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其主要场所还是在课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作为教师引导学生读书: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学生将来经常要阅读,老师能经常跟在他们背后吗?因此,一边教,一边要逐渐为‘不需要教’打基础。打基础的方法,也就是不让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而是  相似文献   

2.
本来只是适合一时一地的经验之谈,被某些专家无限夸大,视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但凡教育出点什么问题,就挥舞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这根大棒,把屎盆子一股脑往教师头上扣,指责教师没教好,而真正的始作俑者则往往躲在一边窃笑。  相似文献   

3.
疏通文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环节,处理不好会损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传统方法是教师讲解并提醒关键词句的意义,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常常是教者费神费力讲得唾沫横飞、口干舌燥,而学生则恹恹欲睡,兴味索然。意志力不强的学生早已梦见周公了,哪管什么"之乎者也"。教者一边讲解还需一边组织课堂,提醒个别学生,这样的课堂模式效率低是显而易见的,学生"怕"文言文,也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4.
丁志云 《教师》2014,(28):97-97
正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一些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总喜欢先布置几个问题,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达到教学目标。这对"填鸭式教学"而言是一种革命,但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和有效课堂的要求,这种教学方法又明显露出许多局限性:学生思考的问题都是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自己确定的教学目标、方法而设计的,不一定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思维方式和内心需求。这种教学好像一只无形的手,控制了学生的思维方向,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  相似文献   

5.
正"少教多学"是指减少教师"教"的时间,增加学生"学"的时间,强调把学生看成学习的独立个体。教师的"教"应该以促进学生独立地"学"为着力点,课堂教学应致力于将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那么,为什么教师要"少教"?学生学什么才是"多学"?难道只要教师做到"少教"就一定能实现学生"多学"吗?这些是需要首先澄清的问题。一、"少教"的必要性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进行全人教育,而非单一地灌输知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可长期以来,教师阅读课只分析文本,习作课才教习作方法,出现阅读和习作"两张皮"的现象。学生习作时,往往会把教材这个"例子"丢到一边,由此造成学生习作中的诸多问题,如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写出来的作文没特色。久而久之就形成学生怕写、教师怕教的恶性循环。本文尝试以小学教材为范例,引导学生通过模仿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我们知道、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双边”活动所构成的。在这个活动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好”是为了促进“学好”。因此,在相当程度上,教师“教”得怎样是以学生“学”得怎样作为检验的。任何教师都不能只管课上把授课内容教完了事,而不管学生是否学懂学会;一个好的教师总是非常重视了解学生,一边教,一边随时从学生中收集学习效果的反馈信息,并根据反馈的信息对学生进行启发、指导和点拨,或者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得更好。例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不但要了解一个班  相似文献   

8.
正"学生评教"评的是教师的教学行为,而不是教师个人。想使"学生评教"切实发挥监控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必须在"细"和"实"上下功夫。"学生评教"必须"细"字为先。"学生评教"的操刀者是学生,而不论小学生、中学生甚至是大学生,都属于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思虑有欠周全的人,让他们对自己的老师进行"评教",没有细致的筹备是不成的。"学生评教"要  相似文献   

9.
“生评教”组织和实施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评教"是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的简称。在组织和实施"生评教"的过程中,特别容易受主评者(学生)和被评者(教师)心理因素干扰,同时也受到学生和教师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引起"生评教"结果的偏差。本文从考虑减少这些因素影响作用入手,提出"生评教"组织和实施的优化建议,从组织和实施上保证取得更为可靠的"生评教"结果。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过于依赖教材,照本宣科,常常是为了"教"而"教",忽略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状况。这样的教学,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听得乏味,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这就意味着,教师要从"课程计划的执行者变为构建者",要做到"用教材教,而不要教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主宰教学过程,学生这个主体被忽视,课堂教学呼唤改革。课堂教学中应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少教多学"落到实处。一、目前教学的现状一直以来,人们对"教学"的理解是教师教、学生学。课堂上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教师的教,重在对知识的传授;学生的学,重在知识的接受。"教"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  相似文献   

12.
一、积极的课前准备 这是一堂主要讲授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创作风格与演奏要领的钢琴小课,上课形式为两人课,授课内容为<悲惨>第一乐章的引子部分.传统的专业技能课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学生一边弹奏,一边倾听教师讲演;一边学习,一边模仿,只要能完全按教师的意愿进行演奏,本堂课将很圆满.这种"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模式多少年来在专业音乐院校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3.
"先学后教",顾名思义,就是说让学生先学,教师后教。"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更加突出学习主体——学生的教学地位以及"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给予了学生的"学"更加广阔和自由的空间和时间,突出学生"学"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同时也给教师的"教"带来良好且艰巨的机遇和挑战,提高了教师"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相比于传统的"先教后学",这是历史性的教育变革。主要从学生"学"的问题和教师"教"的问题两个方面,简要探究"先学后教"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姜加来 《教师》2014,(24):82-82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应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学生的有效"学"应该配合教师的"教",达到"学教合一"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几种"一言堂"情况:第一种是教师一味地讲,学生被动地听的"填鸭式"。这种教学方法是标准的"一言堂";第二种是教师一边讲一边提问,挑个别学生演板。这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但体现不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三种是教师用15分钟时间讲解主要内容,剩余时间让学生练习,部分学生回答或演板,教师评讲。这就  相似文献   

16.
"少教多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教育局及学校领导的带领和指导下,我通过教学实践对其进行了不懈的思考和探索。"少教"即启发性地教、针对性地教、创造性地教和发展性地教;"多学",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向深度学习、积极学习、独立学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秉持"少教多学"的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这能从根本上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提高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7.
刘清华 《课外阅读》2011,(10):64-64
教学有个规律,只教不思就会成为教死书的教书匠,学生也得不到很好的受益。要想成为优秀的教师,只有一边教书一边反思,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体会。  相似文献   

18.
正教育家弗莱雷的《被压迫的教育学》中倡导"对话教学","通过对话,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在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过程负责。在这个过程中,"特权式"讨论已不再奏效。这里没有谁教谁,也没有自己教自己,只有从头到尾在相互地教。"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一名原本学化学专业的教师,我在偏远乡村学校坚守教学一线20多年了,教过化学、数学、物理等课程,教学成绩还不错——我所教学生的化学成绩在全县中考中名列前茅,班级总成绩得过全县第一。后来,在学校缺少数学教师的情况下,我"转业"为数学教师。我一边抓教学,  相似文献   

20.
一、"因教而教"的内涵 近年来,根据一些教改实验的成果,教育界提出在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学"的研究,对过去很长时间里教学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提出了批评.但同时我们应认识到,注重教师的"教",也只是注重教师因"材"而教,而忽视教师因"教"而教.王夫之说:"夫学以学所教,而学必非教;教以教人之学,而教必非学."因此,教师在重视学生个别差异的基础上,也要注重根据教师自身的特点及教学任务、目的等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