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青楼生活是宋代传奇作家颇为关注的题材.这类作品反映了新的生活内容,在妓女形象塑造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主要表现为: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对妓女生活的描写更为世俗化;推崇妓女之"才",塑造了大量的"才妓"形象;理胜于情,道学色彩十分浓重.宋代传奇中青楼题材的作品虽无法与唐传奇中的佳作相媲美,但它们带有更为明显的时代色彩,具有一定的文化蕴涵,在中国小说史上有其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探析小说反映明代丑恶社会本质深度腐蚀当时妇女思想品性 ,以妇女容态言谈描写塑造妇女贪财、附势、淫荡、暴唳人物形象 ,研究小说塑造与之对立端庄、正直、贤慧、善良妇女形象 ,认识小说描写各异妇女形象之社会现实意义、挖掘小说所刻划妇女形象值得批判、借鉴、肯定、扬弃重要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宋代传奇中的“节妓”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妓女是古代小说中常见的一类人物,在唐传奇中就出现过霍小玉、李娃等深受读者喜爱的形象。在宋代传奇中,妓女生活仍是小说家关注的焦点。宋代小说家塑造的妓女形象不如唐传奇中的形象生动、可爱,但相对而言,这些形象也有优点,那就是更为真实,也更有时代感。  相似文献   

4.
徽商精神是徽州商人在数百年的经商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把徽商比作“徽骆驼”,是对徽州商帮的形象概括,集中反映了徽商的整体品格。季宇立足于徽州本土创作的三部徽商小说《新安家族》《徽商》《当铺》,在书写商界传奇中将真实历史融入虚构场景之中,勘测和开掘复杂的人性,塑造了一批饱满且迥异的徽商形象,展示了他们的精神风貌、人格魅力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沙虹 《教育教学论坛》2019,(23):251-252
塑造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是中国古代小说惯用的创作手法。清代“绍兴师爷”的形象之所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除却现实因素,与小说家们对原本存在于绍兴师爷群体的职业性格、区域文化进行渲染刻画使之成为典型性有密切关系。而这种典型也成为后世评价“绍兴师爷”时的“标签”,是师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小说教学内容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类解说 小说是什么?这好像不是问题,我们的文学批评家们早有定义: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叙述作品;但也是一个问题,因为小说家的创作流变一直在进行,批评家对于小说的探索和认识永远没有止境.  相似文献   

7.
青楼生活是宋代传奇作家颇为关注的题材。这类作品反映了新的生活内容,在妓女形象塑造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主要表现为: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对妓女生活的描写更为世俗化;推崇妓女之“才“,塑造了大量的“才妓“形象;理胜于情,道学色彩十分浓重。宋代传奇中青楼题材的作品虽无法与唐传奇中的佳作相媲美,但它们带有更为明显的时代色彩,具有一定的文化蕴涵,在中国小说史上有其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莎士比亚的著名剧作《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和中国著名作家吴敬梓的著名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历来都是各国评论家争议不断的角色,他们大多被冠以"吝啬鬼"称号。文章拟从夏洛克与严监生所处的政治,经济背景入手,重新分析夏洛克、严监生的"吝啬"形象,挖掘他们不为人所知的"真善美"形象,试图为文学史上的这"吝啬"二人翻案。  相似文献   

