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承秦制,它继承了秦的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地方郡县制、赋役制度等各种制度。《九章律》是《秦律》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它的轻罪重刑、赏轻罚重、刑罚的残酷性和野蛮性,都是法家的典型表现和显著特征。它实行的尊君卑臣、削藩夺相权、立中朝是法家集权于皇帝的表现。西汉的统治是一种法治,是由皇帝一人指挥下的法家极端派的法治。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四个词语“人民”、“大内”、“小内”、“见”,来揭示它在历史词 汇学上的重要意义,同时兼谈它对辞书编纂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始建国元年(9),新莽变革官制,置有九卿,其中六卿,据《汉书》所载,是以《尚书·尧典》为底本,更换前汉官称而来,即所谓"更名大司农曰羲和,后更为纳言;大理曰作士;太常曰秩宗;大鸿胪曰典乐;少府曰共工;水衡都尉曰予虞"。从出土汉简来看,《汉书》就此事的记载是不全面的。新莽羲和其实是由西汉大司农和汉末所置羲和合并而来,它既掌钱谷,也负责颁下诏令。而新莽秩宗本由西汉太常与宗正组成,新莽典乐与西汉大鸿胪的职掌亦颇有不同。整体来看,这次调整实际上不仅涉及到名号,而且涉及到职掌与僚属,其变动是整体性的。相比西汉大司农、秩宗等六官,新莽六卿基本属于新事物。  相似文献   

4.
秦奉法家之“明主治吏而后治民”为圭臬,通过严密的秦律规定,突出官吏的各项行政职能,明确官吏的种种行政责任,同时赋予官吏准确而严肃的行政权力范围,构成了有秦一代自成体系的官吏岗位责任制度,对后世影响亦是深远。  相似文献   

5.
陵邑制度是西汉丧葬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它是西汉统治者的一项强本弱末的重要措施,对于西汉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较大的影响。陵邑始置于秦。《后汉书·东平宪王传》云:“园邑之兴,始自强秦。”汉新丰县,秦曰骊邑,或作“丽邑”、“郦邑”,置于秦王政十六年(公元231年),秦始皇三十五年,“徙三万家于丽邑。”①骊邑当即秦始皇骊山之秦邑。秦亡汉兴,改骊邑为新丰县,仅为秦始皇骊山置守冢二十家,“今视其冢,复亡于它事。”②西汉高、惠、文、景、武、昭、宣七帝皆于陵旁置邑,此外,太上皇、皇太后、皇后及诸侯王等人也可置邑。元…  相似文献   

6.
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在秦亡后对关中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史记》卷8《高祖本纪》)约法三章对西汉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但史学工作者对它的性质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它只代表地主阶级利益,如翦伯赞《秦  相似文献   

7.
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对词类活用这一语法现象的学习和掌握。笔者在教授《过秦论》中“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一句时,对句中“弱秦”的理解颇觉困惑,教材对“弱秦”的解释是“削弱秦国”,可以把它理解为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而《高中文言文学习辞典》(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第5版,第33页)对“弱秦”的解释是:“削弱秦国。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弱小。”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历史上,秦王朝是一个封建专制统治十分残暴的朝代,人称“暴秦”,历代的史学家因此责难它。秦刑罚是极其残酷的。《汉书·刑法志》说,秦始皇“专任刑罚,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其罪名之多,据云梦出土秦律的记载,就有赀、笞、迁、耐、髡、黥、劓、鋈、斩左趾、腐、戮、磔、弃市等十数种以上,以至在全国造成“赭衣塞路,囹圄成市”的恐怖景象。秦王朝对农民的封建剥削也特别繁重,以田租而言, “无狠(垦)不狠(垦)”《云  相似文献   

