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干成 《物理教师》2003,24(6):59-59,62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 ,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引导着物理基础知识的重组及对基础知识赋予新的内容 .下面例举两题 ,或许对我们的中学物理教学改革有些启示 .例 1 .图 1A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图 1车速的示意图 .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 ,根据发出和接收的信号的时间差 ,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 ,图 1B中p1、p2 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 ,n1、n2 分别是p1、p2 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 ,设测速仪匀速扫描 ,p1、p2 之间的时间间隔t=1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v=3 40m/s ,若…  相似文献   

2.
题 如图1是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信号间的时间差,可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如图2中,P1、P2分别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  相似文献   

3.
这道高考题是这样的:如图所示,图1是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图2中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  相似文献   

4.
例1 高速公路上用静止在地面上的超声波测速仪测量直线行驶的汽车速度.测量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若发出的是时间间隔为ΔT=1s的超声波脉冲信号,被迎面驶来的汽车反射后,测量仪接收到的超声波脉冲信号时间间隔为△T1=0.9s.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0=340m/s.求汽车行驶的速度v.  相似文献   

5.
例1 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如图1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从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  相似文献   

6.
题例1(2013·绍兴)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且保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常用一种声波测速仪来测量行驶的车辆是否超速.关于测速仪的测速过程,已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新的问题:一声波测速仪,对公路上某一行驶的汽车每隔1秒发出一次超声波,结果它收到相邻的两次回声时间间隔为0.9秒.求该汽车的行驶速度.(ν声=340m/s)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常用一种声波测速仪来测量行驶的车辆是否超速.关于声波测速仪的测量过程,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新的问题:一声波测速仪,对公路上某一行驶的汽车每隔1s发出一次超声波,结果它收到相邻的两次回声时间间隔为0.9s,求该汽车的行驶速度.  相似文献   

9.
题 一辆汽车以v1=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头在离铁路与公路交叉点S0=160m处时,汽车司机突然发现有一列长L=300m的列车以v2=15m/s的速度匀速驶过交叉点,此时火车车头正好抵达交叉点.  相似文献   

10.
题如图所示,以8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m/s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n1/s2.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相似文献   

11.
正【方法概述】1.根据纸带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1)如果纸带上的点间隔均匀,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s为相邻两点间距,T为打点的周期,则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s T.(2)设相邻点间距分别为s1、s2、s3……若s2-s1=s3-s2=s4-s3=……=sn+1-sn=Δs,则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求打下某一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如图1所示:已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欲求打下第n个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由(n-1)点到(n+1)点这段时间的中间时刻恰好为打下n点的时刻,可知打下n点时的瞬时速度应  相似文献   

12.
例1在平直公路上,一汽车以v_0= 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从某时刻开始刹车,汽车以a=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问刹车后第10s末车离刹车点多远.  相似文献   

13.
启事     
问题25.有一列汽车车队正在以v_1 =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相邻车间距为l=25m,后面有一辆摩托车以v_2=20m/s的速度同向行驶,当它距离车队最后一辆车s_0=25m时刹车,以α=0.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摩托车在车队旁行驶而过,设车队车辆足够多.求:(1)摩托车最多能追上几辆汽车?最多与车队中汽车相遇几次?(2)摩托车从赶上车队到离开车队,共经历多长时间? (sosololo@126.com)  相似文献   

14.
在直线运动中,求解最大速度、最大距离等极值问题是常见问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考题型,需要我们总结其解题思路和常用方法,提高解题能力.一、最短(长)时间例1一辆汽车从甲地沿直公路驶向乙地,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运动,途径学校,而经过学校的速度要求不能超过速度v,所以汽车加速后可匀速运动一段时间,然后匀减速经过学校,汽车刹车加速度为a2,甲地到学校的距离为s,求汽车从甲地到学校的最短时间.解析首先画出汽车从甲地到学校的v-t图像,由经过学校速度为v的图1可知:匀速时间越短所用时间越少,所以从甲地一直加速然后立刻减速所用时间最短,由图2可知经过学校的速度越小所用时间越长,由此可得汽车从甲地到学校的最短时间为先匀加速后匀减速、经过学校时的速度为v.解法1设匀加速时间为t1,则匀减速时间为t2=a1ta12-v,最短时间为t=t1+a1ta12-v,匀加速位移为s1=21a1t12,匀减速运动倒着看是初速为v、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运动,则s2=vt2+21a2t22,又s=s1+s2,以上各式联立解得t=(v2+2aa2s1)a(22a1+a2)-av2.解法2设最大速度为vm,由图像可知s=2va2m1+v...  相似文献   

15.
例一辆长为L1=5m的汽车以v1=15m/s的速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在离铁路与公路的交叉点s1=175m处,汽车司机突然发现离交叉点s2=200m处有一列长L2=300m的列车以v2=20m/s的速度行驶过来,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汽车司机立刻使汽车减速,让火车先通过交叉点,求汽车减速的加速度至少多大?(不计汽车司机的反...  相似文献   

16.
题目如图1是某大桥建设工地上使用汽车从河里提起水下重物的示意图,汽车通过一定滑轮牵引水下一个圆柱形重物,以恒定不变的速度v=0.2m/s向右运动,图2是在此过程中汽车拉动重物的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若t=0时汽车开始提重物,不计水的阻力和滑轮的摩擦,取重力加速度为10N/Kg,求:  相似文献   

17.
例1 如图1所示,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M=4.0kg、长度L=2.0m的木板,在F=8.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v0=2.0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将质量m=1.0kg的物块(物块可视为质点)轻放在木板最右端.(g=10m/s^2)  相似文献   

18.
题目如图1是某大桥建设工地上使用汽车从河里提起水下重物的示意图,汽车通过一定滑轮牵引水下一个圆柱形重物,以恒定不变的速度v=0.2m/s向右运动;图2是在此过程中汽车拉动重物的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若t=0时汽车开始提重物,不计水的阻力和滑轮的摩擦,取重力加速度为10N/Kg,求:  相似文献   

19.
关于传送带问题,是同学们解题的一个难点,下面通过例题来剖析此类问题的解法.例1如图1所示,传送带以2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传送带两端的距离为s=20 m.将一个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的一端,物体由一端运动到  相似文献   

20.
2009年江苏高考物理第7题原题为:如图1所示,以8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m/s^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m/s^2。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