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育孩子学会助人 利用年龄的差距,教育孩子学会助人.我班幼儿的年龄有一年的差距,所以幼儿的交往能力有着明显的差距,这也为我去教育幼儿乐于助人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条件.我把年龄较大接受能力较强的幼儿,给予"大哥哥、大姐姐"的身份,引导和鼓励他们去帮助有需要帮助的同伴.比如户外活动后,为幼儿换衣服时,我让那些"大哥哥、大姐姐"自己动手换好衣服后,主动去帮助其他的小朋友.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辽阔的疆土上,每一个地方的孩子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童谣,抒发他们的欲求,叙述他们的体验,倾吐他们的哀乐,道出他们的情感……。它们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提炼,与文学、美术、音乐等息息相关,不仅在人的视觉上产生美感,而且给听觉也带来享受。因此,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歌声融入幼儿的生活和游戏中,让幼儿产生浓厚兴趣,轻松愉快地学习。在民间童谣的学习中,孩子们无拘无束地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表演,在宽松的氛围中,幼儿没有压力,他们是在唱唱跳跳、玩玩闹闹的游戏中学习歌谣的,既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和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下是我尝试将民间童谣学习与歌唱相结合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3.
情况分析我班有四、五个幼儿想象力比较丰富,绘画能力较强,也有五、六个幼儿绘画能力较差,他们常常需要教师多次讲解、示范才能完成作业。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认识范围的扩大,大班幼儿画画的兴趣越来越浓,他们更喜欢以自己的手法来表现所见所闻。因此,我为幼儿安排了“马路上真热闹”这一绘画活动,目的是要使幼儿在已有的基础上提高创造力。内容和要求1.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增强他们对绘画的兴趣。2.要求幼儿能大胆地创作,提高他们作画的表现力。活动准备1.幼儿绘画工具人手一份。2.主题游戏需要的玩具,如各种小汽车,交警的指  相似文献   

4.
我曾围绕“玩风车”的游戏分三个步骤进行综合性的教学活动。风车取材方便,制作简易,组织幼儿自己来制作风车不仅可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也能启发他们玩风车的兴趣。我首先让大组幼儿人人动手自制一个风车,小组幼儿年龄小,制作有困难,他们可以看哥哥姐姐做,在一旁递递拿拿材料,帮个忙,然后由老师把制作的风车送给小组的小朋友,也是每人一个,这样幼儿玩起来兴趣就高了。  相似文献   

5.
我选我自己     
今天是星期六,由于班上几名幼儿最近有较大的进步,我想评一次“小红花”。 当我请幼儿推荐班上有进步的小朋友时.他们纷纷站起来推荐自己:“我!”“我!”……按过去的做法,本应加以制止和纠正,让他们推荐别人,但转念一想,这正是幼儿自我欣赏的一种心理,不应挫伤,应当让他们也学着来评价自己。于是我就请他们讲一讲,自己在哪些方面比以前有进步,或在某一方面一  相似文献   

6.
工作近六年了,我也从十九岁长到了二十五岁。每当孩子们顽皮地喊我“迟妈妈”时,我不再面红耳赤,但也不是心安理得的,做他们的好朋友是我最大的心愿。我总觉得自己年轻,又有长长的辫子才招来幼儿的喜爱。后来我才渐渐地明白,幼儿喜欢我是我与他们平等友爱相处的结果。小班幼儿年龄小,个头矮,走起路来一个个摇摇摆摆,像一只只可爱的小黄鸭。“小黄鸭”被爸爸妈妈捧在手  相似文献   

7.
一举多得     
活动室的环境布置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应具有科学性、教育性和艺术性。我任教的是一个小小班,孩子们对可爱的小动物很感兴趣。他们刚入园时,总是找不到自己的座位。于是我找来各种动物彩色卡片,让他们每人选一张贴在墙上,各人的座位就固定放在自己选的小动物图片下面。顿时,教室四壁充满生机。平时我经常提问幼儿,你喜欢的动物叫什么?  相似文献   

8.
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是母鸡也会做的事情,关键是懂得怎样去爱。在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尊重孩子,欣赏孩子,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年龄小,需要关心和爱护,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志和个性。理解幼儿就是需要我们在一切活动中带着一颗“童心”,设身处地对待幼儿的行为、需要、兴趣和表现。尊重幼儿就是要求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从幼儿的需要和特点出发来爱护他们。在对事物的接受程度上有的幼儿接受得快、有的幼儿接受得慢。教师不能因为有的孩子接受得快就视他为“优生”,有的孩子…  相似文献   

9.
看到乐乐和小宇的情况,我立刻想到了我们班的两个男孩子赵禹和朱想。两个孩子一个活泼,一个内向,从小班到中班他们都是好朋友,干什么都喜欢在一起。现在,这种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都扩大了自己的交往范围。我是这样做的。 1.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允许他们有一个适应过程。 他们从小班就喜欢住一起。朱想是个内向的孩子,一开始连提出上厕所的要求都是赵禹帮他说。孩子来到新环境中,好朋友使他们有了一种安全感、依赖感。而此时老师如果刻意去“帮助”他们,反而收不到效果。我想,孩子拒绝别人或许是他没有从老师和班集体那里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情感。因此,应允许幼儿的个体差异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老师则要逐渐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为幼儿逐渐走出小环境而铺平道路。 2.引导幼儿扩大交往范围,促进个性发展。 到了中班,两个人还是喜欢在一起。虽然随着年龄  相似文献   

