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思促成长     
孙启民老师在《说反思》一文中指出,反思是中小学教师获得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其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必由之路。也就是说,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首先,要把教育教学反思变成教师自身的自觉行动,而不是靠“规定”来完成的。其次,教学反思要有勇气,每个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都存在着不足,教师要敢于面对,要学会以反思为刃,切中肯綮地剖析自己的不足,剖析教育教学的不足,剖析学生的不足,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深化,反思后则奋进。这样,教师才能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学校教育的内涵和儿童身心发展来剖析儿童的“学习权利”,将其划分为三种向度:指向具有从事学习这一活动的权利;指向具有选择和决定学习目的、内容以及学习途径和手段的权利;指向具有表达自己如何学习的权利。并认为,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最大可能地尊重儿童学习权利实质上是一种“在学习中的权利”。为此,教师应该尊重儿童特有的学习意向,允许儿童开放自己的学习路径,宽容地对待儿童的“抵抗教育”行为。  相似文献   

3.
本文所指移植法是指将他人的活动设计框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活动,通过揣摩他人的活动设计理念,领悟他人的活动设计神韵,大胆取舍、创新设计,做到在“移植”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促进自我专业成长,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笔者结合一次科学赛课实例,剖析如何将移植法应用于科学活动领域,获取师幼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数学学习自主化,让学生在“再创造”中学习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理念,也是数学教学不断追求的发展目标。自主探究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核心,是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再发现”、“再创造”有关数学知识的过程。经过认真地实践与细致地调查,笔者对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现状进行了剖析,并总结出相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学习型组织风靡全球之际,国内一些企业企图盲目地在一两年时间把自己企业变成学习型企业,致使学习型组织这一现代管理理论被歪曲变形。通过剖析这一现象,在解读学习型组织及其关于学习的内涵之基础上,为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提供如何对学习定位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无垠的大西洋与浩翰的太平洋簇拥着北美大陆,巨浪拍击着突兀的岩石,诉说着磨不灭的记忆……,有辉煌,有骄横;有奋争,也有道不尽的遗憾与耻辱。远在18世纪便有炎黄子孙告别故土,远涉重洋,踏上北美这块既陌生又富有挑战的沃土。诚然,北美加拿大的发展史融入了无尽的华人的甘辛与血泪,但华人在政治上所遭受的冷漠与歧视同样使人有切肤之感。当我们回首往事时,不能忘记那不堪回首的一幕幕,因为只有它们才会更好地使我们冷静、沉思,也只有它们才会使我们更好地正视自己,剖析自己,发展自己。在加的华人史是一部政治岐视史,是加拿…  相似文献   

7.
黄峻菠 《师道》2008,(4):50-50
一位哲人曾说:“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另一位哲人则说:“不良的情绪,就犹如一杯毒酒一样害人!”由此可见,无论是生气,还是各种不良情绪,都是对自己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东西.因此,我们需要积极地克服! 本书详细地列举了100种无谓生气和100种不良情绪的缘由,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它们产生的原因,通过生动鲜明的案例分析,帮助那些经常为怒火或者不良情绪困扰的朋友找到解决问题之道。另外,本书最大的特点是不仅阐释原因、分析案例,而且得出了智慧性的启示,为那些苦恼于自己坏脾气的朋友点燃希望的火种!  相似文献   

8.
我是职校生     
潘颖捷 《新读写》2009,(10):55-55
对比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不同,小作者有力地打破了人们心中“职校生就是不良少年”的刻板印象。全篇文章层层深入,对自己心态上的剖析和行为上的解析比较真实,有力地论证了自己想要大声传递给读者的中心思想。虽然语言有些稚嫩,但真诚而不造作。  相似文献   

9.
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了当今时代发展对党和国家提出的新要求,对这一命题从哲学层面上加以剖析,对于准确把握其理论内涵及精神实质,从而更好地践行这一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丽尼散文渗透的人生企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丽尼是活跃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散家,他的散表达方式抒情、叙事、象征三兼有,内容从诉说自己感情的创伤,到转向充满腥风血雨的世界,反映人民大众的苦难,再到发出反叛的呼声。勾勒阶级斗争和民族解放斗争的壮丽画卷,题材范围不断扩大。在对现实的反映逐渐增强的过程中,作也逐步深入地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透视出一颗在黑暗中企望黎明的心。  相似文献   

11.
人何时才算长大?人们不禁会想到十八岁。而这篇章却从生病这一独特的角度,描绘女性的心理,分析了人的成长,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仔细品评章,我们不难发现章的主旨:没有谁可以依靠,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也只有这时,才算长大——不论他年龄大小。此冷静地剖析了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处境,鼓励人们坚强地面对困难,坚强地面对生活的打击,笑对生活,这样你才能尝到人生真正的乐趣。  相似文献   

12.
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解读《红字》,并剖析丁梅斯代尔这一重要人物的心理,可以看到他一直处于“自我受难”的状态之中,并同时也在无意识地逐渐实现着自我。但是,以加尔文清教思想作为自己道德价值准则的丁梅斯代尔又没有、也永远不会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自我。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教育的问题、困境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科学教育经过了百年的发展历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但在发展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在对中国科学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困境进行深刻剖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科学教育未来发展的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14.
面对中西两种文化地艰难地取舍、矛盾地选择,当今社会青少年表现出对价值观的迷茫。本人针对这一现象,对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进行了重新审视、剖析,认为儒家思想与现代文明并不冲突,只要以发展的、灵活的眼光看问题,儒家思想仍具有其闪光的一面。  相似文献   

15.
<正>一、微课程的界定以及价值取向微课程是一种教学视频文件,主要针对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直接指向具体问题,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题突出,一课一事,层层剖析。通过35分钟的学习来解决微问题和微现象。它将理论暗含到小现象、小策略、小故事中,在对它们的层层剖析、梳理中,将新的理论不知不觉地浸入自己已有的系统中,并不知不觉地开始影响其他人的行为。新课改倡导转变"师本位"的教学模式。采用微课程,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学生应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材上现成的结论,而是通过教学典题剖析,以数学问题为核心,通过变式训练,理顺解题步骤,优化解题过程,总结解题经验,提炼解题思路,升华解题思想方法。笔者尝试通过一道经典几何题的探究,帮助学生调控解题思路,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升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7.
中学数学的剖析法教学上海市七宝中学孙援朝所谓剖析式教学,就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不是把一个结论轻易地推给学生了事,而是通过剖析知识的形成过程,暴露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能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一、剖析概念的形成过程在概念...  相似文献   

18.
张旭东 《甘肃教育》2013,(17):42-4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中,作文教学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发展规律,精心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采取种种方法,创造各种情境。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勇敢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真诚地表露自己的感情。  相似文献   

19.
张元欣 《现代教育》2003,(22):40-41
鲁迅是具有思想家气质的艺术家,又是具有艺术家气质的思想家。他通过自己的杂文创作,充分地体现出思想家和艺术家处于完美状态的高度融合。鲁迅杂文具有较为深刻的思想内涵,他愤懑和尖锐地剖析了中国长期封建社会野蛮、残酷和荒谬的生活秩序,热忱和坚毅地呼吁着具有独立人格和自觉意识的新人出现,期盼着合理和健康的现代文明生活秩序的建立。这是一种具有高度理性的议论性文体,  相似文献   

20.
《教育与职业》2007,(34):107
终身教育问题对于不少人来说,仍如镜中花水中月一样模糊不清,本书作者便以自己多年的理论学养和教育实践为基础,梳理了终身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剖析了其在各个国家所呈现的不同态势,从而将终身教育理论的风貌完整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对于中国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而言,确有雪中送炭之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