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午夜12点的钟声敲响,马车变回南瓜,美丽的晚装消失,晚会上引人瞩目的美丽公主变回灰头土脸的丫头,落荒而逃.这是关于虚荣心的寓言.  相似文献   

2.
美丽是女人的天性,粉嫩晶透的肌肤是MM渴求的,但是再怎么精心呵护也难免会被晒黑。想在即将来临的冬天里重新变回白雪公主吗?抓紧时间行动吧,争分夺秒地让自已在短短一月内迅速白回来!  相似文献   

3.
徐军 《林区教学》2012,(9):107-108
学员的虚荣心会影响到他们的就业与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声乐学员虚荣心的成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优越的家庭条件催生了他们的虚荣心,声乐特长助长了他们的虚荣心,家长的宠爱对他们的虚荣心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教师的过分表扬强化了他们的虚荣心。鉴于此,可以通过实施为难教育、科学评价学员、讲述歌唱家虚心做人的故事等方法,逐渐消除他们的虚荣心。  相似文献   

4.
在对虚荣心含义进行概念阐释的基础上,对休谟情感论之虚荣心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分析了虚荣心的正负效应.并就如何利用虚荣心有利的方面,抑制不利的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马兴 《考试周刊》2007,(45):1-2
一直以来,人们把虚荣心看成对人生发展有负作用的一种心理。事实上,虚荣心是人的本性,无所谓好与坏,关键看如何正确利用这种心理使之成为人生发展的动力。虚荣心的发展受到社会、家庭、个体自我因素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师长要善待学生的虚荣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引导虚荣心向着健康合理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遥远的国度,有一座天堂般的殿堂,那里生活着世间最美丽的花儿。她们有着与生俱来的惊艳外表,她们是美的化身。然而,就在这花的殿堂里,却四处充满着邪恶与妒忌。她们的虚荣心让她们生活在勾心斗角之中,“花后”小姐的比赛就是一场邪恶的较量。  相似文献   

7.
美丽垃圾     
艾伦 《新读写》2014,(11):17-17
“美丽垃圾”,指过度豪华的礼品包装物,它们的材质有塑料、纸浆、藤木、金属、玻璃、丝绸等,甚至还有红木。 过度豪华的包装让商家赚了大钱,但毫无实用效果,留着没用,扔了污染环境,还造成大量浪费,面临着回收难、处理难的尴尬境地。 “美丽垃圾”的出现是人们的虚荣心导致的。一些人觉得包装精美就说明质量好,送礼有面子,从而使过度包装受青睐。  相似文献   

8.
对于《项链》的主题,权威的说法是讽刺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若是仔细阅读文本,可能会觉得这种单纯的阶级眼光难免有些狭隘和片面,因为“讽刺虚荣心说”仅仅只能解释主人公参加宴会前的一部分,而不能解释后半部分,况且,虚荣心也是人性的普遍弱点。“讽刺虚荣心说”是作品的局部意蕴,“对命运的思考和感叹”才是作品的初衷。  相似文献   

9.
上期精彩回放: 他们试图找到一只能使自己变回原样的螾.不料却误碰到一只青色螾而全都变成了蟒蛇。变成蟒蛇的伊哥儿、死肥佬和木苛仍未放弃.发现有的螾的脸部轮廓与人脸相似.于是就找到了一只能使他们变回人的金色螾。三人通力合作.终于变回了人.只不过年龄偏大。接下来他们命运如何.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0.
《项链》中的玛蒂尔德一直以虚荣心极强而出名,我却认为她也有值得推崇赞扬的地方。人性中的弱点无法避免。人人或多或少都有虚荣心。玛蒂尔德“也是一个美丽的姑娘”,女人天性爱美,喜欢鹤立鸡群的出众和受人瞩目,但偏她又只“出身在一个小职员家中”,结婚后只有“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与她理想中的一切相去甚远。她还年轻,又聪明漂亮,换谁都有抱怨现实,渴求高贵生活的愿望。她追求美,这并没有错。相比那些只安于现状只任青春在岁月蹉跎中流逝的人,她有思想,有反抗现实,追求幸福的愿望,上进、不甘…  相似文献   

