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南京零距离》的开播并迅速串红,民生新闻节目以新闻内容的贴近性、形式上的互动性、主持风格上的平民性,成为收视热点,各地方台的民生新闻节目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几年的时间过后,各地仓促上马的民生新闻节目不可避免的地出现了节目内容雷同、媒体角色越位、媒体立场倾斜的普遍弱点,  相似文献   

2.
如今,民生新闻节目出现了疲态,受众也在多档民生新闻节目的现状下出现了视觉疲劳。有的电视台在晚间黄金时段竟然有两档以上的民生新闻节目,各种问题应运而生,到了民生新闻节目普遍的瓶颈期,也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如:节目内容同质化、娱乐化、低俗化、缺乏人文关怀等问题,收视率同时也在下滑。民生新闻节目是市级电视台争夺收视率的重要战场,笔者以在福州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新闻110晚报》工作的经验,结合目前实际,以此节目为研究个案,对当下民生新闻节目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如今,新媒体的涌现,影响并逐渐改变着传统新闻的制作、播出方式。新媒体的冲击也迫使传统电视媒体,改变传播策略,与新媒体合作,走出一条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3.
民生新闻主要是指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的新闻事件,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密切的关联.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下,融媒体技术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这给电视民生新闻带来挑战的同时也面临新的机遇.在融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要抓住这一机遇,在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上进行突破创新,实现和融媒体技术的良好融合,进而使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 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4.
目前,民生新闻节目普遍存在着内容失真且走向庸俗化的问题,就此现状,从编辑意识上如何提高民生新闻节目质量成为新闻行业日益关注的重点,本文针对民生新闻节目编辑意识的特点、内容及其作用与意义进行相关的概述,并就如何提高民生新闻节目的编辑意识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一、电视媒体的主要新闻节目形态 目前,国内电视媒体新闻栏目主要有三种形态,一种是“时政新闻”,汇聚国内外或者地方要闻,成为全国人民或者当地民众了解国内外或者当地大事的一个重要窗口。第二种是调查类新闻节目或者称深度报道。这类节目的崛起强化了电视新闻的权威性、导向性,也突出电视新闻的评论陛、调查性、监督性。第三种是刚刚前几年兴起的“民生新闻”,在内容上、表现形式上,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时代,许多地方台民生新闻节目遭遇发展瓶颈,出现“内卷化”特征,如新闻题材同质化、琐碎化,内容生产程式化、浅表化,传播维度单一化、单向化等.本文以福州广播电视台《新闻110》栏目的媒体融合实践为例,提出重新定位内容、重建生产方式、重构传播生态等几项民生新闻电视节目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电视媒体开办社会民生新闻节目,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发展到今天,节目的形态、题材内容、采编手段、技术包装都需要不断创新,才能吸引观众。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传统电视媒体民生新闻类节目受到的冲击和挑战的视角,重点探讨在当前网络大潮中,依托传统媒体民生类新闻节目内容品牌优势,利用多媒体制播手段,促进传统民生类节目全媒体、多角度、立体化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不仅具有新闻节目的一般特性,也普遍借用曲艺等娱乐化的手段,以达到其预期的收视效果。随着民生新闻节目的娱乐化元素不断增多,其在主题选择、呈现方式等上面均出现了消费主义的倾向。本文以齐鲁卫视的《拉呱》为例,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传媒消费主义倾向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各级省市电视台不断推出民生类的新闻节目,民生新闻迅速发展壮大。民生新闻成了电视新闻创新的代名词,更成为媒体竞争的利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民生新闻节目以其自身的独特性赢得了老百姓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也因服务性、贴近性和实用性等特点而深受观众的欢迎。但随着传媒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新闻行业步入了融媒体时代,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民生新闻节目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和融媒体时代对新闻节目的新要求,不断创新主持播报方式,以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民生新闻的内涵和特点,然后从生活化播报、评论式播报、段子式播报三个方面阐述了新形势下民生新闻主持播报方式的创新策略,然后提出了新形势下创新民生新闻主持播报方式的保障措施,希望能与广大同行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因为新媒体的出现对新闻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新的媒体环境下,如何调整民生新闻以适应当前形势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媒体市场对广播民生新闻节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广播民生新闻节目存在许多发展困难,本文就如何开展广播民生的自我定位和运行监督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3.
王丽毅 《视听纵横》2009,(2):117-117
随着电视传媒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赢得更多的观众、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各地电视媒体近年来不论在节目形式还是内容上,许多电视台都研发和制作了一系列的新节目,其中方言民生新闻甚为抢眼,各大省市电视台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方言民生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14.
解娜  于惠淑 《新闻世界》2009,(12):87-88
《拉呱》是齐鲁电视台于2005年10月31日开播的一档民生新闻节目,凭借内容上的本土化和曲艺化的播报方式,自开播以来受到了山东观众的喜爱,而《拉呱》也因此成为齐鲁台的品牌节目。本文主要从节目内容、播出形式以及品牌维护三个方面揭示《拉呱》成功之处,希望类似的民生新闻节目能从中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5.
颜瑾 《新闻窗》2005,(3):37-38
在各电视台生存和发展的探索中,业界普遍意识到做好新闻节目是始终如一的追求。前几年娱乐节目经过一番热闹后,归于平静;同一部电视剧你播我播大家播,不能总是吸引观众眼球。从某种意义上讲,新闻节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媒体的形象和影响力。而“贴近百姓生活、适合百姓口味和需要的民生新闻”更得到广大观众的青睐。  相似文献   

