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一是引导学生"想",二是鼓励学生"问",三是启发学生"答"。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些教育事件引发舆论关注和社会热议。一是"绿领巾",某小学好学生戴红领巾,"后进"学生戴绿领巾;二是"红校服",让后进的学生穿醒目的红色校服;三是"三色本",  相似文献   

3.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处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从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布鲁姆的"掌握教学法",布鲁纳的"发现法",到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原则",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法",都强调了学生参与的思想和意识。因此,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4.
所谓"互动",这里指的是安排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动起来,是"形动"还是"神动",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教材难易度和学生差异度的结合点上,巧妙运用好"互动",让各类学生都尽可能地做到"动"在关键处,从而创新语文课堂,优化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5.
如果教师授生以"鱼",把历史知识灌输给学生,就犹如给他们吃"鸡肋",学生食之无味,弃之又可惜!在素质教育思想和新课改理念的今天,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自学或同伴互助,在自学、互助中思考,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独立见解等。教师退居课堂"二线",授生以"渔",作为"专家"引领学生自学和点拨思维。构建"忆、学、练、导"4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体验到历史学习的"成功感"。  相似文献   

6.
自主合作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找到学习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激情,获得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课改后政治课堂教学的变化主要有:一是课堂提问"主动化",学生学习方式探究化;二是学生课堂学习"自主化",真正体现其主体作用;三是课堂教学"问题化",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四是课堂教学"情感化",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五是课堂作业"探究化",全方位培养学生能力;六是教学评价"过程化",强化学生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7.
和谐的语文课堂是"开心果",学生乐在其中;和谐的语文课堂是"创造坊",学生能够生动探索;和谐的语文课堂是"助推器",学生能获得全面发展。作为小学低年级语文老师,就要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打造快乐的语文课堂,真正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和谐变革。  相似文献   

8.
生态课堂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那么,教师该如何把握在这样的一个教学环境中的各种教学行为呢?尤其是教师最基本的天职——授课,即如何把握在课堂教学中的"讲"与"不讲"?一、教师的"讲"是自身主导功能的重要体现众所周知,传统课堂中,强调了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听",而忽视学生的"学",尤其是学生"自主地学",其核心是"学会",而非"会学".而生态课堂是通过更优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9.
语文新课程提出"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意义的过程",强调"对话"和"交流",强调"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强调"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以保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创造性,保护学生的个性。可如今的课堂又对"多元解读"追捧过热,导致语文课断章取义、曲解全篇,对文本曲解的怪现象时有发生,久而久之,语文课就由原来的僵化式演变为一盘散沙式。  相似文献   

10.
张翠霞 《考试周刊》2009,(4):217-218
新课程强调师生角色的定位要准确,学生主体性的定位已经非常明确,但是具体如何操作却很少论及,本文在作者自身的实践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加以阐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角",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的"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感悟者"。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通过思想品德课作业设计时应注意的"三度",即设计作业注意"梯度"、"广度"和"参与度",来实现思想品德课作业设计的"三再"目标,即帮助学生进行"再感悟",实现内容的"再拓展",有利于学生的"再实践",以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新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打造高效课堂,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高效课堂是"生本的课堂",是"师导的课堂",是"和谐的课堂",学生的创造力不会自然地发生发展,要靠教师精心的培养和努力的挖掘。  相似文献   

13.
生本课堂提倡教师"隐身",学生"上线",将课堂交给学生,师生角色的互换,使课堂点拨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以为富有艺术性的点拨是启动学生思维的"钥匙",也是增强学生记忆的"催化剂"。教师怎样做到"此时点拨正当时"?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带来的变革是教师作用与角色、学生学习环境的变化,教师不再是"满堂灌"的主角,而是借助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的"启明星",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引路人,是创设教学情境,开展更加开放互动学习活动的"设计师",是学生的真正"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15.
有效课堂教学指"以学生为中心",能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学。长期以来,高职英语教师"一言堂",学生"无言堂",英语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实际上,构建有效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是完全可行的,"语音操练、影视欣赏、句型背诵"三部曲的实践就是成功的典范。  相似文献   

16.
用接受美学来观照"艺术兴学"的办学理念,我们会发现,从认识论来说它可以"兴"学生本体,从方法论来说它可以"兴"学生的学习。它不仅是一种方法,而且是一种对话、创造与构建,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起"艺术兴学"的学习语境,不仅可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动机,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期待",有利于让学生由"实际的读者"顺利地靠近或变成"隐含的读者",让学生在学习时多些"顺向相应",少些"逆向遇挫",从而实现学生与教师及知识之间的"视域融合"。  相似文献   

17.
有人把乐学思想定义为":从学生乐于学习的角度,研究教与学及其相互关系的教学思想体系。"其实",乐学"就是学生乐于学习,但它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仅从字面意义去理解是不够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发挥自己的优势,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本文主要从学生"厌学"是由哪几方面因素造成的和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两方面来阐述的。  相似文献   

18.
蒋翠英 《化学教与学》2011,(3):14-15,13
在职业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造"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巧"设疑",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给"模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搭"台子",展现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祁生川 《考试周刊》2011,(11):129-129
长期以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人们认为教师的任务是教,学生的任务是学,因此,教师往往热衷于"满堂灌",采取"填鸭式",搞"一言堂",形成了一个"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英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陈英 《考试周刊》2012,(63):116-116
"留白",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是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旨而精心留出一定的"空白",创造出此时无声胜有声,此处无画皆妙处的艺术境界。在进行英语教学活动时,教师也可以像绘画艺术中的画家一样"蜻蜓点水",在教学预设中巧"留白"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主动地探索、思考和发现,让学生补充这些"空白",同时在生成中绽放出课堂真正的精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