11.
叶开 《课外阅读》2012,(5):32-33
从前,有一位王子被巫婆施了魔法,变成了一只青蛙……这件事情发生在《格林童话》里,我们大家都知道了:因为公主的缘故,后来青蛙又变回了王子。女儿看了这个故事,跟我说:有一个王子被施了魔法,变成了青蛙,后来又变回王子了。  相似文献   

12.
关于莫泊桑的著名短篇小说《项链》的主题,一般认为是讽刺了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认为“玛蒂尔德的虚荣心并不是一种个别的现象,而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仔细研究这篇小说,我认为这个说法还值得商榷。凭心而论,我们每一个敢于解剖自我的人恐怕都无法否认我们都有虚荣心,  相似文献   

13.
虚荣心人人皆有。这恐怕属于正常的心理现象。不过“虚荣心”三个字用在成人身上却带有贬义,而对幼儿说来.它常与要求上进,期望获得成人的赞扬这样一些积极因素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满足幼儿的“虚荣心”。记得小时候,我常常因迟到而挨老师批评,整天  相似文献   

14.
在一个信息爆炸多到无法甄别的时代,从某种程度上说,名气就意味着实力。于是名气的大小就成为人们作选择的重要标准之一。考研报名也是如此。进一个名校、跟一个牛导师、学一个热门专业……仿佛一旦沾上这些美丽的光环,不仅能让我们的学术水平得到飞速提升,更能让我们在职场竞争中所向披靡,当然、还会让你我的虚荣心得到大大的满足。未来看上去如此美丽,尽管前路也许多坎坷,盛名其实也难副,但无数慕名者还是前仆后继朝着牛校名师狂奔而去。  相似文献   

15.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点儿虚荣心,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虚荣心太重,就会影响心理健康,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我们大人如此,孩子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6.
文学教育3题     
“小资产阶级虚荣心”与“人性的弱点”教读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分析玛蒂尔德的形象特征,我克隆了教参上的说法,说造成她悲剧的原因是其内心深处强烈的小资产阶级虚荣心。“老师,什么是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发问的是班上最爱思考的学生。“我同意您对玛蒂尔德爱慕虚荣的定位,但为什么非得给她贴上‘小资产阶级’的标签呢?现实生活中那些打肿脸  相似文献   

17.
虚荣心理俗称“虚荣心”,是指期望拥有但实际上并未或无能拥有某种荣誉,而在言行上竭力表现出似乎拥有某种荣誉的个性心理特征。虚荣心理实质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是一种过于追求自身价值、自我满足的病态心理。虚荣心理在中学生中并不少见,它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才目标的实现有着消极的影响。本文将就中学生虚荣心理的表现、成因和危害作初步探讨。 一、中学生虚荣心理的表现 在现实生活中,中学生虚荣心理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质生活上的盲目攀比行为。这是中学生虚荣心理  相似文献   

18.
《项链》主题的新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莫泊桑的著名短篇小说《项链》的主题,一般认为是讽刺了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认为"玛蒂尔德的虚荣心并不是一种个别的现象,而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不可否认,年轻时的玛蒂尔德确实具有很强的虚荣心,但随着情节的发展和玛蒂尔德命运的变化,作者对玛蒂尔德的态度由微讽而转向同情。这种同情主要表现在下面四个"行为和动作"中。  相似文献   

19.
"小资产阶级虚荣心"与" 人性的弱点 " 教读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分析玛蒂尔德的形象特征,我克隆了教参上的说法,说造成她悲剧的原因是其内心深处强烈的小资产阶级虚荣心.  相似文献   

20.
日记的批改是学生和老师之间心灵碰撞的对话过程与反馈。而低年级小学生虚荣心较强,那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一虚荣心来激励学生坚持写好日记呢?我尝试着做出了一些改变,这样的做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