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初中语文新课标非常重视阅读,它要求初中学生必须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这种重视阅读的特点还表现在对名著阅读的关注上,它规定中学生在初中阶段每学年要阅读两三部名著,在每一册教材中都推荐了一部名著,并且从推荐阅读、思考交流、精彩片段、附录资料、写作活动几方面来引导阅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阅读教学,重视名著导读教学。那么,如何搞好名著导读教学呢?根据语文新课标对名著阅读的要求,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探索出"课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后的高中语文强调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并在必修教材中设置了"名著导读"板块。但在当今泛阅读时代,快餐式阅读,大而不当,粗而不精,成为高中生名著阅读的基本特征,难以达成名著阅读的价值实现。本文力求从泛阅读时代如何把握名著阅读的考试价值与审美价值入手,探讨怎样走出泛阅读怪圈,并多角度解读该板块教学要求,期待语文教育工作者树立新课改理念,科学地引导高中生品读名著。  相似文献   

3.
<正>为提高名著导读效果,调动高中生对于名著的阅读兴趣,高中语文教师应革新教育理念,制定详实的阅读计划,逐步摸索出适合高中生的导读模式。近些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高中生将课余时间消遣于网络游戏、抖音视频、网络小说,很难对名著书籍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渐渐养成不良的阅读习惯。基于此,构建高中名著导读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欢 《考试周刊》2014,(46):35-36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推荐阅读书目和阅读总量。"名著导读"作为全新的板块写进初中语文教材,"名著导读"教学也随之进入初中语文课堂。然而,在教学一线,"名著导读"教学状况并不乐观,甚至处于被忽略的境地。教师教学功利性、随意性强,学生阅读缺少动机和兴趣,阅读时间少,阅读急功近利,阅读只读不思、不写。实际上这种现状是可以改变的,教师努力改变课堂教学方式,组织多种多样的校园活动,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情。本文对初中名著导读教学现状、具体对策和方法举例等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5.
一、导入 师:我们年级每学期都开展“亲近文学,走进经典”阅读活动.现在,老师特别想知道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读过哪些名著.请同学们分享一下. (生分享交流.) 师: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阅读哦!大家在阅读名著时有没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呢? (生分享交流.) 师:同学们真有妙招.今天,我们就一起上一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著导读课,学习由读节选到读整本名著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2017年无锡市开始采用了统编版教材。名著导读,课外诗词诵读,自读课本,拓展延伸的篇目,则共同组成了初中统编版教材课外阅读的内容。教材要求初中学生三年共要阅读12部名著和24部自主阅读推荐的名著。这么大的阅读体量对于初中生来说,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于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来说,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的很多一线老师可能都没有读过几部完整的名著,那么如何在教学当中高效有序地指导学生来进行名著的阅读?  相似文献   

7.
名著导读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一个亮点,其重要性不容忽视。为了发挥人教版语文教材的综合功能,提升学生名著阅读的能力,笔者对高中语文名著选文进行了简单分析,有助于名著导读教学的合理进行。同时,通过课内联系课外的拓展性阅读,从而实现高中生语文综合能力有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语文学科对阅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阶段统编教材推荐了必读图书,其中很多就是名著。为此,教师要以引导名著导读作为阅读教学的突破口,促进阅读积累,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学生知道学好语文必须要有大量的阅读,老师也总借各种机会向学生推荐书目,要求学生多阅读一些课外的文学作品。但很多时候,情况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不少学生读书浅尝辄止,甚至迷恋上漫画,却置一些优秀的经典于不顾。难道是这些经典的文学著作失去魅力了吗?还是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延伸时,方法需要改进呢?上好"名著导读"课,激发阅读兴趣,启发深度思考。语文课本的附录部分有专门的"名著导读"部分,  相似文献   

10.
正名著导读是初中语文学科中重要的教学内容,是"教、学、考"的有机统一。加强名著导读教学对提高学生阅读量、培养和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增强阅读教学效果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运用多样化的名著导读阅读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持续不断地深入阅读、加强名著导读方面的重点考查等三个方面探讨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阅读策略。其中教学方法包括生动展示名著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深入解析名著主旨要义引领学生阅读、创设多种名著阅读活动等。教师根据初中语文教材内容和名著导读的教学目标,充  相似文献   

11.
名著阅读导读课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读名著的兴趣,打破与名著的隔阂。我通过《三国演义》导读课的设计,引导学生学会读名著的方法。初中阶段的名著阅读重点在分析人物形象,本节课教会了学生多角度解读曹操的形象。  相似文献   

12.
部编本语文教材设置"名著导读"专项,注重每书一法,旨在传授学生阅读方法和引导学生整本名著阅读,进而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初中语文名著阅读越来越受重视。但在实践中大部分学生都是在被动阅读、碎片化阅读甚至是为应付考试而阅读。学生读什么好书?如何读好书?迫切需要教师加强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当中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推荐阅读书目和阅读总量。同时,新版语文教材中增加了"名著阅读"的内容和材料,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拓宽知识面,汲取文学的思想精髓,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各种类型的考试中,频见"名著阅读"的考题。对此,认识到"名著阅读"的价值和意义,并如何开展导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1.初中生要阅读经典名著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中外优秀经典名著作品,是初中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名著《骆驼祥子》为例,从妙用留白、巧设情境、践行方法三个角度对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实践与策略进行了思考与总结。希望借此,既能激活名著导读教学课堂,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学会阅读,又能给众多一线的教师一些关于名著导读教学具体实施的思考与启发。  相似文献   

15.
<正>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我们可以通过名著导读致力于学生内在精神的构筑,所以开展名著导读意义重大。一、多措并举,激发阅读兴趣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是名著导读课的根本任务,提升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缺少不了老师的激发和引导,具体可采取如下方法:1.充分利用教材,以点带面  相似文献   

16.
"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是新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构建核心,其表现为教读课文、自读课文和名著导读的有机结合,摒弃自读课文与名著导读不被重视的旧教材编写方式,这样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统一地纳入新教材教学体制内,以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语文素养。对于名著导读的教学而言,学生应知晓多读的重要性,教师应多重视学生如何读、怎样读,以引领学生能在名著中体味人生百态,欣赏文字语句的优美与风采,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初中名著整本书阅读悄然兴起,对于整本书导读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理念,与叶圣陶提出的读整本书理念相映成趣。笔者认为关于初中名著整本书导读也要"有法可依",不能"放羊式"导读,否则导读就成为空中楼阁。也不能都是概略式导读,否则导读就会成为了解故事大意,失去名著阅读的意义,不能真正走进名著。  相似文献   

18.
无论哪个省,一旦将名著阅读列入高考考查范围,首选篇目之中必然少不了《红楼梦》;即便不考查名著,各地语文校本课程一样少不了《红楼梦》。囿于高中生的阅历及阅读能力,教师的导读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9.
火常三 《学周刊C版》2019,(23):126-126
新课改对初中阶段的名著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名著导读也被归纳入教学内容之中。但是在实际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名著导读”课堂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因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师未能意识到名著导读的重要性。因此,特系统分析目前初中阶段名著导读课堂教学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依“标”据“本”,引导学生享受名著阅读的乐趣 1.用课本做引线,引发学生阅读原著兴趣 首先利用课文抛砖引玉。《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教学建议”“评价建议”以及“课外读物建议”中对名著阅读教学都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苏教版初中阶段“名著推荐与阅读”要求学生阅读的名著有:《汤姆·索亚历险记》《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水浒传》《格列佛游记》《朝花夕拾》等,体裁涉及童话、小说、散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