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陈尊默《文心雕龙校注》是新见的一种文献。陈氏学问渊博,经史功底深厚,校注精审,时发人所未发,于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多有是正。该书的发现表明,解放前一些大学的《文心雕龙》授课讲义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应当引起学术界的注意,并予以收集整理  相似文献   

2.
杨明照先生被誉为“龙学泰斗”,他的《文心雕龙》“校注四书”在“龙学”界享有盛誉。杨明照对《文心雕龙》的文字校勘较早地运用了唐写本《文心雕龙》残卷,其中与唐写本相涉篇目多据以迻校,复奠以按断。他在对自身“校注”系列的不断增补和修订中,对唐写本的运用也愈加充分,创获颇多,在“龙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潘重规、林其锬等人都在各自对唐写本进行整理的全校本中多次援用杨校,杨明照在唐写本《文心雕龙》残卷校勘史上的地位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3.
《文心雕龙》文体论在唐代就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明清两代一直都是校注、评点之重。明人在《文心雕龙》文体论的注释上有很大进展,但在评点方面取得成果有限。清代学术大兴,加之有《文心雕龙》在明代的大量刊刻为基础,清代的《文心雕龙》研究上了一大台阶。文体论仍然是研究的重点,不仅注释愈加完善,更在理论研究上取得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4.
正南朝梁刘勰著《文心雕龙》五十篇(章),分上、下篇(卷)。近四万言,为中国文论的元典之作。然自问世而至清代,《文心雕龙》的注释本却颇为稀少,直到清代黄叔琳《文心雕龙辑注》出现,刘勰之书方得一较为完备的校注本,由是黄注本流行百余年。本书集清代黄叔琳对《文心雕龙》的辑注以及纪昀的评语、近代李详对黄注的补正以及著名  相似文献   

5.
刘勰的《文心雕龙》已经传世一千四百多年了,可以说注家辈出,精论纷呈,读者遍宇内,寰海存知音。《文心雕龙》学已成为当今的“显学”,“文心”园地,充满无限生机。 《文心雕龙》从校注、译注到理论研究,在这段岁月悠悠的历程上,留有拓荒者的足迹、创业者的艰辛、后继者的功业。为了《文心雕龙》学的进一步发展,很多人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诸如各种辑注、索引、论文汇编等等。这都是具有不同功用的建设“文心学”的基础工程,都是嘉惠学子、泽被后人的。但人们也还盼望着能有一部《文心雕龙辞典》的出版。已故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秘书长牟世金先生十年前就呼吁我们该有一本“研究者所亟需的工具书”(《<文心雕龙)研究  相似文献   

6.
吴林伯先生生前是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他对《文心雕龙》的研究,有其独特性,比较早地提出《文心雕龙》不仅是文论的经典,也是哲学的要籍。认为《文心雕龙》的主导思想是儒家的,尤其受《易》道影响最深。虽然《文心雕龙》中出现了与佛学有关的几个词语,这些词语既可说是出于汉语古籍,也可以说是出于佛籍,但是不得说《文心雕龙》的道是佛道。吴林伯先生是一位纯粹的学者,是"龙学"界的一位大儒。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文心雕龙》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马白首次在内蒙古大学汉语系开设"《文心雕龙》专题",标志《文心雕龙》研究在内蒙古起步。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文心雕龙》研究始于八十年代初期。陶格图慕在蒙文系用蒙语讲授"《文心雕龙》专题",并撰写《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研究》。王志彬(林杉)在汉文系授诸生"《文心雕龙》创作论",开辟从写作实践角度探索《文心雕龙》理论价值的新路。一九九七年至二○○二年,王志彬推出《文心雕龙》研究系列著作——《文心雕龙创作论疏鉴》、《文心雕龙文体论今疏》和《文心雕龙批评论新诠》。"三论"的面世,奠定了内蒙古师范大学在自治区《文心雕龙》研究中的主导地位,标志内蒙古的《文心雕龙》研究达到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嘉应学院学报》2019,(5):67-71
铃木虎雄是日本中国学研究的奠基人,家学渊源流长,学养深厚,著述既丰赡又独创,擅长清代实证考据学。他首次分别对《文心雕龙》最古本、最善本进行了校勘。贵重旧本、"他校法"和对校是他校勘的显著特色,而存真复原、辨讹谬是他校勘的具体内容。其中,对讹误的校订是他突出的成就。他对《文心雕龙》的校勘,务实守真,奠定了日本乃至世界"龙学"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杨明照先生致力于《文心雕龙》研究半个多世纪,取得了许多凌越前贤的成就.其中用力最勤、创获最多的则在校注方面。从“补正前人缺漏”和“修订自身校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其在不断超越前贤、修订自身的过程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相似文献   

