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研究科研成果高水平产出状况,了解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最近十年成果的质量、水平以及国际地位的变化,统计了我国2004-2013年在CNS (Cell、Nature、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数量,结合前后五年和近三年状况的对比研究,分析了我国论文产出在国际地位上的变化。结果显示,我国发表在CNS上的论文由2004年的73篇增加到2013年的226篇,累计增长209.6%,年均增长7.7%,而同期CNS的累计发文量只增加了5.6%;在此期间,中国在CNS上发表的论文由前五年 (2004-2008) 的387篇增加到了后五年 (2008-2013) 的816篇,增长了110.9%,平均排名也由第13位上升至第9位;近三年 (2011-2013),由141篇增加到226篇,增长了约60%。目前我国高水平论文产出处在美、英、德后的第三集团。面对差距,建议国家一方面继续加大对科技发展的投入,另一方面加快培养我国自主的品牌期刊。  相似文献   

2.
2015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情况,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国际权威检索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SCI) 、《工程索引》(Ei)、《会议录引文索引》(CPCI-S,原ISTP)、Scopus数据库、《医学索引》(Medline)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以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1987年开始建立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数据,对中国科技论文数量、学科和地区分布、基金项目论文、国际合著论文、卓越科技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据SCI数据,2015年中国作者共计发表29.68万篇论文,连续第七年排在世界第2位,仅次于美国;2006年至2016年(截至2016年9月),中国论文共被引用1489.85万次,与2015年统计时比较,数量增加了15.7%,连续三年排在世界第4位;中国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8.55次,比上年度统计时提高了5.0%,但仍低于世界平均值11.5次/篇。【结论】中国科技论文数近几年来迅速增长,论文的影响力提升速度也相对较快,就论文的篇均被引数看,与世界平均值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情况,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国际权威检索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工程索引》《科技会议录引文索引》、Scopus数据库、MEDLINE、《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以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的数据,对中国卓越科技论文数量、中国科技论文数量、学科和地区分布、基金项目论文、国际合著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1年中国卓越科技论文数量为48.05万篇,较2020年上升了3.6%。根据《科学引文索引》数据,2021年中国作者共发表61.23万篇论文。2012—2022年(截至2022年10月),中国论文的总被引频次为5706.99万次,与2021年统计数据相比,增加了31.7%,位居世界第2。平均每篇中国论文被引用14.34次,该数据比2021年提高了11.4%,但是仍低于世界平均值14.72次/篇。【结论】近年来,中国科技论文数量迅速增长,论文影响力的提升速度也相对较快,但篇均被引频次与世界平均值相比还有差距。  相似文献   

4.
2003~2008年眼科学高被引论文统计分析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为了解国内眼科学高被引论文的期刊分布、年份分布、合著情况、作者分布、机构分布(只统计第一作者机构)、基金资助情况、论文主题分布及论文类别分布等,在中国期刊网上检索2003-2008年眼科学被引论文7 652篇,其中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10,包括自引)191篇,利用EXCEL 2003对这191篇眼科学高被引论文进行分析和比较。统计结果表明: 191篇眼科学高被引论文中发表在2003-2006年依次为91篇、63篇、36篇和1篇;发表在《中华眼科杂志》73篇、《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7篇、《国际眼科杂志》21篇、《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7篇、《中华眼底病杂志》15篇、《眼科新进展》10篇、《眼科》9篇、《眼科研究》6篇等; 191篇眼科学高被引论文合著人数占前3位的分别为4人、3人和1人; 191篇眼科学高被引论文的机构分布位于前5位的分别是中山眼科中心、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第四军医大学、复旦大学和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相似文献   

5.
2013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情况,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国际权威检索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会议录引文索引》(CPCI-S,原ISTP)、Scopus数据库、《医学索引》(MEDLINE)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以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1987年建立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数据,对中国科技论文数量、学科和地区分布、基金项目论文、国际合著论文、表现不俗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据SCI数据,2013年中国作者共计发表23.2万篇论文,排在世界第2位,仅次于美国.中国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4位,位次又提升1位.中国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7.57次,排在第100名左右,低于世界平均值11.05次/篇.[结论]中国科技论文数近几年来迅速增长,但论文的影响力(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次数)与世界平均值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6.
2016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情况,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国际权威检索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工程索引》《科技会议录引文索引》、Scopus数据库、《医学索引》《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以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的数据,对中国科技论文数量、学科和地区分布、基金项目论文、国际合著论文、中国卓越科技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根据《科学引文索引》数据,2016年中国作者共计发表32.42万篇论文,连续第8年位居世界第2,仅次于美国;2007—2017年(截至2017年10月),中国论文的总被引频次为1935.00万次,与2016年统计时相比,增加了29.9%,位居世界第2,比2016年上升2位;中国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9.40次,比2016年统计时提高了9.9%,但是仍低于世界平均值11.80次/篇。【结论】近年来,中国科技论文数量迅速增长,论文的影响力的提升速度也相对较快,但篇均被引频次与世界平均值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情况,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国际权威检索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SCI) 、《工程索引》(Ei)、《会议录引文索引》(CPCI-S,原ISTP)、Scopus数据库、《医学索引》(MEDLINE)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以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1987年开始建立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数据,对中国科技论文数量、学科和地区分布、基金项目论文、国际合著论文、表现不俗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据SCI数据,2014年中国作者共计发表26.35万篇论文,连续第6年排在世界第2位,仅次于美国;2005年至2015年(截至2015年9月),中国论文共被引用1287.60万次,与2014年统计时比较,数量增加了24.2%,连续两年排在世界第4位; 中国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8.14次,比上年度统计时提高了7.5%,但仍低于世界平均值11.29次/篇。【结论】中国科技论文数近几年来迅速增长,论文的影响力提升速度也相对较快,就论文的篇均被引数看,与世界平均值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8.
1988年,世界各国为美国四种重要的世界性检索系统所收录的论文共949074篇,其中我国的论文为11854篇,比1987年增加2837篇,从世界第17位上升到第14位。1985年,我国学者在各种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919篇,为世界第19位。1988年发表论文2940篇,提高到世界第9位。  相似文献   

