手合一的感觉。 在不同的击球点击球,其技术动作是不同的,比如在高点击球,发力方向更为向前;而在低点击球,发力方向要更为向上。此外,在正手攻球时,转腰和收缩前臂几乎是同步的动作,不要前后脱节,要在收缩前臂的过程中去击球,击球之后要迅速还原,养成连续击球的习惯。在训练方法上,多球训练可以更好地巩固技术动作,同时也可以通过多球来练习步法。  相似文献   

19.
李晋  边玉翔 《乒乓世界》2008,(5):102-103
我们常说,击球时要注重身体重心的调节,要有重心交换,要依靠腰部的转动来发力.尤其是在正手进攻的过程中,要先将重心放在右腿上,击球时要转腰,将重心转移到左腿上,这是正手进攻的基本动作。然而在比赛中,来球的落点是随时变化的,击球者几乎都是在跑动中击球,在很多情况下无法完成最“标准”的击球动作,此时就要靠运动员自身的调节,通过调整身体重心和击球动作,尽量合理地回球,提高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乒乓世界》2010,(12):92-94
本篇为各位球友介绍的是直板正胶打法中一项非常实用的发抢套路,即正手发逆侧上旋急长球后接正手进攻。正手发抢套路是直板正胶打法的主要得分手段,从细节上看,用正手击打上旋球与下旋球的技术动作和击球效果都有所区别:突击下旋球时,选手的动作幅度小,出球速度快,突然性很强,击球的弧线很长;击打上旋球时,撞击的成分更多,由于正胶胶粒的特性,回球弧线更加低平、更为下沉,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球很“贼”,球在落到对方球台之后向下“栽”的趋势比较明显,对方在判断回球落点时也会容易出现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