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媒体环境下,多屏发展成了电视行业的新趋势,并对电视节目的评估产生重要影响。作为电视市场"通用货币"的收视率效力已经下降,在电视节目评估指标体系中引入多屏指标势在必行。新指标与原有指标的关系影响到整个指标体系的构建,对此本文使用内容分析法和深度访谈法,以热播电视剧为例,展开了对网上收视度和线下收视率关系的探讨,并且对影响网上收视的因素进行分析,以促进多屏环境下新的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的构建,同时给视听媒体的业务发展以启示。  相似文献   

2.
电视节目跨屏传播效果评估体系是目前学界和业界联合攻关的一项课题。研究梳理了该评估体系构建的研究现状、难点,并在综合考察评估维度、指标设置、数据来源、权重分配等因素的基础上,建构了一个由多维度、多层次、多指标、多数据源组成的综合性评估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为各指标赋权。该体系可概括为"三项指标、一把尺子",一级指标由内容力、传播力和互动力构成,各指标分别乘以权重,相加后得出节目的综合传播效果得分。  相似文献   

3.
哈瑾 《出版广角》2016,(9):64-65
21世纪以来,随着智能电视、平板电脑、手机等终端的普及,我们进入了多屏环境的时代.多屏环境使电视节目传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种新的传播环境下,人们对电视节目传播的研究也在更新.本文通过分析多屏环境下体育节目的传播特点,对体育节目传播提出了一些改革策略,以期促进体育节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观众对电视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节目制作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演播室对其信息呈现方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原先的背景板以及后来的虚拟背景已经不能满足节目制作的需求。大屏系统具有输入多元化、显示多样化、结构灵活、使用高效的特点,能很好地丰富节目的表现形式和信息量。为了满足我台节目直播化,多元化的要求,在这次全媒体演播室建设中也引入了演播室大屏系统。本文主要从结构和功能上介绍了盐城电视台全媒体演播室大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5.
段鹏 《现代传播》2007,(6):85-87
收视率指标被视为是一种行为指标,能够反映收视观众的规模大小及人口统计特征;而满意度则被认为是一个心理指标,是一个所谓的"品质导向".伴随着中国电视业的迅猛发展,电视媒介产业化步伐的加快,电视人越来越重视这两个电视节目评估参数.本文试从收视率与满意度的关系以及电视节目传播影响力形成的过程和基本模式入手分析,探讨电视节目在塑造其影响力的过程中,收视率和满意度所发挥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发展模式成为传统媒体创新性发展的新趋势,摇电视就是将电视与微信紧密结合,在多屏时代到来时,为电视媒体带来第二春。本文立足于对摇电视的认识,从摇电视看跨屏互动对电视节目的影响,以更好地推进电视媒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电视节目评估体系中,收视率绝对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但是收视率并不能作为惟一标准,即评价体系不能完全脱离收视率,但又不完全依赖它。这已是业内人员的共识。因此收视率在评估体系中所占比例的问题随之而出,本文以中央电视台和市级电视台为例探讨评估体系需要利用的原则:引入主观评价之管理精细化以及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全媒体、大数据时代已经悄然到来。广播、电视节目不再仅能出现于收音机和电视屏幕中,在手机屏、电脑屏、户外大屏等其他接收终端里,也能发现它们的"身影"。广播、电视节目的多屏呈现,意味着受众有了多种选择,这对依赖单一传播渠道广告收益的广电媒体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冲击,"受众流逝—开机率下降—广告增收乏力—节目质量下滑",这一恶性循环,正在全国广电媒体内愈演愈烈,怎样走出困局是摆在广电媒体人面前的时代命题。  相似文献   