9.
莎士比亚的著名剧作《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和中国著名作家吴敬梓的著名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历来都是各国评论家争议不断的角色,他们大多被冠以"吝啬鬼"称号。文章拟从夏洛克与严监生所处的政治,经济背景入手,重新分析夏洛克、严监生的"吝啬"形象,挖掘他们不为人所知的"真善美"形象,试图为文学史上的这"吝啬"二人翻案。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美国的浪漫主义作家爱伦·坡在小说中塑造了几近完美的女性形象,她们的美丽不仅体现在容貌、智慧和心灵上,她们的死亡也在实践着一种美--震撼读者心灵的"恐怖美".这些女性人物不仅是爱伦·坡现实生活中亲人形象的再现,她们还寄托着作者对于母爱的强烈的心理渴望.爱伦.坡小说中的女性虽然大都芳年早逝,但是她们的死却成就了"美"的永恒和爱伦·坡小说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高鉴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4):121-122
徽商,一支活跃在明清时期的商帮劲旅,构成了我国封建社会末期商业资本的一个重要力量。而明清时期是徽商发展的鼎盛时期,其活动范围"几遍禹内",在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更有着"无徽不成商""无徽不成镇"的说法。两淮地区向来经济发达,又是徽商起步的主要地区,加之交通便利,自然成为徽商经常出入之地。此外,徽商发展不断壮大的一个根本因素是依靠盐业的发展,而扬州作为徽商盐业的基地对徽商发展以及两淮经济的兴衰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明清小说作者借鉴八股文的文体特征是多角度、多样化的,比照明清小说与八股文可以发现,很多小说都融会了诸种八股要素。小说作者讲论儒家经典实属平常,他们频繁、大段地讲论经书,常常针对朱熹《集注》讨论句意,甚至直接将八股术语纳入小说当中,有意借鉴八股要素的意图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3.
明代涉及倭寇描写的小说、戏曲作品约16部,大多产生于晚明时期。在传统叙事视角下,倭寇形象有的是作为过场式的"异族侵略者"而被轻易击败,显得简单而粗糙;有的则是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刻画,并考虑到当时倭寇成分的复杂性,对其中的中国人首领予以了相对客观的塑造与评述,甚至不乏同情的笔调。倭寇中的日本人形象缺乏足够生动的细节展示则是这些作品共同的缺陷。明代小说、戏曲里的倭寇描写不仅为明清文学人物画廊中增添了一组新的人物类型,而且以通俗文学的样式忠实记录了倭寇肆虐的情形,反映出晚明以后中国人对日本整体认知的恶化。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汉口凭着它优越的地理条件,有利的“纲盐”政策以及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吸引了大批徽商到此经商。徽商在汉口的经营范围十分广泛,特别是盐、茶、典当、米粮等行业尤为活跃。徽商促进了汉口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对提高汉口的知名度方面,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徽州绅商早在明清时期已经形成,这是商、绅合流的产物。徽商通过捐纳或捐输等途径转变为绅商,并由此在地方获得权威和民众认可,而近代的绅商,往往借助商会等组织提升自己的权威。徽州绅商推动了明清徽州士绅社会的建构,特殊的绅商身份也有助于商业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但是,这一特殊的身份又强化了徽商的封建性,从而阻碍了徽商向近代的转型。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歙县江村江氏商人是徽商的典型代表。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江村商人崛起于商界。虽然明末战乱使江村商人遭受重创,但是清初的一系列政策使江村商人获得了重整旗鼓的机会,迅速发展,并于乾隆时期达到极盛。了解江村商人的发展及其衰落的历程,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明清时期的徽商乃至明清徽州社会。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徽商积极参与徽州的荒政事务。在徽商影响之下,徽州的荒政形成了特色:官商共济使其成效斐然;宗族内部救济与政府救济有机结合;救济经费、物资等运作的商业化。徽商参与徽州荒政事务有助于缓和徽州的社会矛盾,协调徽州的商民、官民关系,从而促进了徽州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明清民歌时调中的商贾形象呈现出多样性.当时的民歌时调与小说、戏曲等文体也相互渗透、相互推动,既从一个方面显示了明清民歌时调这种兴盛诗体的旺盛生命力,也展示了新兴经济力量与时尚诗体联姻中呈现的商贾形象的新风貌.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徽商在流通领域里通过高超的经营艺术创造了巨额的社会财富。透过徽商形式多样的消费生活内容,窥探徽商追求社会认同的心理。徽商的消费方式虽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但也在客观上对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明清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徽商之好儒,有其深远的历史文化渊源,其中以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的影响最大。徽商在经营过程中,能自觉用儒家思想规范自己的商业活动,讲求义利之道。徽商贾儒相邦、敬业拼搏、诚信进取、勤俭协和的精神,值得我们今天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