10.
袁彩云 《陕西教育》2008,(10):65-65
沟通是心与心的交流,在幼儿教学中,教师与幼儿的沟通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年龄和心理等特点,加之他们刚入园,对周围的环境、教师、小朋友都比较陌生,所以他们对幼儿园、老师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紧张、反感情绪。虽然他们年龄小,但也有自己的自尊,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尊重,教师在与幼儿的相处中,怎样才能消除幼儿的顾虑与他们进行沟通呢?  相似文献   

11.
幼儿期是道德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应特别注重培养幼儿的是非、美丑、好坏的观念,并帮助他们养成有主见的性格。 那么,怎样才能使幼儿独立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呢? 我认为,应该从点滴小事做起。以往的幼儿作品讲评,都是我从幼儿的作品中挑出几幅,由我向大家讲述作品的内容,告诉他们这幅作品好在哪里。幼儿只能听我的评价,不能表达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教育一得     
金色的“小稻穗”浙江湖州李爱莉我在整理餐具的时候,经常发现许多碗里有剩下的饭菜。为了保证幼儿有足够的营养,避免浪费,我制作了许多可以佩戴的“小稻穗”,告诉幼儿“小稻穗”是农民伯伯的“宝贝”,是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成长的,然后我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向幼儿描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让他们感受到粮食的来之不易。进餐后,我郑重其事地给几个吃完饭菜、不浪费的幼儿别上象征爱惜粮食的标志——“小稻穗”。请他们帮助老师提醒其他幼儿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并由他们给每一个吃完饭菜的幼儿别上“小稻穗”。这以后,我不定期地采用上  相似文献   

13.
邓晓英 《课外阅读》2011,(3):240-240
幼儿虽然年龄较小,但他们同样也有一百种语言,我们教师在走进他们的世界与他们进行交流对话,就必须利用多种活动,发展幼儿的口语能力,使其正真能把自己想说的与老师进行交流沟通。  相似文献   

14.
如果教师和家长在教给幼儿知识时,不考虑其年龄特点,硬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认为学得越早、越多、越深越好,其结果只能事与愿违。就拿教幼儿识字来说,我认为,不应该教幼儿识字。理  相似文献   

15.
李菱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18(11):F003-F003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我在教学中发现 ,有的幼儿胆子小 ,他们胆怯的性格很容易通过其言行表现出来。我根据幼儿的表现 ,针对各自的特点进行培养、教育 ,幼儿胆怯的性格逐步得到转化 ,他们在与同伴谈话、游戏时 ,在集体活动时不再像以前那样胆小 ,幼儿自己从中感受了快乐 ,而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也很满意。一、幼儿胆怯的表现幼儿年龄小 ,内心世界常常毫无掩饰地流露于外。胆怯的幼儿常常通过自己的言行表现出来 ,教师要善于发现 ,善于总结 ,及时纠正 ,这样才有利于幼儿…  相似文献   

16.
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建立适宜常规要求 在建立常规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需要。分层次分步骤提出要求,从而使规则和要求更切合幼儿的实际。如:小班幼儿年龄小,自理能力差。因此,小班的常规侧重于培养幼儿的生活.让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在幼儿刚人园时,先让他们在老师的示范和引导下,学习找座位、认识自己的茶杯和座位、吃饭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等。过一阶段后,则要求幼儿排队时要一个跟着一个走,吃饭时要安静,玩具玩后要送玩具“回家”等等。中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有所增强.但活泼好动.稳定性差.所以中班幼儿既要有高要求的生活常规要求。使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得到巩固和保持,更要有教育常规的内容与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组织小班幼儿绘画活动时.我发现不少动手能力较差的幼儿对绘画不感兴趣,他们过分依赖教师帮助,有的不肯自己握笔、有的乱涂乱画。反思这一现象,我感到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幼儿绘画过程中的引导、示范、指导,忽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忽视兴趣的作用、忽视作品评价的积极导向性。因此,我在评价环节中多动脑筋,巧妙鼓励、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相似文献   

18.
沈烨 《学子》2013,(6):38-39
小班幼儿儿童画分析:儿童画是孩子们在自己的童心世界里创造性地反映对事物的认识与感受的一种手段。小班幼儿的年龄一般在5岁左右,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在自己的直观感受支配下进行作画,在儿童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天真的、跳跃的、富有节奏感的色彩。但是,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思维习惯,他们往往还不能很好地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画笔表现出来,经过对本班幼儿的绘画水平分析,大部分幼  相似文献   

19.
正幼儿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他们在知识、能力、情感方面都有很多不同。如何对待幼儿的能力差异,帮助他们更快地提高,是我们每一位幼儿教师应该好好思考的。千万不要让自己的帮助害了孩子!我反思自己平时的做法,发现真的是有很多不足。比如,班上有个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株株,动手操作和自理能力较差,所以我们对他格外关心。每次午睡脱衣服或起床穿衣服时,别人都做好了,只有他一个人还不能完成,就忍不住上前帮他穿。时间一长,每次起床时我第一件事就是  相似文献   

20.
幼儿科学活动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探索欲望和精神。幼儿是小小的观察者,他们从自然现象、日常生活、影视媒体中发现世界很精彩,在他们看来许多现象很奇妙,很想问个究竟,这正是幼儿本身固有的探究欲望。当然他们对感兴趣的问题,有自己的想象,有自己的解释,有自己的结论。下面就如何培养他们的探索欲望和精神,谈谈我自己的体会。一、抓契机,选主题孩子们的科学探索应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现象开始。在教学和实践活动中,要善于观察、发现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