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已公开现行文件服务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已公开现行文件服务中心,向社会集中、公开提供现行文件服务,是前几年档案部门对服务机制的创新。这一新生事物在满足社会各界利用现行文件需求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了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一些地方,这一工作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也出现了一些需要档案工作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提供现行文件利用是档案馆创新服务机制的一项具体措施。一些地区现行文件资料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社会各界提供政策法规性文件,为广大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在现行文件的利用服务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目前缺少一部关于现行文件公开的法规.哪些文件可以公开,哪些不可以公开,都没有做出界定,因此现行文件公开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二是现行文件在一段时间内能否公开,其形成单位有很大的决定权,而档案馆则处于被动地位,在与文件形成单位的协调、合作问题上,档案馆需要花费很大精力。  相似文献   

3.
汤涌  赵立 《浙江档案》2003,(3):16-16
目前,各地档案部门都在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尝试服务创新,开放现行文件,为群众、为社会提供查阅服务。依托绍兴市档案馆建立的绍兴市党政文件查阅中心(以下简称文件中心),收集了120个部门近4000只现行文件,在去年3月20日对外开展服务以来,接待934人次、调阅文件2326件次,复制文件3157页次,受到了社会和群众的好评,在实际运行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们认为这项服务创新要健康、持续地发展,在工作中应当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关系:一、在收集文件时,要处理好全面收集与重点收集的关系。所谓全面性,就…  相似文献   

4.
美国华盛顿国家文件中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国的档案工作体系中,文件中心(Records Center)是非常关键的中间环节。根据美国档案界通行的文件“生命周期”(Life Cycle)理论,非现行的机关文件在“立卷”之后,并非马上“归档”给档案馆,而是先移交文件中心代为保管,并提供利用,直至文件保管期满以后,  相似文献   

5.
档案馆建立现行文件服务机构的若干认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档案馆建立现行文件服务机构,主要向社会提供内容涉及政策性、法规性、公益性、服务性的现行文件利用服务,是当前档案工作的热点之一.截止2003年6月底,全国共有480家档案馆开展了已公开现行文件的利用工作.就是现在,还有档案馆仍在筹建现行文件服务机构.因此,本文拟对档案馆建立现行文件服务机构的做法提出一些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档案界同仁指正.  相似文献   

6.
丁朝胜 《北京档案》2001,(12):27-28
现行文件是指目前正在执行的国家及本地区的政策、法律、法规等相关文件.昌平区档案馆经区政府批准成立了现行文件阅览室,收集了21大类近4000份文件,为公众提供利用服务.如何认识这一新生事物,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7.
2004年6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王刚同志在档案部门开展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情况的报告上做出重要批示:“建立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中心,开展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是档案部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党和国家方针歧  相似文献   

8.
蔡杏君 《浙江档案》2003,(12):39-39
新昌县于2002年4月建立了浙江省内第一家县级现行文件资料查阅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文件中心)。目前,文件中心已收集汇总了县级党政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等90个单位于1996年以来形成的具有政策性、法规性、公益性的非涉密性的现行文件资料共5400多件。收、征集了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等200多件。经过一年来的实践,笔者欲就文件中心的内涵、任务、服务方式诸方面谈点浅见。一、文件中心的内涵和任务笔者认为,文件中心是介于文件产生形成机关和档案馆之间的一种文件保管机构,也是对文件进行系统利用的服务机构。文件中心的任务包括:…  相似文献   

9.
高顺艳 《浙江档案》2006,(11):46-47
现行文件查阅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查阅中心”)是目前我围政府信息公开的一种重要形式和场所,又称“现行文件阅览中心”、“现行文件服务利用中心”等。它是档案馆在收集、集中政府部门现行文件的基础上,以政务信息公开为基本任务,方便计会各界.特别是普通公民查阅、了解政府现行政策信息的内部机构。  相似文献   

