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从多维度、非线性视角分析了企业规模与我国中小企业成长性的关系,以及企业生存状态对这种关系的影响.基于我国433家中小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表明:第一,我国中小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与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而与成长潜力存在倒U关系;第二,销售规模与企业成长潜力之间呈显著的倒U关系,而员工规模对我国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的作用形式则是线性的.第三,企业规模各因子效能的发挥受到我国中小上市公司生存质量和成长阶段的制约.上述研究结论为我国中小上市公司规模的扩张提供了最优的路径选择,也证明了良好的外部生存环境对于转轨时期企业成长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曾江洪  丁宁 《预测》2007,26(1):38-43
成长性是衡量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的一项重要的指标,影响因素颇多。本文从股权结构这个因素着手,以A股市场111家中小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了大股东对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影响。选用净资产增长率作为上市公司成长性的衡量指标,通过分组研究,分析了当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权性质不同、控股类型不同时其成长性有何不同;通过回归分析,研究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及不同股权性质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研究中小企业成长特征以及影响因素,选取12个能够客观评价中小企业成长性的指标,构建了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层次结构,通过层次分析法对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进行权重确定和一致性检验,利用河南省部分中小企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并对评价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4.
选取2017-2019年河南省创业板13家上市公司数据,从财务角度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企业发展能力,以及非财务角度的企业规模、核心技术及支持、高管团队水平方面构建指标体系.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包含6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从评价结果可知,河南省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得分差距较大,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面对急剧变化的竞争环境,基于静态视角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已经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实践的需要。以动态能力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技术创新的动态整合模型,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进行理论阐释,继而运用我国中小上市公司2007—2012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构成维度及其价值创造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投入能力、产出能力与转化能力三个维度共同构成了技术创新的动态能力;具有较强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中小上市公司,其公司绩效与成长性要明显高于一般公司;技术创新动态能力越强,上市公司的公司绩效及成长性越好,即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对于企业价值创造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6.
 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模型和“成长-创新”模型的基础上,以我国126家中小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实证表明:技术人员投入越多、研发技改投入越多、创新转化效率越高的中小企业,其技术创新能力越强;但技术创新能力越强的中小企业,其成长性并不一定越高。因为在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各个影响因素中,创新转化效率最为欠缺;同时,我国广大中小企业目前的技术创新水平没有对其成长性产生应有的作用,应加强“研-产-销”协同效应;最后,基于市场销售的成长战略定位不会带来持续成长,广大中小企业应转变为基于技术创新的成长战略定位。  相似文献   

7.
技术创新对科技型和非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性的作用具有一定重要意义,基于414家中小上市公司数据,本文首次针对两类企业分别构建了技术创新模型,分析技术创新对二者成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研发投入程度越大,企业创新环境越好,专利数量越多,人力资源的投入强度越大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越强;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其技术创新与成长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非科技型中小企业其相关性不明显,针对该情况,本文结合实际现状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小物流企业在吸纳就业、促进生产、提供物流服务、提高城乡收入及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成长性评价研究已经得到广泛关注.借鉴国内外文献,提出了资源能力、成长动机、创业导向、环境等四个“软因素”的成长性测度指标;并利用模糊积分法不需假设各变量间相互独立的特性,将其用于中小物流企业成长性评价的专家主观模糊评判中;最后通过案例说明提出的测度指标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相关文献综述基础上,结合深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征,构建了企业成长环境的三级测量指标体系,采用“2008深圳市成长型中小工业企业研究”课题的10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有效样本数据,运用SPSS13.0软件对样本企业的内外环境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最后对成长环境与企业成长性之间的关系做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内部支持环境因素对企业的成长性有更显著的影响,其中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和质量管理等是三个最主要影响因素;外部支持环境因素中的产业竞争环境对企业的成长性有负相关影响,而解决企业融资难、中介服务差等问题是优化外部环境因素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陈晓红  杨立 《科研管理》2013,(3):115-121
将多属性群决策方法和指标偏离度的思想结合,提出基于多属性群决策方法的障碍诊断模型。模型首先对诊断目标进行多层次分解,然后集结专家对属性的判断矩阵,对指标偏离度进行综合量化运算,得到各层次指标的障碍水平,最后对指标障碍水平进行排序分析。该模型克服了主观赋权的局限,提供了障碍诊断的新思路,拓展了多属性群决策方法的应用。利用该模型对我国531家中小企业上市公司2010年的成长性障碍进行了诊断,得到各个公司在成长能力、盈利能力、资金营运能力、市场预期和公司规模5个方面的障碍水平,深化了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的研究,同时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陈晓红  佘坚  邹湘娟 《科研管理》2006,27(1):145-151
中小上市公司由于较小的股本规模始终是证券市场关注的对象,研究其成长性是资本运作和股票投资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建立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Grey Relation Analysis,简称GRA)和突变级数法进行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并对两种方法的结果进行非参数检验,比较得出两种方法的优劣。  相似文献   

12.
从受资助企业视角,分析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对企业成长发展的影响.基于原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等受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资助的上市企业数据,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发展沿革和运作模式入手,结合上市板块特征,对受资助企业的行业分布、地域分布和其他特征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以行业为划分标准,通过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企业成长性.结果表明:受...  相似文献   

13.
林莎  雷井生 《科研管理》2010,31(3):158-164
摘要:相对于大型企业,我国中小上市企业失信违规行为时有发生,研究中小上市企业的信用风险对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在对DEA概念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将Nomal/Worst DEA方法以及分层技术相结合,对中小上市企业进行信用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上市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前两年预测的精度较高,模型在输入和输出指标上的选取,不但克服了DMA类信用评估方法在选取样本公司和判别定点上的缺陷,还体现了较高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企业仿生学的研究思路,构建了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调查问卷所得样本企业数据,对影响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评价。评价结果实证甄别了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因素,得出企业家素质是影响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的第一位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的企业家成长困境,并对培育企业家素质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高速成长的驱动因素可以为具有相似特征的中小企业持续成长提供参考。通过研究第一家成功登陆创业板的公司特锐德的案例,可以发现支撑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三点:第一,发挥企业内部优势,包括卓越的企业家能力、独特的企业文化、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强大的市场营销;第二,借力企业外部资源,即充分利用现有的各项政府扶持政策,依托行业潜力开拓发展空间;第三,具有明确的发展战略,即在成长中坚持市场导向,坚持商业模式的动态变化,坚持供应链优化。  相似文献   

16.
Biotechnology is an emergent sector based on the creation of research-intensiv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SMEs). While some SMEs are growing, most of them remain small, even those set-up several years ago. What is the pattern of development of the biotech sector? What are the patterns of development of firms? Studi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SMEs have focused on a business model, in which entrepreneurs rely on growth forecasts to persuade capital investors (business angels and venture capitalists) to invest in a radical innovation project. Firms aim for a world market to industrialise their innovation, and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IPO) enables initial investors to make profits that offset risky initial investment. While this model is appealing, it is simply one of the possible models of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Some firms are not designed to experience exponential growth, and choose to target local markets. Moreover, not all firms have the ambition of being listed on the stock exchange. Based on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business and development of 60 French biotech SMEs, this article identifies two business models. By defining the development trajectories of each of these models, it highlights the temporary nature of the emergent mod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