9.
<正> 《秦律》中的“隶臣妾”是奴隶还是刑徒?这是当前学术界正在探讨中的新课题。不少同志认为《秦律》中的“隶臣妾”和其在古代社会中一样是奴隶而不是刑徒。这种看法有一定的根据,但是不全面,从发展的观点看来,只说对了一半,而且是不重要的一半。愚见以为《秦律》刊载的关于“隶臣妾”的身份,虽然有不少条文仍原封不动地保留着它的原始遗迹,但是它在历史发展中已构成新的社会成份。“隶臣妾”犯罪被罚为奴,这是原义本义;随着阶级斗争形势的变化,它的内涵发生了转移,从而产生了新的意义——刑徒。拙著《秦汉“徒”为奴隶说质疑》,曾经概括地提出这个观点。对此,本文拟进一步作具体论证,借以阐明“隶臣妾”发生发展的历  相似文献   

10.
桑弘羊(公元前一五二年——公元前八○年),西汉著名的法家、财政家。汉武帝时,任治粟都尉,领大司农(最高财政官)。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根据先秦法家的革新路线,提出了盐铁官营、酒类专卖等一系列财政政策。汉武帝采纳了这个建议,收到了显著的效果。昭帝即位,任御史大夫。后大司马霍光当权,被诬与人“谋反”的罪名而遭杀害。公元前八十一年(昭帝始元六年),汉政府召开了一次盐铁会议,儒法两家围绕者否定还是肯定盐铁官营的问题开展了一场大论战。它涉及到财政、军事、内政、外交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十一号秦墓中出土了一批秦始皇时期的竹简.这批竹简中,关于法律的内容占了很大的篇幅,为研究秦史,尤其是研究秦律提供了弥足珍贵的一手资料.其中,《法律答问》部分计简210支,内容共187条,多采用问答的形式,对秦律中的某些条文、术语以及律文的意图作出了明确的解释.从内容范围来看,《法律答问》所解释的是秦律的主体部分,即刑法.秦国从商鞅时开始就有官吏统一解释法律的制度,“诸官吏及民有问法令之所谓也于主法令之吏,皆各以其故  相似文献   

12.
从大司农的财经支出来看,完全是为了“养活一大群国家官吏和主要地为了镇压农民之用的军队。” 首先是官俸。官吏的薪俸是国家财政的主要开支之一。西汉“吏员自佐史至丞相,十二万二百八十五人”,而“汉定以来,百姓赋钱,一岁为四十余万万,吏奉用其半”,可见,每个官吏一年平均消耗国家财政收入16,600钱,平均月俸1380钱。  相似文献   

13.
贾谊是西汉初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他是汉初比较全面系统地提出礼治思想的第一人。剖析贾谊的礼治思想,对于认识贾谊的社会政治观和西汉时期政治指导思想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贾谊礼治思想的提出汉初的统治者,鉴于秦王朝厉行法治导致速亡的教训,在西汉王朝建立后,以“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作为当时的政治指导原则。但这种“无为”政治,并不是一切放任自流,而是主张在承袭秦王朝既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基础上,不生事,不扰民,因循苟安,维持统治,不再改弦更张就是了。因此,汉初的黄老政治,并不是对秦的法治的否定,它不过是对秦制因陋就简的继承而已。例如汉初的《九章律》,就是萧何“捃摭秦法,取其宜于时者”  相似文献   

14.
我们读了《江南》、《长歌行》后,知道这两首诗歌选自于《乐府诗章》。那么,什么是“乐府”呢?乐府,顾名思义,音乐官府的意思。“乐府”起源于秦,汉承秦制,汉代的乐府机关从秦代沿袭而来。不过秦代并没有建立专门的机构来采集民间歌谣,多唱前代旧曲,故真正的乐府诗歌始于汉代。《乐府诗章》收集了秦、汉、南北朝直至唐代的诗集。西汉时设有太乐和乐府二署,分别掌管雅乐和俗乐,汉惠帝时的乐府令,就是学雅乐的太乐令。到了汉武帝时设立了乐府,就是主管俗乐的乐府署,收集当时的民间歌谣配上音乐,揭开了乐府诗史新篇。唐代“乐府”概念逐渐脱离…  相似文献   