10.
开展现行文件阅览服务 增强档案工作服务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 《四川档案》2004,(1):23-23
文章认为档案工作提升服务功能和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便是开展现行文件阅览工作,本文从开展现行文件阅览的意义及抓好四项建设,确保现行文件阅览中心功能的发挥等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2001年5月22日,“常熟市现行文件阅览中心”正式挂牌对外服务,是全国县级档案馆中最早建立的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机构。在国家和省档案局领导的重视推广下,当“常熟市现行文件阅览中心”迎来三岁生日之际,全国已有近500家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机构。作为全国最早开展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的单位之一,现就几年来的工作做一回顾,并谈点粗浅的想法。  相似文献   

12.
已公开现行文件服务的机构设置及运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已公开现行文件服务机构的设置 目前,现行文件公开服务正在全国许多城市展开,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类为现行文件阅览中心,如北京市昌平区、海淀区和山东省济南市的现行文件阅览室等;第二类为文档服务中心,如江苏省常熟市与南通市的文件服务中心、深圳市的文档服务中心;第三类为红头文件服务中心,如湖南省株洲市的红头文件利用中心等;第四类为现行  相似文献   

13.
《新上海档案》2004,(3):26-27
为贯彻《上海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规定》(市政府18号令)、《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市政府19号令),促进政务公开和档案馆公共服务,2004年2月26日上海市档案局发出了《关于做好行政规范性文件开放阅览服务工作的通知》,对各区(县)档案局馆、各市级机关档案部门做好本市行政规范性文件(以下简称规范性文件)开放阅览服务工作提出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王玉龙 《云南档案》2012,(12):35-38
在网络调研的基础上,笔者以美国商业性文件中心的代表Iron mountain和Recall为例,阐述了企业文化在美国商业性文件中心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作用发挥的途径和特点,旨在为我国的文件、档案服务的相关机构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英国电子文件向档案馆的移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更加准确地从政府机关的全部文件中选择出可以永久保存的文件,并将半现行的文件移交给英国公共档案馆(2003年4月以后,英国公共档案馆已经改名为英国国家档案馆),2003年1月,英国公共档案馆在其网站上公布了《电子文件管理、鉴定和保护指南》,该指南对电子文件向公共档案馆移交的问题进行了规定。英国公共档案馆在发布该指南时特别声明该指南是初步的,将来可能会做进一步的修改。  相似文献   

16.
关于建立专业系统现行文件利用服务中心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英  张丽 《四川档案》2005,(5):49-50
该文认为,由政府职能部门牵头建立专业系统的现行文件利用服务中心,一方面使公开的政府信息更加系统、专业,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当前由档案馆开展的现行文件利用服务工作中存在的所收文件深度不够,业务性强,与具体行政相对人直接相关的文件收集不齐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王惠芳 《兰台世界》2003,(12):23-23
建立“现行文件利用中心”,要把好收集、管理、利用三关。一要把好收集关。首先,科学确定收集范围。如市级现行文件利用中心收集文件的范围,应以市委、市政府及各部、委、办、局及省驻市的局级单位形成的,不涉及密级的文件,并且是正在执行的政策性、法律性、公益性、服务性文件  相似文献   

18.
燕军 《兰台世界》2005,(2):35-35
为社会提供现行文件服务,是档案部门拓展服务领域的重要方面,也是政府爱民、便民、利民服务意识的一种体现。搞好现行文件中心建设,除了增强服务意识外,就是要不断加强基础建设,其中大量的工作是现行文件的收集工作。就目前现行文件涵盖范围和数量而言,远不适应日益扩大的社会组织和公民对现行文件利用的需求,影响了公民对现行政策法规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19.
笔者近日查阅了有关现行文件眼务的学术论文,发现现行文件的研究深深打上了“档案”的烙印,服务重点、密级界限、分类方法的探讨总能找到“档案”的影子。在评价和分析当前现行文件服务质量和状况的文章中,不少作者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前提,即“档案馆就是开展现行文件服务的最佳主体和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20.
文件横向运动发生的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件运动形式是多样的,文件横向运动是文件运动的重要形式,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只揭示和描述了文件纵向运动的规律和情形,并未揭示和描述文件横向运动,事实上,许多文件都不仅拥有纵向运动,而且还客观拥有横向运动,文件横向运动发生的必要条件是A、B二个活动的开展过程拥有相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