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构造上的差异常用的金箔验电器,构造如图1所示.在玻璃瓶口处有一橡胶塞,橡胶塞中插一根金属杆,杆的上端有一金属球,下端悬挂一对金箔(或铝箔).当带电体与金  相似文献   

2.
在阴雨潮湿的天气,用验电器做实验很难成功。现在我利用简单的材料制作了一个真空的验电器,不受天气的影响,做实验很容易成功,而且可以做多个实验。1材料广口玻璃瓶1个、铜丝2根、橡皮塞1个、玻璃管一小段、橡皮管一小段、箔片2片、止水夹1个。2制作过程在橡皮塞上打一小孔,插入一小段玻璃管,玻璃管上连接橡皮管,橡皮管上夹一止水夹。把2根铜丝穿过橡皮塞(注意其距离),在末端弯个勾,把两小块箔片挂在上面,使之能自由活动,在其上端弯两圆圈,把经过这样制作的橡皮塞塞在玻璃瓶上,这个验电器就做成了(如图1所示)。实…  相似文献   

3.
现介绍一种简单易做的用箔片验电器(即金箔验电器)来探测放射线的实验.在商店买一个汽灯纱罩,用火烧后将它研成粉末(或用烧坏的汽灯纱罩研成粉末),再用胶水将粉末粘成一个直径几毫米的小球插在一根小棍上做成一个放射源.因为汽灯纱罩是用浸过硝酸钍的宁麻做的,烧后的灰烬含有放射性的二氧化钍.当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箔片验电器后,验电器的箔片国带有正电而张开,再把自制的放射源靠近验电器,会看见验电器张开的箔片很快落下.这是什么原因呢?最初箔片的下落是由于验电器和放射源组  相似文献   

4.
金箔验电器的制作验电器是静电实验中的基本仪器。目前有的学校没有验电器,有的学校虽有但不灵。所以如何自制一只灵敏验电器对做好静电实验很是重要。用“金箔”制作的验电器相当灵敏。这里介绍的是这种验电器的制作方法。金箔验电器的主要部份是贴有金箔的导棒、绝缘塞和附有底座的外壳。导棒可用一段粗铜丝做,把粗铜丝的下部捶成扁平,锉光,再贴上金箔。粘贴金箔须十分谨慎。金箔  相似文献   

5.
周劲松 《教学月刊》2002,(12):58-58
高中《物理》教材有一个“显示微小形变”的实验:找一个大玻璃瓶,装满水,瓶口用中间插有细管的瓶塞塞上。用手按压玻璃瓶,细管中的水面就上升;松开手,水面又降回原处。我们通过细管中水面的升降就可以推知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进而得出所有物体在外力作用下都会发生形变。  相似文献   

6.
在南京市江宁区,有一种工艺制品,叫做金箔工艺品。江宁是金箔的发源地,其历史可追溯到1700多年前。一块厚重的金锭经过几万次的捶打,幻化成片片柔滑光亮的金箔,轻如鸿毛,软如绸缎,薄如蝉翼。金箔为人类装点着华丽的生活,将金箔粘贴在墙壁上,便是所谓的"金碧辉煌"。金箔工艺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工艺品,这个传统工艺的背后,是一  相似文献   

7.
巧修起电机     
巧修起电机在电学教学中,感应起电机因受摩擦、尖针碰撞等原因致使箔片破损或脱落,因箔片数的减少,轻则放电球上电量下降,重则起电机不起电,此时可用易拉罐进行修复.具体方法是:取一易拉罐侧面,从中间剪开展平,用小刀和沙纸除去金属片两侧的油漆和薄膜(去掉绝缘...  相似文献   

8.
1 器材透明锥形玻璃瓶(或广口瓶、塑料瓶)一个,彩色小气球两个,橡皮塞一个,细玻璃管三根.2 制作方法先在选好的橡皮塞上打好三个通孔(孔径略小于细玻璃管),然后将三根玻璃管穿入,并在其中两根玻璃管的一端系紧气球.不系气球玻璃管两端开口,系气球的两根玻璃管,一根b管,其一端开口,另一根a管,其一端用橡皮膜(或塑料纸)封闭,如图1所示.3 实验与观察在锥形玻璃瓶中装满水,把装好玻璃管的塞子紧塞在瓶口(彩色小球浸在水中),当锥形瓶开口端向上  相似文献   

9.
目的:当自燃箔片云团在空气中扩散时,自燃箔片云团之间存在大量的对辐射的遮挡、吸收和反射作用,并且箔片与空气之间也会发生相互作用,这使得辐射传输计算变得更加复杂。本文旨在计算自燃箔片云团的辐射特性并生成辐射图像。创新点:建立自燃箔片云团的辐射计算模型和燃烧模型,并得到辐射图像和光谱特性曲线。方法:1.针对辐射的传输特点,建立一种基于反向路径采样的辐射计算模型;该模型假设探测器按照辐射的反向均匀向外发射光线,采样统计各光线的路径后,正向计算探测器接收到的光线数量与强度。2.考虑箔片表面的多孔结构对活性金属燃烧反应速率的影响并建立箔片的自燃模型;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3.计算得到箔片云团的光谱分布并生成辐射图像。结论:1.箔片燃烧后温度迅速攀升,并在1.3 s左右达到最大值;随后,温度缓慢下降,并在6s左右下降到接近环境温度。2.箔条云扩散后呈椭圆形,扩散区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扩大,且亮度中心向后移动。3.箔条云的光谱辐射强度极大点位于波长1.4、1.9、3.1、4.3和8.0μm处,并且在3.1μm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0.
问题的提出我们知道,在静电平衡状态下,一个导体空壳(球)它和一个实心导体(球)一样,不管导体壳本身是否带电,是否处于外电场中,其内部电场均为零,因而处在导体壳体内部的物体,就能免受电场力的作用。此亦是导体壳体能对电场起屏蔽作用的理论根据。在物理教学中,为了说明静电屏蔽作用,通常是将验电器罩在金属网内,然后将带电体靠近它,如图1,从其结果,验电器金箔不再张开,以此表明金属网的屏蔽作用。但在实际演示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意外,网罩内验电器的箔片仍会略有张开,即金属网未能完全屏蔽外电场。  相似文献   

