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第二届语言测试与评价国际研讨会将于2016年11月在浙江大学召开。一、主办单位教育部考试中心、浙江大学二、承办单位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三、协办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考试》杂志社四、主题及议题主题:外语考试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于2013年末发布的高考制度改革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改革方案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外语考试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而进行社会化一年多考"。保持政治经济利益与教育事业的一致协调是外语教育规划的基本原则,而选在这一刻进行外语考试改革绝不是偶然。本文将以这次外语考试改革为切入点,回顾中国外语教育发展历史,提出对此次改革的看法和期许。  相似文献   

3.
外语教育受到很多批评,其原因在于当前我国外语考试政策的目标与功能都存在一些偏失,有鉴于此,提出相应改革建议,以促进我国外语考试的全面改革,使外语考试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选择式完形填空是语言测试中的一部分,也是现今最流行的各种外语考试所运用的方式之一。在近期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它会被淘汰。通过与其他完型填空进行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出其优缺点所在,而这对考试者和出题者是尤为重要的。本文通过对其测试能力的研究揭示其在语言测试中的重要性和规律。通过做好预测、设计工作,提高测试的科学性、准确性,从而真实地检验应试者的能力,对全面反映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招考信息     
湖北省2003年高考原定6月8日下午进行的外语考试将提到当日上午,与文理综合考试时间对换。考试专家介绍,有关研究表明,外语考试属实用语言测试,最佳发挥的时间段应在上午;而文、理科综合科目考试则需进行逻辑推理,安排在下午有利于考生发挥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6.
缺乏系统的考试评估体系是造成我国目前外语考试种类过多,质量良莠不齐的主要原因,建立考试评估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建立我国外语考试评估体系时,我们可以参考剑桥评价语言测试评估模型,以先进的理论为依托,以标准化的程序为准则,充分利用评估数据,以科研带动宣传,通过整合多方面资源,多部门通力合作,在保证考试质量稳定的基础上致力于创新。  相似文献   

7.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教育类外语考试的发展历程,从党在不同发展时期的战略、方针、政策的视角分析外语考试为党育人、为国选才、为民服务的使命和角色。外语考试作为外语教育政策、考试招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70余年来发挥了对外开放切入点、立德树人践行者、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排头兵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外语考试面临的问题,提出需要持续、有力地加强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建设多元、科学、有效的测评资源体系,加强多层面、多渠道的研究与合作,推进外语考试系统性、全面性、协同性改革,提升外语考试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及促进学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包括外语考试在内的教育考试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外语考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角阐述我国外语考试现代化应体现中国特色,包括外语考试理念和内容的现代化、外语考试技术的现代化、外语考试管理的现代化等。同时,应重视档案袋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抓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努力推进我国外语能力综合评价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中国考试》从考试制度、测量理论和技术、考试方法及实践等方面,围绕以下专题开展多视角、多层面研讨。1.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高考考试内容与形式改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设计与实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与实施,高校多元录取改革,分类考试与录取,等。2.国家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外语能力测评体系的理念,外语能力等级量表研究,外语考试质量标准研究,外语考试内容与形式改革,外语能力需求与测评现状研究,形成性测评的实施现状及发展方向,等。  相似文献   

10.
交际理论使第二语言口语测试对考生的语言表现有了更直接和更全面的探测。本文试从交际理论出发,综述口语测试研究中对基于交际理论的交互性的探索与发现,为我国英语口语测试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