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关鑫 《华章》2013,(22)
本文基于体验式教学的基本理论,结合高职英语教学的基本特征,明确了体验式高职英语教学的内涵与特征,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英语综合运用能力都有较积极的意义。并对高职英语如何实施体验式教学方式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体验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对于学生的学习状况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体验式教学方式改变了原来传统教学的枯燥与死板,让学生能够通过真实的体验感受获得有关知识,通过直观的学习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思考、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并且高职学生属于一个特殊的群体,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相对较低,教师更应当对这类学生的学习提高重视度。本文就关于体验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实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体验式英语教学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其基本理论为构建主义。这种教学方法具有自主探究性、情境模拟性等优点,因而受到很多教育教学工作者的青睐。本文针对高职旅游英语教学现状,对体验式英语教学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以期通过体验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也随之不断的深入。英语作为全世界的通用语言,不管是在什么样的学校,英语都是教学的重点。本文通过对体验式教学的定义进行描述,点出体验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特点,结合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点出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具体的使用方法,以此来提高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黄惠民 《考试周刊》2013,(98):95-95
本文通过对照班与实验班的教学对比,研究和总结了高职英语体验式教学的优点。高职英语体验式教学突出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倡学生通过课堂实践来体验学习,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专业的酒店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基本的专业理论、熟练的职业技能和良好的英语表达沟通能力。结合高职酒店专业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欠佳的原因,参考库伯的体验式学习模式及酒店英语的特点,提出了高职酒店英语教学中可采用的体验式学习模式,并阐述了体验式学习实施的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7.
丰海利 《海外英语》2013,(9X):86-88
体验式英语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交际教学和任务型教学的原则。该文在介绍体验式英语教学模式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尝试探讨了它在高职综合英语各教学模块中的应用,并对其优势与不足进行了积极的反思。  相似文献   

8.
所谓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要求,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的教学方法.高等职业专科学校作为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教学机构,其英语教学的特殊性在于其高度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因此,在高职英语的教学中融八体验式的教学方法,是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的一道良策.  相似文献   

9.
对比专业教师与英语教师从事高职专业英语教学的优劣,建立分层次的高职英语教学体系来发挥专业教师和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上的优势,将语言教学融入专业教学,共同完成高职英语教学,使学生的英语能力为专业能力服务,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0.
体验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显伟 《海外英语》2011,(13):34-35
体验式教学已经被应用于各个层次的教学之中,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教学体系和模式,这种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各方面的素质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我国体验式教学已经提出了很长一段时间,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高职英语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也积累了一些相关经验,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该文着重阐述了体验式英语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我国非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为基础,从教学实际出发,强调英语教学必须从传统的模式中摆脱出来,进而构建发展型教育模式。文章还从教材、教师和学生等方面,对影响高校非专业英语学生创新型学习习惯培养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PWP(Pre-reading,While-reading,Post-reading)教学模式是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的一种常规模式。而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英语绘本教学模式是指通过PWP教学模式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自己推测、分析、评价、运用等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自由合作的状态进行英语习得,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的角色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在更加强调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我们认真探讨了学生的学习特点,并结合英语教学的基本理念,提出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带给英语教师的启发.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研究,结合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学生的英语现状,并参考国内外对该模式的研究现状和经验,同时参考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及对学生的访谈结果,探讨出一种适合该学院学生的"非指导性"课堂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基础英语及专业英语,并使其很好地衔接,以满足工作岗位对学生英语职业能力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周云 《现代教育技术》2014,24(11):53-60
口语教学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存在"不敢讲"、"无话讲"、"讲不好"等难题。该文采用元认知理论与视频微博技术相结合视角,开展了大学英语口语训练创新模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移动终端的视频微博平台可以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元认知体验,培养元认知意识,提高元认知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英语口语自主学习能力和口语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差,尤其是听说和写作能力薄弱的现状,引进交互式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通过对新教学模式探究、全面实施、推广应用,以期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Over the past years,with the increasing enrollment of high school,vocational schools are facing great challenge for their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concerning the low proficiency of the students and great gap among them.The traditional English teaching mode which employs the same teaching contents,same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aims cannot satisfy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English levels.Therefore,in order to change the present situation,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English teaching mode:classified English teaching.In the new mode,different students will be taught by different materials,different methods and with different aims.It can stimulate students’enthusiasm in English learning,and make every student develop appropriately.  相似文献   

18.
魏彩萍 《成才之路》2021,(14):114-115
基于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开发教学资源,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展现个性,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文章探究开发教学资源、打造英语高效课堂的策略:应用多媒体技术、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以此丰富英语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9.
网络英语教学模式的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教育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崭新的、广阔的学习世界,为任何愿意获取知识的人提供了学习的便利和机会。而网络英语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可以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做到因材施教。本文以济南大学的英语教学为例,对现有的网络英语教学模式进行了改进、补充和综合应用,该模式兼顾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培养,摆脱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实践结果表明,该模式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通过实验探讨适合新时期大学生学习特点及需求的新的写作教学模式。笔者提出了包含呈现、互动、归纳和诊断四个环节的大学英语“4I”写作教学模式,并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教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大学英语“4I”写作教学模式中多样的任务模式符合新时期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及学习需要,能有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利于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