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掌握体裁特点提高说明文教学效率叶存铃根据体裁特点,教学说明文的要求一般是把握文章说明的对象和主要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明确说明的方式,理解说明的语言。根据小学生的认识特点和知识基础,说明文的教学要点是:阅读、观察。分析结合;语言、知识、思维结合。一、...  相似文献   

2.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做事情要讲究方法,教学也有技巧。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体裁丰富,有诗歌、散文、小说、议论文、说明文、科普文、戏剧等。教学时,把握每种体裁的特点,设计恰当的教学策略,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说明文是初中语文最为常见的体裁,从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编排来看,七到九年级都编排了说明文。“说明”即介绍,说明文是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事理进行阐释的文章,说明文中心突出,条理清晰,语言生动。从初中说明文教学实践看,学生在说明文阅读中不会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说明文的语言也把握不到位。为此,在说明文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和说明文的特点,引导学生掌握方法,深入阅读。  相似文献   

4.
录音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仅就中学语文学科录音教学的具体方法赘述管见。1根据文章的不同体裁进行录音教学语文教学一般将文章分成记叙文、议论文、散文、说明文、应用文、诗歌和戏剧等体裁。因此,录音教学的目的也就在于通过听和读把握不同文体的特点,来  相似文献   

5.
说明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遵循文本体裁的基础上,挖掘文本的语言表达特点,通过赏析品味、比较咀嚼、比照整合等方法,引领学生品味、感悟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和多样性,这样才能真正演绎说明文教学的精彩。  相似文献   

6.
现今,新课程改革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全面提升初中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对语文文本的阅读理解与应用能力十分必要。初中语文文本体裁类型十分多样,从文本的内容及表达方式上来看,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温儒敏教授主编的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说明文的选材特点和教学策略。围绕这一话题,本文主要从部编版初中语文说明文入选篇目梳理与分类、特点分析、当前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现状、优化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的有效路径四个方面展开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7.
说明文是小学阶段练习较少的一种体裁,学生习作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足为奇。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各人的做法不尽相同,其效果亦有优劣之分。实践证明,教者若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则上述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本文拟对说明文习作中的常见问题及教学对策进行粗浅的剖析、探讨。常见问题一:把说明文写成记叙文这是学生刚写说明文时易犯的毛病,究其原因有二:其一,从数量上看,小学生所学记叙文甚多,而说明文则较少,对说明文只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尚未对该文体的特点有进一步的把握和理解。故提笔写来,不经意间就写成了自己熟悉的记叙文;其二,教者在说明文习作指导中,往往流于形式,或浮光掠影,忽视了对学生文体意识的树立,教学中很少对这两种文体的异同进行必要的比较、辨别,从而使不少学生在脑海中无法建构起对说明文这一文体特征的科学认识,写成记叙文也就在所难免了。  相似文献   

8.
说明文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体裁。在说明文教学中,要突显语用学习内容,以促进语文教学的理性回归。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从文本解读、目标定位、鉴赏体验、认知构建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引导学生展开语用实践,使学生既理解文章内容,又能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律,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的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的文章体裁。说明义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种。  相似文献   

10.
教学大纲规定,初二年级的写作训练要求继续培养记叙能力,着重培养说明能力。为了让学生能基本上掌握说明文体裁的特点,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让学生明确读、写说明文的重要性,激发他们读、写说明文的兴趣。叶圣陶同志说:“练习作文首先要注意实用。”说明文的应用很广,实用性最强。从微观到宏观,从人类社会到自然界,宇宙万象都可用  相似文献   

11.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说明文的特点是"说",而且具有一定的知识性。这种知识,或者来自有关科学研究资料,或者是亲身实践、调查、考察的所得,一般分为平实说明文和文艺说明文两大类。  相似文献   

12.
正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科普说明文篇幅短小,中心鲜明突出,具有科学性、条理性,语言生动有趣,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教版教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选编科普说明类文章,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避免将其上成单纯的科学知识课,应关注语文学科的特点。科普类说明文如何上出"语文味"呢?一、了解文本价值,激发学习热情1.提升科学素养,培养探究精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  相似文献   

13.
<正>纵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体裁来看,虽然以记叙文和诗歌为主,但是还有一种不可忽视的体裁,即说明文,如《莫高窟》《埃及的金字塔》《神奇的克隆》《海洋——21世纪的希望》《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等多篇课文。可见,说明文的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应该占有重要的位置。一、直面问题:小学说明文教学之"困境"深入到一线教师的课堂,却发现由于许多老师的文体意识淡化,导致小学说明文文本解读的偏位、教学目标的错位、内容理解的越位等现象。  相似文献   

14.
说明文是小学语文教材中非常重要的组成内容.提高语文课程中说明文的教学效率,是每一位语文老师关心的话题.由于说明文没有优美的辞藻,也没有较为细腻的情节,所以多数小学生都不喜欢说明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习说明文的难度.说明文的语言文字、材料和科学性都具有独特的特点,所以在说明文的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把握说明文的特点,让其能够深入地感悟和接受它,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语文思维.本文通过具体分析苏教版说明文教学的策略,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说明文是中考阅读考查的一种常见文体,但是如何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技巧,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成绩呢?一、对文章信息的理解、筛选、概括、归纳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因此对文章解读  相似文献   

16.
说明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但由于说明文和小说、散文等体裁相比具有枯燥、乏味的一面,因此长期以来说明文教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形成老师不爱讲,学生不爱学,简单应付,草草了事的局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搞好说明文教学的做法。 一、抓好新课导入,培养兴趣 新课导入能否引人人胜是教好一节课的关键。好的导入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极大地调动  相似文献   

17.
董玮珂 《考试周刊》2014,(84):36-36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体裁之一,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由于说明文内容比较单调,表达方式以说明为主,导致学生学习的时候兴趣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学生的正常学习进度,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对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陈张燕 《教书育人》2014,(12):67-68
《麇鹿》是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它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如果在教学时仅从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着手,学生能条理清晰地理解课文内容,但是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在教学本文时,笔者结合文章体裁的特点,尝试从“故事味”、“文学味”、“神秘味”三个角度人手,引导学生探究性地学习课文。  相似文献   

19.
从近年来全国各地的语文中考试题看,说明文在整个试卷中所占的比例也逐年增大,其难度也在逐年提高。纵观近年来的各地中考题型,出题角度更侧重于对能力的考查。以前考查中强化的文体知识被淡化了,然而不同体裁的文章其特点也各有不同,阅读起来自然也有不同的要求和方法,因此相关的文体知识,对提高阅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那么说明文是怎样一种文体,它又有哪些特点呢?如何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技巧,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更好地迎接中考呢?  相似文献   

20.
说明文在九年义务教育小语教材中占有相当的数量 ,粗略统计 ,共24篇课文(还不包括童话、散文、诗歌体裁的“说明文”)。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 ,说明事物的形态、性质、特点等。学生阅读说明文对事物有所了解 ,从而获得知识。入选小语教材的说明文有两类 :一类是介绍性的科学小品文 ,它以平实的笔法 ,准确地介绍事物和科学知识 ,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等 ,如《赵州桥》、《鲸》、《太阳》等。另一类是文艺性的科学小品文 ,这类文章运用文艺性的笔调 ,以描写、故事、对话等形式来介绍知识 ,语言生动活泼有趣 ,如《蛇与庄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