10.
范文澜先生的《文心雕龙注》,以其校雠之谨严,引证之详细,释义之精当,材料之翔赡以及评说之深刻,赢得了学界的一致好评,被认为“是《文心雕龙》注释史上划时期的作品。”范注集前人校注之大成,奠后人注书之基石,把《文心雕龙》的研究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堪称《文心》研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这里拟从文本清理、材料编纂和问题研究几个角度,对“范注”作一些探讨。一、文本清理校勘是文本研究中的基础工程,也是正确理解文义的必要前提。古语说:“书三写,  相似文献   

11.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企业营销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在营销观念、营销环境、营销手段等方面与现代企业营销的要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中国现代企业营销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高校学报文献的学校性及综合性强、学术性强、创新性强、形式规范和收藏价值大的基本特征和学术价值,并提出了广泛收集、加工整理、变分散管理为集中管理的开发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对立统一规律的基础上 ,介绍了数学分析中常见的八种二重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14.
百回本《西游记》的横空出世,为明代的小说批评提供了新的范本。围绕着对《西游记》的评论,陈元之、谢肇淛、李卓吾(?)、衰于令、张誉、凌濛初、睡乡居士等都发表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他们的批评文字基本解决了困扰自古以来无数研究者的小说创作“虚与实”的关系问题,肯定了小说这种特殊体裁的虚构性特征,基本澄清了对以神魔鬼怪为题材的奇幻文学的传统偏见,肯定了奇幻小说存在的合理性;从“真与幻”的辩证关系上,强调奇幻小说要“幻中有真”,更进一步强调小说要描写平常人的日常生活,完成了文学向人本位复归的理论探索;在“奇与正”的探讨中,他们把“奇”定位于“文胜”,定位于取材于现实生活,客观地反映现实生活,又要表现出奇的特色,是对古代小说理论的重要贡献。在这些理论探索的每个环节中,《西游记》的范本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学界几乎普遍认为 ,从方位观念产生之日起 ,人们就将日出方向称为东方 ,将日落方向称作西方。其实 ,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从北方民族方位观念发生、发展和演变来看 ,最早将今天的东、西方称作日出、日落方向 ;后来 ,称为前、后方 ;再后来 ,称为南、北方 ;最后才将日出、日落方向称作东、西方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执政党的合法性并不在于执政党的地位本身,而在于执政党广泛的、坚固的群众基础。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血与肉、鱼与水的关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党群关系的状况良好,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否则,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甚至遭受失败。党群关系关乎中国共产党的兴衰。面对新世纪,党要把党群关系作为党的建设的晴雨表,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要求处理好党群关系,保证党的事业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7.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于阗文化因西汉王朝统一西域得到提升;由于频繁的丝绸之路贸易,于阗成了东西文化的融汇之地;佛教的传入,使于阗绿洲居民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信仰发生了巨大嬗变.这个时期是于阗文化的勃兴期.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俗故事反映了各民族的精神风貌,概括起来,1.天人合一的精神,即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互助互生;2.惩恶扬善的精神,体现了儒家仁孝的思想;3.除旧更新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淘汰陈旧落后的东西,生长新的风俗习惯,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中国写作理论史》是现代写作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中史学著作。它立足于世纪之末,千年之交,回眸一百来我国写作理论的变迁,试图以史为鉴,促进现代写作学的新发展。其超越前代的基本特征可以用“变革”二字加以概括。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1)文章功利性质的变革;(2)文章写作语言的变革;(3)文体地位的变革;(4)写作理论本体内涵的变革;(5)高科技发展和应用,促进了写作理论的变革。  相似文献   

20.
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成为各国富国强兵、克敌制胜的重要资源。各诸侯国之间激烈的人才竞争加速了人才流动,客观上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发展与生产力的进步。因此,分析这个时期的人才流动现象,一定程度上能为当代社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