9.
根据美国<化学文摘>收录的论文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发表的化学学术论文从1989年占全世界化学论文总数(397 200篇)的3.7%(14 650篇),上升1999年化学总论文数(591 100篇)的9.0%(53 200篇),相对百分比增加了2.43倍,绝对论文数增加了3.62倍,成为继美国(由1989年的27.8%下降到1999年的23.9%)日本(1989年11.8%增加13.5%)之后的第三位化学论文大国,超过了德国(7.5%)、英国(5.1%)、俄罗斯(4.4%)、法国(4.3%)、意大利(2.7%)、加拿大(2.7%)和印度(2.3%).这一显著进展被美国化学会著名刊物<化学与工程新闻>(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 October 30,2000,p65)在"全球各国(化学)研究与发展(R&D)状况”报告中高度评价为"中国是唯一(在化学论文源)表现出重大增长的国家”.  相似文献   

10.
今年,对于中科院院士、华大基因研究院董事长杨焕明而言是颇具意义的一年,距离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完成已有10周年。在近日召开的欧洲科学开放论坛上,作为会议特邀的主题演讲者之一,杨焕明在《基因与"生物的世纪"》演讲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情况,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采用国际权威检索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工程索引》《科技会议录引文索引》、Scopus数据库、《医学索引》《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以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的数据,对中国科技论文数量、学科和地区分布、基金项目论文、国际合著论文、中国卓越科技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根据《科学引文索引》数据,2017年中国作者共计发表36.12万篇论文,连续第9年位居世界第2,仅次于美国;2008—2018年(截至2018年10月),中国论文的总被引频次为2272.40万次,与2017年统计时相比,增加了17.4%,位居世界第2;中国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10.00次,比2017年统计时提高了6.4%,但是仍低于世界平均值12.61次/篇;2017年中国卓越科技论文数量为28.10万篇,较2016年上升了7.0%。【结论】 近年来,中国科技论文数量迅速增长,论文影响力的提升速度也相对较快,但篇均被引频次与世界平均值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浙江省科技论文产出情况,根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统计分析了浙江省科技人员1988~1999年发表的国内论文和国际论文.浙江省科技人员年平均发表国内论文4028篇,居全国第9~10位,平均发表国际论文612篇(其中SCI论文258篇、E1论文220篇、ISTP论文134篇),名列全国第9~11位.1999年浙江省每万名科技人员年平均发表国内论文105篇(全国平均78篇),发表国际论文20.8篇(全国平均15.5篇).浙江高校科技人员平均发表国内2411篇,占全省论文的59.86%.国际论文521篇,占全省85.13%.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和浙江农业大学是论文产出的主力军,四校发表的论文占全省36所高校的75.28%,占全省论文的45.06%.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科学学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计量学》于2002年至2003年间发表的175篇论文的著者信息作了计量分析,从著者的地域分布、机构分布以及论文合著模式三方面,分析了近两年国际科学计量学领域研究力量的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4.
数据     
《科学中国人》2014,(11):79-79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基于《科学引文索引》、《工程索引》等5大在国际上颇具影响的文献数据库发布了2013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数据显示:2013年度.以我国机构作者为第一作者发表的国际论文共2041万篇,发表在各学科最具影响力国际期刊上的论文数量排在世界第2位,其中6.9万篇论文的被引用次数高于学科均线.即论文发表后的影响超过其所在学科的一般水平。这些表现不俗的论文占论文总数的338%.这一比例较2012年度上升了7.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李会师是来自黄土高原的农民的儿子。他是在做了5年的新闻工作之后,又考入陕师大数学系。1984年硕士毕业后,他便留母校任教。他的论文先后在《科学通报》、《数学学报》、《数学年刊》上发表。1987年4月李会师进入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攻读博士,这期间他在国际代数权威性杂志《Communications inAlgebra》上发表论文 4篇,在《Jounal of Pure and applied algebra》上发表论文1 篇,在美国的《Proceedings of theAmerican Math SOC》上发表论文1篇,在国际唯一的 K—理论杂志《K-theory》上发表论文1篇,另外还有3篇论文在《Bull MathSOC Beigique》等杂志上发表。1990年5月李会师又以其出色的工作获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最高荣誉称号”(greatest distinction)级别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6.
数据     
<正>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基于《科学引文索引》、《工程索引》等5大在国际上颇具影响的文献数据库发布了2013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数据显示:2013年度,以我国机构作者为第一作者发表的国际论文共20.41万篇,发表在各学科最具影响力国际期刊上的论文数量排在世界第2位,其中6.9万篇论文的被引用次数高于学科均线,即论文发表后的影响超过其所在学科的一般水平。这些表现不俗的论文占论文总数的33.8%,这一比例较2012年度上升了7.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科技期刊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侯翠香 《科技通报》2004,20(3):263-268