9.
唐芸 《声屏世界》2016,(7):43-45
在传媒市场,电视节目品牌化的建设,逐渐成为各个电视台竞争的焦点.本文从内容为王是基础,数据化分析是重点,线下延伸是关键,多屏互动是方向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新媒体时代打造地方性、个性化、品牌化节目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方红 《新闻通讯》2013,(7):24-25
电视节目收视率评价自引入以来,对于提高节目质量,促进广告经营以及推动电视节目改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收视率监管体系不够成熟以及电视媒体对于收视率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其使用陷入了一定的误区,一些机构和个人受利益驱使,出现了收视率“被制造”的现象,引发了收视率的信任危机。本文论述了收视率出现危机的原因,探究科学使用收视率指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悬念中叙事--论电视节目中的悬念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巧妙运用悬念 ,在悬念中进行叙事是电视节目进行形式创新、吸引受众眼球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各类电视节目 ,分析了悬念的定义以及电视节目引入悬念进行叙事的必要性 ;指出结构性悬念、兴奋性悬念在不同类型节目中如何构建 ;以及如何用冲突型、抑制型表现方式来表现悬念 ,以达到电视节目最佳的叙事和传播效果。悬念的构建和表现是悬念设置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经贸信息     
经贸信息欧洲产电视机将日趋宽屏化今后我国消费者从欧洲进口的电视机将有可能越来越多的是宽屏电视,因为生产厂家正在越来越多地转向生产宽屏电视。宽屏电视的比例为16×9(英寸),素有“家庭电影”之称。但由于受传统机制和制造费用的制约,欧盟各国电视节目制作和...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广播电视市场转型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电视台提出全新管理体制,尤其是电视节目评估工作的开展,满足多元化、综合性的节目播出效果评价要求,更好地推动电视节目发展.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对广播电视节目的评估体系、评估原则进行分析与阐述,并提出广播电视节目评估工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朗读者》不仅是一档电视节目,更是全媒体联动运作、引入参与式文化的努力下成功打造出的一款现象级文化节目产品。解剖《朗读者》这一成功范例可探知:精良的节目制作只是打造优秀电视节目产品的出发点,融媒体操作可打通大小屏,构成二维节目形态。再通过构建实体参与平台以及降低技术门槛、崇奉精品意识、凸显人文情怀、强化社交功效、恰当释放话题等手段注入参与式文化,可使节目产品在虚拟与现实联动的传播生态圈中有效提升知名度、黏度与影响力,甚至萌生可观的衍生能力,实现传统电视节目再次升维。  相似文献   

15.
论高校图书馆的绩效评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谢先进 《图书馆》2005,(2):80-81
本文简述了绩效评估的概念和高校图书馆引入绩效评估体系的重要性,重点阐述了高校图书馆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层次、指标选取原则以及构建过程。最后简述了高校图书馆绩效评估的实施过程及相关要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及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大数据已经深入到我国社会各行各业,也深刻影响着我国电视行业特别是收视率调查,电视媒体开始重新思考和探索全媒体环境下的电视节目发展路径。在此背景下,电视节目现已不局限于电视荧屏这一"大屏",电脑屏幕"中屏"、手机等移动媒体"小屏"终端分散着传统电视节目视频的受众,单一以电视终端为收视调查的手段,已难以准确反映全媒体环境下的收视结果,重建收视率调查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电视收视率是指在某一时段内,收看某个电视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占总体观众的百分比。它是评估电视节目观众多少的重要指标。在激烈的节目竞争中,收视率的高低预示着节目的受众数量多少,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节目的重要与否以及广告收入的升降等等。可见,收视率对于电视台的节目生存有决定影响。那么,是什么影响了对电视节目来说至关重要的收视率呢?  相似文献   

18.
张新民 《视听界》2004,(3):51-52
电视业既是上层建筑,又是经济基础。作为一个具有多重功能的特殊行业,研究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的文章很多,引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梳理电视节目的评估标准,尽管理论和应用屡有新招,赋予的权重各不相同,但总体可在同一个评估模型的框架内(图1): 电视节目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必然有个导向问题。在主观、客观、成本、产出、成长五项指标之上,导向是第一位的。这就引出了——一、导向一票否决制的原则导向是1,其余五项指标是1后面的0,这才构成了电视节目评估的价值。导向金不换,一失万无,没有了打头的1,后面再多的0也是零。这就是导向的一票否决制原则, 是节目评估本身的导向,一个永远不容动摇的根本大法。只有把导向作为节目评估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一定之论, 下面的原则才能一一确立。  相似文献   

19.
曹争 《视听界》2012,(3):83-85
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多彩,交互性越来越强,给观众的视觉冲击力也越来越大,其中节目背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LED显示屏和DLP拼接屏逐渐成为节目背景的主流,江苏教育台于2008年和2009年先后安装了LED显示屏和DLP拼接屏,本文拟就这两种显示屏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电信网以及广播电视网三者融合在一起已然成为发展趋势。"三网融合"技术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电视节目的制作里,这不但可以让信息传播方式变得多样化,实现了信息传播效率的提高,还给我国电视节目的广大观众提供了更多元化的信息以及方便的服务。本文阐述了在"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的制作特点,而且提出了电视节目具体的制作方法以及数字电视节目制作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