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维基百科对大数据的定义为:大数据,或称巨量数据、海量数据、大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数据量规模巨大到在合理时间内无法通过人工达到截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人类所能解读的信息.在总数据量相同的情况下,与个别分析独立的小型数据集相比,将各个小型数据集合后进行分析可得出许多额外的信息和数据关系性,可用来察觉商业趋势、判定研究质量、避免疾病扩散、打击犯罪或测定实时交通路况等,这样的用途正是大数据盛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孙鑫 《新闻世界》2014,(11):163-164
当今的出版业已经处于"大出版时代",而随着数据量的急速膨胀和数据技术对各行各业的渗透,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又被称为"大数据时代"。本文着重分析了"大数据技术"对出版业的生产、营销、盈利模式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得出了"大数据"作为重要的出版资源和工具,能够促进出版企业生产的智能化、营销活动的精准化以及出版流程的高效化,助力"大出版"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应用正逐渐成为出版界关注的热点。大数据将革新出版业对信息和知识的搜集、储存和传播方式,对整个出版产业体系的重构起到决定性影响。产业重构时代的出版业如何应对大数据?在实施大数据战略过程中应注意哪些关键问题?这些都需要出版业界进行前瞻性的深度思考。吴赟在《产业重构时代的出版与阅读》中,为我们解析大数据背景下出版业应深度思考的五个关键命题,指  相似文献   

4.
伴随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数据量急剧增大。大数据时代对经济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样新闻业务也受到大数据技术的影响。本文围绕大数据技术对新闻业务的影响,介绍了相关背景,并从新闻采访、新闻写作以及新闻编辑等环节分析了大数据技术对新闻业务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吴赟 《出版广角》2013,(23):32-36
大数据将革新出版业对信息和知识的搜集、储存、传播方式,对整个出版产业体系的重构产生深刻影响。产业重构时代的出版业如何应对大数据,在实施大数据战略过程中应注意哪些关键问题,这些都需要出版业界进行前瞻性的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6.
谢天武 《出版广角》2013,(23):40-42
在大数据时代,大学出版企业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发展模式也不是独一无二的。其成败的关键在于对"大数据"中读者阅读需求的把握、对自身资源的深度开发以及对成熟的数字出版赢利模式的探索。随着人类社会的技术进步,"数据"已经不再只是计算、统计用的数值或数字,而是成为一切可以以电子形式存储的信息的代名词。随着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大数据"这一概念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并成为焦点。大数据具有规模性(volume)、多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时代,数据类型多样、数据量大、语义信息丰富,地图出版如何实现与地图数据的融合,创造新的地图应用,成为我们面临的难题。地图出版应深度挖掘特色内容资源,借力新媒体、新技术打造地图数字化应用新场景,推出一系列体现专业特色的融媒体产品,形成纸质产品与数字产品相互补充、线上线下相互促进的产品线和服务体系,加速推动产业格局进入数字化重构新阶段。通过融合发展和创新服务模式,地图出版将通过数字地图朝着出版服务、文化服务、知识服务、地理信息服务等方向发展,形成立体多元的渠道格局,全面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8.
裴贤 《青年记者》2016,(2):14-14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着十分深刻的影响。大数据开始走进各行各业,对于数字出版的影响也同样巨大。大数据时代的出版行业相比于传统出版行业有着显著的差别,因而对于数字出版的研究也就显得尤为必要。大数据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数量巨大、类型多样、实时陕速和价值高但密度低这四个方面。本文以大数据为背景对数字出版的发展进行研究,重点研究数字出版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大数据时代数字出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着十分深刻的影响.大数据开始走进各行各业,对于数字出版的影响也同样巨大.大数据时代的出版行业相比于传统出版行业有着显著的差别,因而对于数字出版的研究也就显得尤为必要.大数据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数量巨大、类型多样、实时快速和价值高但密度低这四个方面.本文以大数据为背景对数字出版的发展进行研究,重点研究数字出版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大数据时代数字出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逐渐加快了我国出版产业的发展速度,扩大了其产业规模。为了更好地应对大数据时代的形势变化,形成完整的中国出版产业链,满足这方面的长效发展要求,则需要对其重构方面进行深入思考,落实好相应的研究工作,避免对我国出版产业的经济效益、发展质量等造成不利影响,实现与之相关的数据资源的整合利用。本文将对大数据时代中国出版产业链的重构进行系统阐述,以便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大数据时代编辑工作的转型与创新作为研究主题,通过分析大数据对传统出版编辑工作的影响,以及大数据时代传统出版编辑工作转型、创新的模式,阐述了在大数据时代传统出版编辑工作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了传统出版编辑工作转型、创新的一些分析和建议,希望可以为出版行业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数据信息计量单位从G到Z的转变,其本身就反馈出数据量在不断疯长,与此同时,移动客户端使得信息交互变得更加频繁,数据信息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数据信息的挖掘价值也不断呈现出来。毫无疑问,新闻生产作为传统的信息传播机制,其原本的格局会被大数据打破重组,形成全新的新闻生产格局。本文以"澎湃新闻"为例,探究数据新闻的内涵,分析大数据是如何影响新闻生产的,继而对大数据时代下新闻生产变革的融合发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大数据的定义着手,认为数字出版产业已经进入应用大数据的时代,接着分析了大数据时代数字出版的现状,指出国内外数字出版增长势头强劲,但质量堪忧,为此提出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提高市场契合度,垂直整合内容公司,控制质量,开拓文化创意产业,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等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最先应用于互联网和通信领域商业分析的"大数据",其热度很快蔓延至广电领域。根据字面意思,人们很容易将"大数据"理解为数据量之大。但在人类信息存量以几何倍数增长的今天,一个数据分析公司挖掘一个数据仅需3秒或0.3秒就够了。数据挖掘速度的提高并不代表认知能力的提高,"有数据,无认知"成为大数据时代发展的桎梏。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在这个时代,信息资源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档案信息资源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数据时代,档案信息资源也具备着数据体量大、增长速度快;数据种类多、数据结构复杂;处理效率提高、处理技术信息化;信息资源深度挖掘的大数据特征。对此,该文从树立大数据思维、构建数字化档案资源库、加强信息化建设、注重数据价值挖掘四个角度提出策略,为大数据时代下档案信息资源挖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算科学、信息技术以及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阅读媒介多样化、便捷化使得可视化成为重要的出版方向.可视化出版符合人的学习与记忆特性并获得了大数据的支持,它摆脱了传统单一文字或图表的束缚,具有更加直观、更为简洁、更具可读性的直观生动的体验,同时,它借助大数据将各种抽象复杂的知识直观化与简单化.可视化出版将给出版业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切实加快行业出版理念的转变,加快出版业与信息技术产业的深度合作,做好可视化出版的信息技术支撑,同时用好用活三网融合与“互联网+”等政策,推进并深化可视化出版工作,推动出版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传统出版业在大数据背景下,从信息和知识的搜集、存储、传播方式等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大数据发展对出版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么在这个大数据出现的背景下该如何实现传统出版行业的产业重构,在实现大数据战略的过程中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简单对其加以谈论,从而探索一条属于大数据背景下传统出版业的新进路。  相似文献   

