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抗战时期,湘西民族地区的教育获得很快发展,这与张治中大力推进乡村教育密切相关。张治中担任湖南省政府主席期间,他实地考察湘西民族地区的教育,并召开湖南教育会议、增加湘西等地的教育经费;结合移民安置,发展湘西教育,从而推动了湘西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湘西民族地区现代教育大众化趋势日益明显,各级各类学校学生数量上升,女生数量明显增加,促进了湘西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湘西民族地区教育内容出现明显的现代化趋势,突出表现为爱国主义教育的蓬勃兴起和对体育教学的高度重视,这促进了湘西民族地区现代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丁华 《怀化学院学报》2003,22(6):103-105
抗战时期湘西民族地区教育由于时局巨变、外地学校纷纷来迁和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而获得空前发展 ,各级教育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完备的体系 ,呈现明显的时代特征 ,为以后湘西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中央权力的有效运作,清朝统治者在湘西积极倡导教育,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如以广设书院、发展义学等来发展民族教育.通过中央与地方的积极互动,湘西民族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新学的兴起,奠定了湘西民族地区现代教育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湘西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在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民族地区高职教育的经济功能,对于加强湖南西部民族地区高职教育的改革,更好地发挥其在这一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清代以前,湘西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极其薄弱。随着中央权力的进入,为保证其统治的普遍性、长久性,清朝统治者在湘西积极倡导教育,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湘西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民间化、平等化,促进了义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重视湘西民族地区的教育,在当地兴办各级各类学校,组织、支持一批位于沦陷区的学校迁入,促进现代教育体系在湘西民族地区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美术手工课属于艺术教育的基础教育学科,在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大背景下,实践、探索、研究美术基础课程,对于湘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改革、促进湘西民族地区美术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湘西民族地区中小学美术教育质量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美术手工课属于艺术教育的基础教育学科,在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大背景下,实践、探索、研究美术基础课程,对于湘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改革、促进湘西民族地区美术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湘西民族地区中小学美术教育质量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是教育公平的起点,随着我国实施教育发展战略的要求及滇西北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定位于滇西北民族地区城乡接合部教育资源均衡的系统性和实证分析,立足于区域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以教育资源的配置为切入点,以丽江金山白族乡为研究区域,对研究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展开研究,以期为滇西北民族地区城乡接合部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提供意见建议。首先,调研滇西北民族地区城乡接合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现状;其次,分析滇西北民族地区城乡接合部教育资源均衡化配置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滇西北民族地区城乡接合部教育资源配置的实际情况找出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策略。  相似文献   

12.
民族贫困地区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关系再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并不总是协调的。民族贫困地区教育投入与效益回收不对称,究其原因主要是各级教育的地域布局、培养的人才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一致、人力资本流失等因素所致。在教育与经济的联动共生中找到合适的界点,以经济发展吸引和容纳人才,联动教育发展,是民族贫困地区教育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适宜策略。  相似文献   

13.
民族地区乡镇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障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也必将成为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个案调查,了解到民族地区乡镇中小学教师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中遇到了一些障碍,本文从民族地区的教育基础和教师的基本素质、教育观念、专业发展意识,专业知识等方面所存在的障碍进行了初步探讨,以便提出相关策略促使教师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女教师相对较少,这对该地区的女童、妇女教育及其女教师自身发展等都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客观认识和分析西部少数民族女教师的职业发展现状,探讨影响女教师职业发展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政策建议,将有助于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教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师资流动状况进行的详细调查表明:资教教师的生活、教学等状况均存在一定问题,如生活的不适、教学的不安、教学效果的不尽人意等。这种现状对少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稳定及教育质量的保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为了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为了民族地区的孩子、为了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作保障。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生态环境,教育生态环境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控制作用。语言文化生态环境是教育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影响着语言的使用与传播。双语教学作为民族教育的一部分,受到语言文化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制约。不同的语言文化生态环境对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教育中心是笔者创立的教育地理学的重要概念,它是指在一定的教育区域内,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因素的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类教育活动的集聚地。教育中心具有体系、功能的完备性、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性、条件性和地位的中心性等重要特征,具有引导、传播、聚合、服务等功能。研究教育中心对区域教育的发展和教育地理学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简论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教育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中,少数民族在教育模式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卓有成效的,如丰富和"不正规"的社会教育模式、相对滞后却绵延不断的专门学校教育模式。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其作用也将拓展至更广泛的社会,成为构建多民族国家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依据和参照。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解决义务教育多重矛盾和问题的根本手段。欠发达地区教育的发展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其核心则体现于教育质量的提升。只有区域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了,区域内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才能得到提高。除了实施以校本、校际和区域发展为主题的教师群体发展外,进行跨区域的教师专业发展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将成为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实施跨区域的教师专业发展,可借助网络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和可持续发展,从而形成稳妥有效的跨区域教师发展机制,这不仅可以促进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也能有效保障教师以平等的心态参与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不断完善自我专业素质,带动更多的教师发展,从而推动欠发达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educational policy related to the inclusion of ethnic minority population in the contemporary China. It has undergone three stages of the educational policy transformation, including the beginning, development and perfection stages. It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eadiness, caution, rapidity, quality improvement, standardization and quality. Through implementing the educational policy of the inclusion of ethnic minority population, it has made ret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which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national integration, maintaining national unity and regional stability, improving the academic level and cross-cultural ability of minority students, and sharing educational resources. However, in current China’s education context, the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 policy is faced with some prominent problems, such as the marginalized educational identity, non-communicative education, relative separation of systems and serious cultural barriers, relative emphasis on explicit education. Therefore, it suggested to construct a new integrative and open ethnic education system, strengthen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united integrated education, and enhancing the bi-directionality of ethnic integ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