11.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 B.雷雨闪电时,大气中产生了一氧化氮 C.豆科作物的根瘤菌使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氨 D.在一定条件下由氨气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 2.下列贮存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少量白磷贮存在二硫化碳中 B.水玻璃贮存在带玻璃塞的玻璃瓶中 C.少量碘贮存在酒精中 D.浓硝酸贮存在棕色玻璃瓶中 3.砒霜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砒霜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AsZ仇), 医生通常给砒霜中毒患者服用一定剂量的氧化剂解毒.下列有关叙述正 确的是(). A.砷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常见价态有+3、十5、+7 …  相似文献   

12.
1选用材料1)无色透明的大塑料瓶一个(如大的饮料瓶)。2)透明的直径为15mm(能顺利通过大塑料瓶口为宜),长为50mm的小塑料瓶或小玻璃瓶一个,并自配一个合适的橡胶塞(如眼药水瓶去掉瓶嘴或自带瓶盖的针药水瓶)。3)小金属螺帽一颗。4)长度为小塑料瓶的1/3且直径小于3mm的红色硬质橡胶管一节。2制作方法1)把小金属螺帽嵌入小塑料瓶的橡胶塞上(可烧红后嵌入,也可将橡胶塞去掉部分而嵌入,目的在于能使小塑料瓶或小玻璃瓶能在水中保持直立)。2)从橡胶塞中心打一小孔后,将红色硬质塑料管(红色便于观察)从中插入…  相似文献   

13.
今天,可真是个好天气。太阳暖洋洋地照在金黄的沙滩上,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 小海龟阿滨惬意地浮在水面上,慢吞吞地划着爪子,随着浪花一沉一浮。这时,他发现前面有个小东西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光。 阿滨是个好奇的小家伙。他飞快地划着爪子,游过去一看,原来是个玻璃瓶,里面还塞着东西呢。阿滨心  相似文献   

14.
企业办学 ,为企业培养帅才服务 ,是金箔院在改革的浪潮中 ,为适应企业的发展作出的可喜探索。本文论述了金箔集团领导的远见卓识、金箔分院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目标及金箔分院办学两年来所取得的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15.
1引言 有一个故事,在玻璃瓶中装入跳蚤,用玻璃盖上,跳蚤试跳几次失败后,虽然把玻璃拿掉,跳蚤有跳出瓶子的能力,却再也跳不出玻璃瓶子.在思维上,人们也是如此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常规思路的束缚,对思维的创造性进行审查、限制、挑剔、鉴别、判断,构成了思维的玻璃天花板.  相似文献   

16.
玻璃的弹性     
可用下述演示,表明玻璃具有弹性: 用有颜色的水将一个玻璃瓶注满,然后在橡胶瓶塞上装上一根玻璃管(玻璃管的孔愈小愈好),并把它们塞进玻璃瓶,这样,就会有一些水被压进玻璃管并停留在那儿。用力压玻璃瓶将会引起玻璃管中的水移动。从而证明玻璃具有弹性。如果用一个底面为椭园的细长玻璃瓶,则瓶中体积的变化取决于  相似文献   

17.
刘英斌 《中学理科》2005,(11):39-39
现行高中物理第二册(人教版)第十三章第四节《静电屏蔽》内容中,对有关静电屏蔽的演示实验是这么描述的:使带电的金属球靠近验电器,由于静电感应,验电器的箔片张开,表明验电器受到了外电场的影响.然后,用金属网罩把验电器罩住,无论带电球在罩外怎么靠近,验电器的箔片也不张开.这表明,金属网罩能把外电场挡住,使罩内不受外电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金属箔片验电器或指针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发现,金属箔片验电器或指针验电器很容易受环境温度和空气湿度的  相似文献   

19.
磁铁穿透术     
一枚绣花针掉入了装有水的玻璃瓶中。谁能穿透玻璃瓶取针呢?答案就在游戏中。工具百宝箱①一块磁铁②一枚绣花针③一个窄口玻璃瓶④水  相似文献   

20.
题型示例一 :原子结构【例 1】 在 1 91 1年前后 ,新西兰出生的物理学家卢瑟福把一束变速运动的α粒子 (质量数为 4的带 2个单位正电荷的微粒 ) ,射向一片极薄的金箔 .他惊奇地发现 ,过去一直认为原子是“实心球” ,而这种“实心球”紧密排列而成的金箔 ,大多数α粒子竟畅通无阻地通过 ,就像金箔不在那儿似的 .但也有极少数的α粒子发生偏转 ,或被笔直地弹回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能得出关于金箔中Au原子结构的一些结论 ,试写出其中的三点 :( 1 ) ;( 2 ) ;( 3 ) .解析 :根据实验事实“大多数α粒子能畅通无阻地通过” ,可以得出“原子中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