18.
一、大数据研究的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快速普及,信息交流,数据交换爆炸性增长,大数据时代来了.目前全球的电子化信息量是千万亿兆的数据量,预计2020年整个数据量可能会达到35千万亿兆.著名分析调研机构IDC的研究报告《从混沌中提取价值》显示,仅2011年,全球就产生了1.8ZB(也就是1.8万亿GB)的大数据,由此可见,海量数据就在眼前.  相似文献   

19.
“大数据”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数据量很大,数据形式多样化的非结构化的数据,具有规模性、多样性、高速性和价值性的特征.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出版呈现数据化、多媒体化.科技论文的摘要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篇幅短、独立性强、信息密集,往往被国内外数据库检索(国际上各主要检索机构的数据库对英文摘要的依赖性很强),进而推送给读者;或者出版单位用微信、QQ平台以文字、视频或声频文件向目标读者推送,读者通过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快速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来决定是否阅读、引用全文.  相似文献   

20.
大数据时代给数字出版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出版行业通过对大数据进行挖掘,挖掘其中潜在的数字出版内在规律和市场前景。同时,大数据背景下数据开放共享日渐普及,网络侵权日益泛滥,给数字出版版权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文章深入探究了大数据时代数字出版版权保护的研究现状,详细剖析了大数据时代版权保护的主要难点,分析提出了大数据时代数字出版版权保护的若干策略,旨在在大数据环境中实现对数字出版版权的进一步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