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朴初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他的韵文涉及大量的佛教题材和佛家情怀,主要表现为:弘法利生,促进世界和平;慈悲为怀,乞愿众生离苦得乐;明心见性,表达微妙的禅宗智慧。研习赵朴初的韵文有利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益于世道人心。  相似文献   

2.
节奏,是语言艺术的一种重要手段。由于绕口令属于民歌体的韵文,所以它具有一般韵文的色彩和格调,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绕口令的节奏美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音节的选择;二是句式的安排;三是辞格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古代韵文包括古代诗、词、曲。赋四大类,与古代散文一道,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整体。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古代韵文 的教学一直比较困难。经过多年的 教学摸索,我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个困难。 ──认识古代韵文。中国古代韵文有四个特点:一是时间跨度大,上自三代下至元明清;二是体裁特殊,有一定格式;三是语言凝炼,讲究声韵;四是韵文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似是而非各不相同。 — —认识古代韵文教学。认识了韵文之后,韵文教学就能做到有的放矢。韵文教学主要应抓住四个关键:一是培养学生的兴趣,二是向学生传授韵文这一体裁的共性和个性…  相似文献   

4.
《西游记》是一部反映社会、人生哲理的书,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符号表现.它的许多韵文,含有丰富的人生哲理.这些哲理韵文,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传教式”哲理韵文、“游艺式哲理韵文”、“杂感式”哲理韵文,它们各自具有双重所指意义.  相似文献   

5.
韵文识字是苏教版教材识字编排的重要理念,因其语言生动形象、韵律感强,且具有一定的故事性而深受学生喜爱。教师应根据韵文识字的文本特点,从整体诵读,触摸文本韵律;创设游戏,理清文理脉络;强化书写,积累写字方法入手,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韵文文体演变中存在着新旧质素更替律。这一规律的存在,已被中国古代韵文文体演变的漫长实践所证明;这一规律的存在,既有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规律、系统论的动态原则与适应性原则等作为重要的理论依据,又有历代文坛家们的研究成果作为实际印证;这一规律的存在,无论是对构建独立完整的中国韵文学与中国韵文文体演变学,还是解决中国韵文文体演变中许多具体问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宗教学家考证出来的六朝道经文献为考察对象,以《道藏》…为底本,在全面搜寻这一时期道经申的所有韵文的基础上,从韵文标志、韵文在文献中出现的位置、韵文的句式、押韵特征四方面着手,探讨了六朝道经中的韵文特征。这些特征与魏晋南北朝文人诗歌、韵文相比,存在很多差异。  相似文献   

8.
高考不写诗歌在于中语大纲的规定,中语大纲的规定采于当代文章分类理论的误导。文章应首先分为韵文和散文两类;韵文和散文既可写实,也可写虚;诗歌属于韵文,就其质料是否虚构来看,有的属于文章,有的属于文学,有的具有文章、文学的二重性;诗歌写作应当纳入中学写作训练的范围。  相似文献   

9.
采用"词串韵文"的方式编排生字,是提高识字效果的有效尝试。教师需要认真研读词串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寻规律,联系对比,辨析形近字;描画面,图文对照,感知象形字;列梯队,以点带面,类比形声字;引生活,激活经验,乐学会意字,让韵文识字散发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0.
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中国共产党的新密朋友、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度赵朴初同志于去年 5月 21日逝世,享年 93岁。《赵朴初同志生平》中的一段话是对他一生的恰当评价:   赵朴初同志的一生,是不断探索真理、追求进步的一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国家和人民事业忠心耿耿、奋斗不息的一生。赵朴初同志豁达大度,识大体,顾大局,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生活简朴,清正廉洁,在海内外享有崇高威望和广泛赞誉。   赵朴初同志说过:“中国是我的父母之邦,太湖是我的父母之乡,我是太湖的儿子”。太湖县人民尊称赵朴…  相似文献   

11.
宋忠阳 《广西教育》2022,(10):24-26
本文论述南宁市林里桥中段小学通过创设“艺韵文化”环境、培养“艺韵文化”团队、深化“艺韵文化”内涵、凝练“艺韵文化”成果等举措,探索构建美育特色校园文化的有效路径,提升全校师生的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12.
<正> 韵文,《辞源》释为:“指诗赋辞曲.”《辞海》则说:“泛指用韵的文体,同散文相对.如歌谣、辞赋、诗、词、曲以及有韵的颂、赞、箴、铭。哀、诔等.”散文,《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指不讲究韵律的文章(区别于韵文)。”韵文和散文是两种形式完全不相同的文体,修辞必然有区别。因为,修辞作为语言的修饰手段,语言载体不同,修饰对象不同,修辞方法、形式必然存在区别.为了研究韵文和散文修辞上的区别,先分析它们在文体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韵文泛指诗词曲赋等有韵之文,在中国古代小说中,韵文(以诗歌为主)被大量融入是一个普遍现象。特别是古代白话小说中,韵文的运用不仅是中国古代小说民族性的特征之一,而且在提高小说的地位、引出故事、塑造人物、渲染气氛、总结故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面以明清小说为例分别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4.
韵文泛指诗词曲赋等有韵之文,在中国古代小说中,韵文(以诗歌为主)被大量融入是一个普遍现象。特别是古代白话小说中,韵文的运用不仅是中国古代小说民族性的特征之一,而且在提高小说的地位、引出故事、塑造人物、渲染气氛、总结故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面以明清小说为例分别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5.
<正> 动词重叠,虽然历史悠久,但从上古到六朝,使用得极少,只是偶尔见诸韵文,或是为了凑足韵文文体要求的字数,或是表示动作的重复。这种重叠,还不能算是动词使用中的一种语法形式。直至唐代,动词重叠  相似文献   

16.
王斯一  王致兵 《教师》2011,(22):126-127
一千多年前,三亚南山与鉴真结下了佛教因缘。一千多年后,赵朴初先生将这种佛教因缘细心培植,终于开花结果。三亚南山佛教文化,体现了赵朴初先生"佛教是文化""人间佛教"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我们把课文分成两类,一类是韵文(儿歌、古诗等),一类是散文(童话故事、记叙文等).韵文主要是要求读、背,散文则强调读、说,合起来就是"读说背".教学过程中,我们着重抓了三个环节: 1."读说背";2.讨论;3.复习巩固字词.  相似文献   

18.
余世磊 《教育文汇》2007,(11):47-50,33
2007年11月5日,是一代宗师赵朴初先生百年诞辰。赵朴初先生一生心系中国教育事业,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被誉为“尊师重教的楷模”、“人民教师的知音”。  相似文献   

19.
韵文的特点是有节奏,有韵律,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小学语文教材中,韵文占很大的篇幅.这些韵文,大都是现代诗歌、民歌、儿歌等.它的内容都是反映我国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进行三大革命斗争,建设社会主义的动人情景.其中很多诗歌,感情充沛,想象丰富,往往用夸张、比兴、重叠的手法来表现无产阶级的壮志豪情.如何根据韵文特点,改革韵文教学,是当前教学研究的新课题.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教导,在塘东小学四年级就《三过石头坡》一课,反复进行教学试验,有下面几点做法和体会:一、紧扣思想内容,分析重点词句,努力转变学生思想.韵文教学必须紧扣思想内容,同时把语文基础知识讲清楚.我们以课文中的老支书带领群众战天  相似文献   

20.
1.教学目标: 1.1 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12种动物名称。 1.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韵文,会运用词语说话。 1.3 通过自主尝试,教师指导,掌握读好韵文的方法;集体交流,掌握识字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