浙江省现有科技期刊101种,占全国科技期刊总数的2.3%,而在全国科技期刊评比中,其获奖期刊仅占获奖总数的1.26%;浙江省共9种科技期刊于2001年加入中国期刊方阵,仅占全国加入总数的1.26%;2001年浙江省科技期刊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数27种,仅占全国入选总数的1.86%;浙江省没有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期刊,2001~2002年间2种期刊——《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及《高校化学工程学报》被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2002年1种期刊——《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2001年全省科技期刊的平均总被引频次为131次,平均影响因子为0.164,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值(227次,0.264),平均引文率为7.12次,同样低于全国的平均值7.32次;2001年全省发表的基金与资助论文数为2775篇,占全国总数的4.02ck,,居全国第7位.其中,浙江大学发表的基金与资助论文数为1835篇,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二,仅居清华大学之后;2001年全省国内发表论文数为8623篇,居全国第8位,其中全省高等院校论文数为5726篇,占全省论文总数的66.4%,浙江大学国内论文总数为3600篇,居全国高校榜首;2001年浙江省在国际上发表论文数为。1936篇,其中1877篇来自高等院校,占总数的97%,居华东地区各省市第3位。此外,浙江大学被SCI收录的论文868篇,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5;被EI收录论文468篇,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5;被ISTP收录论文263篇,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2,通过对2001年浙江省经济发展状况简要分析得知:浙江省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6748.15亿元,在全国排名第4,且连续6年GDP均居全国第4。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1~2003年被引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的数据,对《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发表的论文在2001~2003年被CJFD来源期刊引用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作简要的评价。结果表明:《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所载918篇论文被引用了2787次,篇均被引次数为3.04,单篇被引最高次数33次。3年的影响因子分别为1.152、1.103和1.097。该期刊已成为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期刊出版事业研究领域重要的信息源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基金》2012,(2):79-81,119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随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我国基础研究发展明显加快,创新能力逐步提高,影响日益扩大,全社会对基础研究认识不断深化,基础研究在科技进步与创新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基础研究发展进入到一个重要的跃升期。2001—2010年基础研究投入总量超过160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20%。2010年,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队伍已具有相当的规模,科研环境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合作与交流更加广泛。我国基础研究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国际科学论文总量已达14.84万篇,占10.4%,位居世界第二,论文总被引用数达到了519.14万次,排在世界第7位,比2009年上升了1位,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次数与世界平均值相比提升速度相对较快。我国科学家在《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和《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等综合性期刊和各学科权威刊物上发表的高质量论文数显著增加。我们通过分析这几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的评选结果发现,每年都有一批高质量的论文产生,具有重大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为了进一步扩大2011年我国基础研究工作的影响,让全社会了解、支持和参与我国基础研究工作,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会同《科技导报》杂志社、《中国科学院院刊》编辑部、《中国科学基金》编辑部和《中国基础科学》编辑部在认真总结往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共同开展了201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活动。依据《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办法》的要求,评选的重点是研究成果的新闻性、原创性以及社会影响力。首先,通过初评,从233项推荐进展中遴选出31项候选进展。随后,以问卷形式将候选进展送有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973"计划顾问组和咨询组专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专家进行无记名投票。最后,根据返回票数的统计结果,评选出201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相似文献   

20.
<正>最近,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国际肝脏杂志》决定,撤销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教授等人2016年10月13日在线发表的一篇名为"肝脏移植脂肪变性安全限制可扩展至40%:中国的单一中心经验"的论文,并可能终身禁发该论文作者的论文。《国际肝脏杂志》主编马里奥·孟德利对这一举措的回应是,撤稿并非论文数据造假,而是缺少563例肝移植器官来源的证明。不过,郑树森等人在与孟德利沟通时表明,"所有的器官都来自心源性死亡的捐献者,没有移植是来源于死囚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