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诗歌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面对诗歌教学,我们很多师生不能把握诗歌教学的主线,从而在教学中对学生真正领会诗歌的实质、把握诗歌的灵魂就明显弱化了。笔者认为,诗歌教学一定要挖掘诗歌中蕴含的情景交融的特色,从而以"景"开始,探寻诗歌的"美"。  相似文献   

2.
《集宁师专学报》2021,(1):14-20
新诗百年以来,内蒙古诗歌始终处于"失范"和"离场"的状态。重塑内蒙古诗歌形象,重构内蒙古诗歌内核,成了摆在当下内蒙古诗人思考与创作的首要问题。本文基于对内蒙古诗歌与女性诗歌的考察,以《内蒙古女子诗歌双年选》为蓝本,剖析选本价值与内蒙古女子诗歌的特质,并从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与"性别"特质的凸显、塑造一个新的诗歌地理,完成本地(本主文化)与异域的精神突围、生态女性主义的女子诗歌书写的觉醒与可能三个方面,指出内蒙古女子诗歌在当下诗歌大潮中突围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精心优化"美读诗歌"的环节,使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诗歌的音乐美、情感美;精心优化"悟"的环节,鼓励学生有独特的感悟。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品析诗歌的语言,从写作技巧、修辞方法、重点字词方面品析其中的精妙之处。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社会的文化语境中,诗歌似乎与普通大众的生活存在隔膜。这种现象的存在是诗歌和普通大众之间的沟通渠道存在障碍而造成的。其实,"诗歌生活"作为"文学生活"的一部分也可以进入研究的视野。从博客/微博的应用与诗歌朗诵会的举办,诗歌奖的评选和诗歌节的举行,诗歌与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等其他艺术形式的共生与互动等几个节点可以展示"诗歌生活"的影像。  相似文献   

5.
"诗言志",诗歌就是用来抒发感情的,所以鉴赏诗歌最终的指向和落脚点就是思想感情。鉴赏思想感情应从以下六点入手:了解作家生平事迹,关注序言注解,紧扣诗歌题目,品味诗歌语言,解读诗歌形象,分析诗歌表达技巧。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诵读诗歌和鉴赏诗歌的能力,并在诵读诗歌的过程中能够抓住诗歌中的妙词佳句,在脑海中再现诗歌画面,有效的把握诗歌中情感的表达,明确诗歌大意。文章从盯"景",浮现画面;品"情",陶冶情操;挖"眼",提纲挈领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巧抓妙词佳句,品味诗歌意境。  相似文献   

7.
相较于传统诗歌写作,1990年代诗歌书写反映出了明显的"祛魅"特征。这种"祛魅"主要体现在诗歌立场"祛魅"、诗歌主体"祛魅"、诗歌表意"祛魅"三方面。上述几点"祛魅",既有有效性和合理性的一面,又有各自的缺陷和偏颇。对以上"祛魅"进行剖析,可为1990年代诗歌的"生魅"和"失魅"辨析出依据和理由。  相似文献   

8.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是让众多教师头疼的部分,因为诗歌遵从"情"的逻辑,而不遵从"理"的逻辑,而且还有一些难以把握的概念困扰着学生。本文选择了托物言志、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几个概念来进行分析,希望能对中学诗歌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对于古代诗歌的鉴赏,现在的考试大体上还是把它定位在"初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上,但在实际的考查中,学生的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向偏低。面对以上问题,如要取得好的改善,可从两方面训练:一广泛积累,二研究鉴赏技巧,即"积累+技巧"的策略。就古代诗歌鉴赏技巧,笔者主要总结了以下三方面:诗歌形象鉴赏;思想内容以及主旨评价;语言风格和表现技巧。  相似文献   

10.
孔俊文 《海外英语》2014,(7):104-105
从意境的传达的视角,以诗歌"The Dove Beach"的几个汉译本的赏析为个例加以研究,对这些译法的得失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诗歌翻译中诗歌形式、选词对于原诗意境的传达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关于文学鉴赏的规律,刘勰《文心雕龙》中有这样的说法: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就诗歌而言,这"波"就是诗歌的语言.语言是诗歌表情达意的载体,因此,我们必须善于发现诗歌当中最富有"品评"价值的语言,通过品味诗歌语言来完成诗歌鉴赏.  相似文献   

12.
罗雨的诗歌着力展现当代知识分子,尤其是被喻为"漂泊的一代"的80后知识分子普遍面临的精神困境与心理图谱。罗雨诗歌的创作艺术发展和升华了诗歌美学的内涵与外延:清冷、寂寥与神秘意像构拟超然的诗歌意境;独白与素描式话语成就隽永的诗语风格;自我投射与现实反射体现本真的诗歌诉求。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以来,中国"90后诗人"的诗歌写作逐渐成熟,但仍然未达到中国诗坛对他们一代人的写作期待.梳理新世纪以来中国诗坛、中国学界对"90后出生的诗人""90后诗歌"的代际命名过程,能够呈现"90后"一代年轻诗人及其诗歌写作的发展理路.作为一代人,"90后诗人"及其诗歌写作在新世纪20余年的运演中,也形成一些趋向性、总体性的诗学审美特征.这些诗学审美特征既表征着中国"90后诗歌"的发展现状,也隐示着它的某种可能.  相似文献   

14.
余秀华诗歌中最核心的三个意象是"白""秋"与"爱"。通过文本细读,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三个核心意象的分析,让读者走进余秀华的诗歌世界,发现其诗歌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5.
在"生态语文"理念的指导下,以"读"贯穿诗歌教学,带领学生走进诗歌,走近诗人,发掘诗歌的意蕴,领略诗歌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6.
华兹华斯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者,他诗歌的艺术特色可用"秀"、 "雅"、"和"、"远"四字概括."秀",诗歌语言清新秀丽;"雅",诗歌娴雅不俗;"和",诗歌达到"天人合一";"远",诗歌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相似文献   

17.
作为美国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桂冠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深受各国读者们的喜爱。国内外学者对他的诗歌的研究数不胜数,但鲜有学者发现他的诗歌与儒家的"中庸"思想有契合之处。以弗罗斯特著名的诗歌《雪夜林边》及《火与冰》为例,对他的为人处世、诗歌形式及诗歌的内涵进行深度分析之后,不难发现其中处处闪耀着"中庸"的智慧光芒。通过对中庸思想在弗罗斯特诗歌中的体现的挖掘,有助于探索中庸思想对中西方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舒婷诗歌以其特有的对于温情的渴望抓住了一代读者的心,她用诗歌唤起人们对独立价值的肯定和对个体生命的珍爱.但在其感性抒情背后,思想性的贫弱和"诗的思维"的局限导致她的创作缺憾和后来退出诗坛.文章通过对舒婷部分诗歌的分析,简要归纳其诗歌的思想价值,着重对其创作缺憾进行分析,并以此引发读者对于"舒婷现象"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9.
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擅长把生活和诗歌紧密结合起来,使其诗歌寓意丰富、深邃。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和诗歌语言特点着手,根据诗人的社会经历、精神层面,剖析其诗歌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凸显美国梦的光怪陆离,呈现诗人对"美国梦"的追求历程。  相似文献   

20.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以人为本的和谐精神是现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核。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中国古代诗歌的教育具有强大的美育功能。以现代美学体验的范式和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学习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思想的中国古代诗歌,可以营造出追求"真"、"善"、"美"的校园文化精神,传承古典诗歌美学的"人本"、"自然"和"和合"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