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学术界越来越关注中华文明史研究。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社会近40年所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学者认识到,重新崛起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而这一悠久的文明形态,又是以其深厚的文化传统作为"根与魂"的。因而,全面且深入地探讨中国文化传统,不但有助于深化中华文明史、中国思想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等领域的研究,而且裨益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为化解文明冲突、促进世界和平、营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富有建设性的思想资源。鉴此,本文试以"整体特征、基本精神和理想境界"为着眼点,通过深析近些年来的学术进展,以期推进关于中国文化传统的总体思考与理论总结。  相似文献   

2.
自2017年8月14日闭馆提升改造315天之后,6月25日下午1时半,良渚博物院重新开馆。三大展厅常设展的主题就是: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相似文献   

3.
曾经有人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能够长久留给后人的只有化,细细想来这话真是说得不错。那横平竖直的方块汉字所记录的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的历史不正是博大精深的中华化的积淀与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4.
正中华的故事、中国的历史,绵延五千年,纵横千万里,如果想完整呈现这个古老神秘而又包容开放的文明进程,岂是几集纪录片就能承载的了呢?而2016年1月21日至2月25日在英国广播公司二台(BBC 2)播出的六集纪录片《中华的故事》以尊重多元文化为基调,站在现实的场域里追溯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和文明进程,讲述了别样的"中华故事"。这部由英国广播公司(BBC)和美国公共电视台(PBS)共同投资的纪录片《中华的故事》(The Story of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历尽五千年的沧桑,创造了中华文化,构建了一座文化宝库。中华医药,就是这座宝库里最璀璨的明珠。中华医药就像一条母亲河,用自己的血脉,在漫长的岁月里,默默地滋养着中华民族,使她保持健旺的躯体,不断地成长和壮大,成为今日的“东方巨子”。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是一方诞生了华夏文明的圣土。人类第一粒火种在这里发明,中华第一座天文台在这里建成,汉文字鼻祖在这里诞生,中华千余个姓氏从这里衍出……悠悠五千年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在这里浓缩,浩浩天地间沧海桑田在这里变迁。  相似文献   

7.
卢如平 《文化交流》2012,(10):16-20
荡平倭寇名震东南 长城是中华文明史的重要载体,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志和伟大力量的象征. 隋代及以前的万里长城,受风雨侵蚀,大都不完整,明代修筑的、尤其是东起山海关西至山西黄河边的一段,保存得相对完整,起伏于崇山峻岭之间,气势磅礴,蔚为壮观.这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戚继光和谭纶等将帅给我们留下的一份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8.
正地处杭州西北部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被列入之江艺术长廊是意料之中的事。从历经五千年沉睡、穿透历史烟云、登上世界舞台中心,至如今山水城池交融,成为后人的"朝圣地",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已是厚重历史文化最典型、最为直接的物质载体,是体验和感悟"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9.
文化与道德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是道德的精神寓所,有5 000多年历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积淀着中华传统美德的精神追求。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基于农耕文明,在茶叶的种植、生产及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了包含茶礼、茶德、茶事、茶道等在内的中国茶文化,承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维内涵和价值意蕴,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民族情感和民族习惯。该文旨以“中国茶文化”为载体,溯源中华传统文化,探究其中蕴涵的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以及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医的历史,几乎和中华文化的历史一样悠久。从神农尝百草以降,绵延五千多年,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中医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延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在今天的时代里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医不仅是一种医疗的技术,更是一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