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以长方体为载体学习基本图形位置关系.长方体结构特征的独特性、模型获取的便捷性、几何属性的整体性、学习经验的迁移性和学习方式的可行性是这一要求提出的重要原因.在基本图形位置关系的教学中要整体把握课标的要求,充分发挥长方体载体价值,还要通过长方体多种形式丰富情境创设样式,利用长方体的变形体拓展长方体载体价值.  相似文献   

2.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立体几何中两个重要模型.正方体有“万能体”之美称.这是因为正方体中蕴涵着立体几何中的线线、线面、面面的各种位置关系.特别是在解决空间三线、三面两两垂直的问题时,若能充分利用它们,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因此,一个问题若能转化为长方体或正方体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3.
长方体(包括正方体)模型是学生最熟悉的几何模型,其点、线、面的位置关系非常容易理解,而立体几何问题中,很多空间几何体是由长方体切割而成的,若将这些几何体嵌入到长方体背景中,则原几何体的一些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就变得一目了然.因此,在解决某些立几问题时,若能调整思维视角,通过构建长方体,在更广阔的背景下考查问题中所涉及的代数、几何元素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
长方体是立体几何中的基本几何体,其结构对称,各元素之间具有相等、平行、垂直等关系,内涵丰富,它的性质已为学生所熟知,是研究线面关系、特殊几何体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展开空间想象的重要依托.某些数学问题,通过联想、类比,构造长方体模型,转化为熟知的形象,直观的模型,可迅速沟通已知与未知,起到搭桥铺路的作用,从而提高思维效率,轻松获解.  相似文献   

5.
立体几何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高中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大脑有了一些几何体的表象,但这些表象还是不清晰的、不稳定的、不全面的.面对异面直线问题他们不知如何构造线线关系、线面关系利用有关定理解题,这时我们可以通过构造学生熟悉的几何体如长方体来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后把长方体去掉让学生直接解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6.
立体几何问题的模型化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立体几何的基础是对空间点、线、面、体的各种位置关系的讨论和研究.高考中也常以棱柱、棱锥等简单的几何体为载体,考查空间中的线线关系、线面关系、面面关系及其相关量的计算与证明.然而,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更上一个台阶,是摆在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摸索出“构造模型法”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寻找解题的突破口,提高解题能力.常见的模型有正方体模型、长方体模型、“三节棍”模型等.  相似文献   

7.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是“圆”一章中继“圆的有关性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后的又一重要内容.它是初中平面几何的“尾声”,既要综合圆的有关知识,又要将相似形、方程等知识融于一体,为高中阶段奠定基础.本文举例探究“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中若干重点问题,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长方体是立体几何中最常见的几何体,尽管其点、线、面的位置关系非常容易理解,但却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本文仅就长方体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进行总结,以期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是“圆”一章中继“圆的有关性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后的又一重要内容.它是初中平面几何的“尾声”,既要综合圆的有关知识,又要将相似形、方程等知识溶于一体,为高中阶段奠定基础.本文举例探究“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中若干重点问题,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许多立体几何问题中,由于图形的不规则,因而线面关系也不是很直观、明显.如果我们依题设条件,构造出一个特殊的几何体(如:正方体、长方体、正四面体等),并将图形“嵌入”其中,有些线面的关系就会变得更加清晰,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1.
圆锥曲线是解析几何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能综合体现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即几何问题代数化.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用代数推算代替几何推理的数学思想,特别是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中.相切是一种特殊而又重要的位置关系。与之相关的中考试题,也多以判断及认证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为主要题型.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要根据题意.选择好恰当的切入点,从而使问题得到快速解决.  相似文献   

13.
折叠问题是研究平面图形折叠成空间图形后,由于位置关系发生变化而带来的度量关系变化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弄清折叠前后各个量的变化与否.  相似文献   

14.
联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这表明在三角形中两条线段的位置关系(平行)和数量关系(一半).三角形中位线及其定理是解证几何问题的重要工具.本文仅以解证有关线段关系的问题为例,阐述其应用.  相似文献   

15.
在圆这章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知识。理解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思想.对于同学们求解有关它的综合运用问题和实际应用问题会有非常大的帮助.大大提高解题效率.并有效实现正迁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陈璇 《考试周刊》2011,(39):72-73
正、长方体是立体几何中两个重要模型,其所含的线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内容丰富,各种角度及距离均可在其中得以体现。通过构建这两个模型能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直观化。  相似文献   

17.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是“圆”一章中继“圆的有关性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后的又一重要内容.它是初中平面几何的“尾声”,既要综合圆的有关知识,又要将相似形、方程等知识溶于一体,为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本文通过举例探究“圆和圆  相似文献   

18.
文[1]指出,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立体几何初步》中,特别重视长方体这一模型的作用.长方体是学生最常见的数学模型,立体几何中线线,线面,面面关系都用长方体这一模型反映,特别是一些平行、垂直关系,在长方体中可以很直观的反映出来.本文具体谈谈长方体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3)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应用相似三角形,可以解决线段的位置关系,大小关系,角的大小关系等很多问题.下面列举几例.  相似文献   

20.
折叠问题是研究平面图形折叠成空间图形后,由于位置关系发生变化而带来的度量关系的变化问题.由于折叠条件不同,就产生不同的空间图形.因此.研究折叠问题,对树立运动变化的思想和以运动变化的观点去认识空间图形,从而提高分析空间图形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同时,折叠问题在沟通三种几何以及几何与代数、三角的联系上也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