15.
《淮南子》是汉初“过秦”之政治思潮的重要组成,以“利民一害民”为核心命题,着重从战争、法治、经济与君主政治等四个方面对秦王朝的政治实践进行具体而深刻的历史批判。在强烈的“鉴秦”意识中,《淮南子》秉持道、儒的政治理念,对秦王朝的“治道”与“治术”进行理性反思,揭示其法家型政治发展模式之利弊得失。在取秦而代,汉政胜秦的政治基础上,《淮南子》试图以秦为鉴,提出“身国合一,身国同治”的政治理念,以此“更新汉政”,构建西汉王朝的理想政治秩序。  相似文献   

16.
西汉诸侯王之财权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诸侯王有封国,是封君中最有权势的。他的财政虽然分别由相、内史、司农与少府具体管理,但其财权却掌握在自己手里。本文仅就这个问题作些考述,以此对“西汉诸侯王无独立财权”之论示以商榷。 一、诸侯王的财政职掌 西汉初期,诸侯王在财政上有以下一些职掌: (一)有租赋收入权。 《史记·五宗世家》引司马迁曰:“高祖时诸侯皆赋”。徐广注:“国所出有皆入于王也”。所谓“赋”,当然是指人头税,包括算赋、口赋。就是在景帝中五年以后,诸侯王不复治国,也决不是“独得食租税”,仍有收赋之权。《汉书·帝纪》中关于中央减免郡国租赋的九个诏令(后文将详细分析),就是最好的说明。  相似文献   

17.
<正>《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初年,该书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从内容脉络上看,不是出自于一人之手,而是逐渐完善,最终臻于成熟。战国时著名的科学家张苍校正了《九章算术》,制定了度量衡和历法。《九章算术》的另外一位校正者(也是补充者)耿寿昌,汉宣帝时曾任大司农中丞,他精通数学,历史记载  相似文献   

18.
1 填空题 1)《 》一书是秦统一以前,吕不韦召集门客集体编写的,《汉书·艺文志》称它是“___家”。 2)秦惟一著名的散文家是___,其代表性的散文作品是《 》,清朝人李兆洛在《骈体文抄》中称本文是“___初祖”。 3)西汉初年,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余波犹存,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政论散文作家,他们是___、晁错等人。前者的政论散文最著名的是《 》,后者的代表政论散文是《贤良对策》和《 》等。 4)汉初骚体赋作者中,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___,他的赋体代表作品是《 》和《鵩鸟赋》,另外,淮南小山的《 》也是比较优秀的辞赋作品。  相似文献   

19.
1 填空题1)《》一书是秦统一以前 ,吕不韦召集门客集体编写的 ,《汉书·艺文志》称它是“家”。2 )秦惟一著名的散文家是 ,其代表性的散文作品是《》 ,清朝人李兆洛在《骈体文抄》中称本文是“初祖”。3)西汉初年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余波犹存 ,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政论散文作家 ,他们是、晁错等人。前者的政论散文最著名的是《》 ,后者的代表政论散文是《贤良对策》和《论贵粟疏》等。4 )汉初骚体赋作者中 ,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他的赋体代表作品是《》和《鹏鸟赋》 ,另外 ,淮南小山的《》也是比较优秀的辞赋作品。5 )汉代最兴盛的文学体裁是 ,…  相似文献   

20.
<正> 《陌上桑》叙述一个使君调戏采桑女子而遭到严辞拒绝的故事。是我国东汉时代的一首乐府民歌。所谓乐府,原是古代音乐官署。“乐府”一名始于秦。秦及西汉惠帝时均设有“乐府令”。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它不仅负责制定乐谱和训练乐员,还兼有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的任务。《陌上桑》就是被采集的民歌之一。由乐府配上曲谱,可以歌唱。到了六朝时代,人们为了把这种诗跟没有配曲的诗区别开来,就管它们叫“乐府”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