16.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闻本身就是一种符号.新闻本身是事件的中介,其可以通过语言符码和视觉符码进行界定、阐释和研究.本文以民生新闻为研究对象,借助符号学的原理分析其民生属性,并通过新闻主持人形象特征分析、文本中民生思想分析、视听语言的编码暗示分析,归纳出民生新闻节目独创性的编码过程,总结其被普遍受众认知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7.
刘晓阳 《声屏世界》2008,(11):55-55
纵观一个时期以来许多电视民生新闻的内容,我们能清楚地感受到一些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中存在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一些电视媒体为片面追求新闻的“贴近”和“好看”,忽视媒体的喉舌作用和引导功能。一些民生节目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简单的就事论事,忽视了对事件本质的挖掘与理性剖析:还有一些民生节目满足于各类原生素材的堆积,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老百姓的生活琐事上,  相似文献   

18.
庄媛 《新闻世界》2012,(8):81-82
从2003年安徽广播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推出大型民生新闻栏目《第一时间》之后,民生新闻便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关怀的独特优势得到广大受众的认可。2009年,安徽生活广播在我省首先推出广播民生新闻,主打海量的民生资讯、为老百姓服务的民生热线、替老百姓分忧的监督平台。不过随着社会进步、人民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广播民生新闻停留在原有的层面上已经满足不了听众的需求了,这时候就必须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追求创新。本文围绕媒体在表现手法,以及内容、形式这三个方面浅谈广播民生新闻节目如何创新。  相似文献   

19.
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持续以人本主义、本土化及互动性为营销优势的传统市场架构被层出不穷的多媒体形式所冲击后,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在文化品位、专业精神、群众路线等方面重视力度有所提升,但是落实到节目和内容定位方面仍存在差距。就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叙事素材选择大众化与平民化而引发的节目内容媚俗化,显然与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创意改革存在矛盾。  相似文献   

20.
自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新鲜出炉,电视民生新闻在我国飞速扩张,全国各地方台纷纷推出民生新闻栏目。或将原来的社会新闻节目转型为民生新闻.而这类栏目也普遍赢得了较高的收视率。民生新闻受欢迎.一方面是其自身“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的特点使然.另一方面,民生新闻中夹叙夹议,轻松自然、灵活简洁的评论方式也让人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