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存在着广阔的“灰色地带”。在现代社会.艺术的命名权和话语权大多由精英掌握。在一定程度上,精英文化可以说是一种话语建构,是所谓精英阶层维护其话语权的阴谋。在现代性发展初期,大众文化可以丰富人们的感性生活.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应该用包容的心态对待审美的自律和泛化。  相似文献   

2.
当今有三咎文化形态;官方变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它们相互间在历史上具有复杂的关系,「它们在当代形成了新的文化冲突;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大生对市民性的突破,应充分理解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所做的现代性反思。  相似文献   

3.
国内美学界对“审美文化”这一概念的具代表性的解释有两种:①专指当代文化或特指当代的大众文化。③与大众文化对立的自觉追求审美的文化。我认为:“审美文化是以文学艺术为核心的、具有一定审美特性和价值的文化形态或产品。它不仅包括当代文化(或大众文化)中的审美部分,也可涵盖中西乃至全世界大众文化中的有审美价值的部分。对“审美文化”一词的理解不应只从概念出发,而应从它的实际使用来分析。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大众文化的兴起对大学审美文化的影响,本文论述了大众文化在对大学审美文化的崇高品格进行消解的同时,大学审美文化对大众文化的提升作用。同时也强调了作为精英文化的大学审美文化对整个社会文化的引领作用,以及加强大众的审美教育,提高大众的审美文化品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大众文化所描绘的那种虚幻性的“世界图景”对大学审美文化构成严峻的挑战,具有精英文化品格的大学审美文化受到了大众文化世俗化浪潮的巨大影响,两种文化在“俗”与“雅”之间进行着较量。应该看到大众文化在对大学审美文化的崇高品格进行消解的同时,大学审美文化对大众文化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众文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当代中国社会出现的一种广泛的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它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大众文化在社会大众中具有日益强大的影响力,逐步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然而,现代性诉求的底蕴和国家、政府调控的力度,使得大众文化的发展充斥着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素。本文就中国大众文化现象的后现代性特征进行探讨,以寻求更贴近中国独特的现代性诉求的大众文化建构之路。  相似文献   

7.
将现代大众文化混同于古典时期的市民文化以逃避理论上的困境反映出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对现代性追求的急切与盲目 ,对大众文化批判的前提是全球化背景下对现代性的反思潮流。 80年代具有市民性的通俗文化 ,曾经对主导文化的变革构成积极的反作用 ,但进入 90年代以后则发生了质变 ,并且处于不同的文化冲突格局之中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大众文化和后现代主义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文化逻辑,在后现代阶段两者水乳交融般地结合在一起。后现代主义随着全球化而涌入中国,而中国正处于现代性的历史语境当中,现代性是中国大众文化的当下语境,这样后现代主义就与中国大众文化的语境发生了错位,这种语境错位带来了正负两种效应。  相似文献   

9.
程瑞  林泽玉 《陕西教育》2009,(2):126-127
大众文化的本质是消费和娱乐,和主流精英文化取向存在极大的差异,对后者构成了极大的冲击.大学生是大众文化的主要消费者和受影响最深的一个群体,大众文化审美情趣的庸俗化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审美修养,增强抵制不良文化影响的机体能力,是高校应对大众文化影响的一个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现代性与大众文化的兴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现代性和现代感觉 ,影响着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从表层看 ,大众文化是以商品性、技术性、大众性面貌出现的文化 ;从深层看 ,是大众对日常生活的现代感觉。在本土化的语境中 ,大众文化有积极的意义 ,但又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