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庆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发扬大庆精神,充分发挥大庆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意识,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到"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时代的发展,呼吁工匠精神的回归。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神理念与职业态度,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把握工匠精神精髓、培育工匠精神,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扩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号召力与影响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与良好的职业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吴顺编写的《工匠精神:传承与创新》,于2018年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从工匠精  相似文献   

3.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法研究,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有利于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法有其理论基础、法律法规依据和国外经验借鉴。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法应着重从教育内容、教育主体及其行为规范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4.
吴娜 《职教论坛》2014,(8):93-96
忠诚是人民警察精神的灵魂,也是公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公安院校开展忠诚教育,是公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直接关系到公安事业的成败和公安机关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的落实。对公安院校大学生职业忠诚度展开调查分析,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对人民警察职业的忠诚现状,为公安院校今后开展忠诚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形成警察职业教育与忠诚教育融于一体的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原则和要求.但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来具体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都有其特殊性.研究并把握其特殊性,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利于改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利于推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6.
论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有效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朱宁 《教育探索》2008,(12):103-104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有效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增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择业观,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意识,有利于形成积极健康的就业心理。在就业指导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就业形势教育、自我认知教育、职业价值观教育、诚信教育、择业心理教育、社会责任感和团队意识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专业教育、就业指导课堂和就业实践中是在就业指导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重视承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利用传统文化中重视修身、注重整体精神培育与和合理念教育等优秀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社会责任和协作精神,形成大学生自身的内在动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公安英模精神是指广大公安英雄模范身上所体现的忠诚信念、担当精神、英雄气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推进公安英模精神融入公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丰富公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利于提高公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本文提出,应从大力营造弘扬公安英模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积极探索公安英模精神实践育人的新方法三个方面着手推进公安英模精神融入公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弘扬科学家精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政治品质、能力素养和道德情操。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贯穿大学生全课程教学,在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中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10.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应开展职业观教育,发挥其对学生人生观、职业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从而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诚信意识,使其摆脱功利化思想而树立起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使其坚持艰苦朴素、实事求是的作风。通过加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加强实践课程的导向性、创建内外联动模式、进行跨学科理论研究以及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等途径,可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观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