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刊从本辑起设《难忘的新闻生活》专栏。这个专栏是《印象深刻的一次采访》专栏的继续,内容将扩大至编采各个方面,除一次采访外,一个版面的编排、一个专栏的设置、一篇评论的产生甚至一条标题的制作,凡有史料价值,有可供借鉴的编采经验,均在刊登之列。《印象深刻的一次采访》专栏,在广大新老新闻工作者的支持下,刊出了一批文章,并已出版了一本单行本。我们希望《难忘的新闻生活》专栏能得到更多的支持,为读者提供更多珍贵的新闻史料和宝贵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
贵州日报上的《读者点题采访》,今年3月31日开张。作为这个专栏日常工作的组织者之一,我在这里把自己一些关于新闻工作的想法粗线条地清理一番,企望得到同行们的指点。纵观这个专栏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到江苏省涟水县采访。在县委办公室里,我看到每人办公桌上都放着一本新出版的《新闻业务》。这使我这个新闻记者、《新闻业务》的热心读者大为惊奇和兴奋:党政干部也喜欢看《新闻业务》!我似乎找到了知音,就和他们交谈起来。他们告诉我,他们所以爱看《新闻业务》,是因为《新闻业务》能给他们提供许多有益的东西,比如《信息与展望》专栏,能使他  相似文献   

4.
《新闻知识》今年开辟了“得奖新闻采写谈”的专栏,我所熟悉的通讯员和新闻爱好者看了后,都说:“这个专栏开辟得好”。我也  相似文献   

5.
刚开始给专栏写稿时,有“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觉,命中率当然很低.1992年底,我们部队有一位志愿兵团专业技术过硬荣立了二等功.我在看《解放军报》时发现里面有个“连队新闻”专栏,这个栏目当中反映的多是基层连队的新鲜事,于是我便瞄准这个栏目的特点,写了篇稿投了出去,没过多久,“连队新闻”栏目便以《陈贵新精通业务荣立二等功》为题登了出来.使我尝到了给专栏写稿的甜兴.之后,我便着力研究我所接触到的各个报纸专栏的内容、特点、写  相似文献   

6.
最是一年春光好。春天,是万物复苏、种子萌发的季节。这个春天,我也迎来了自己的两会"初体验"。两会是新闻盛宴,亦是新闻大战。第一次上两会,我心里既激动又紧张。除了完成大量常规报道外,我还受领了一项特殊任务——每天采写一篇《两会日记》。《两会日记》是《解放军报》两会宣传的传统栏目,至今已持续了10多年。在我之前,报社多位新闻前辈曾为这个专栏采写过大量优质稿件,《两会日记》专栏也被评为全国人大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九八三年开始搞通讯报道的。全年,只在县广播站发表了四篇稿子,省级新闻单位就别想。经老通讯员介绍:要想搞好通讯报道,首先要熟悉新闻业务知识,向‘哑巴’老师求教。于是,我就订阅了一九八四年度《新闻通讯》,其中《新闻业务研究》、《采访札记》、《通讯员生活》等专栏,办的生动活泼,有比有  相似文献   

8.
贵州日报上的《读者点题采访》,今年3月31日开张。作为这个专栏日常工作的组织者之一,我在这里把自己一些关于新闻工作的想法粗线条地清理一番,企望得到同行们的指点。纵观这个专栏内已见报的稿件,大致可以归纳出如下几个特色: 1、读者关心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各个侧面的特别是来自基层的信息。《366次列车出事故有惊无险千余旅客惊慌中破窗而逃》《下乡看病的为何是巫婆不是医生》《中建乡16位  相似文献   

9.
今年《新闻战线》第三期,肖新生同志在《记者业务探讨》专栏中谈到以“静态采访”作为记者摆脱“尴尬”境地的手段。我想,这个问题很有商榷的价值。对于一个年轻的记者,“无知”不属“丑行”,而无知+固执,就不仅讨嫌,而且是致命的弱点。“静态采访”若作为记者的十八般武艺之一种是可取的,若作为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 从我第一次看到《新闻知识》后,我就喜欢上她了。‘通讯员经验谈’、‘业务研究’等专栏给了我这个初学新闻写作的人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11.
评述《新闻知识》新辟“改改评评”专栏。看出编辑为办好刊物绞尽了脑汁。我是它的忠实读者,被这个专栏吸引了,不由得对刊发的供  相似文献   

12.
“窗口”受欢迎,经营颇不易在人民日报上辟一个专栏,刊登当天其他报纸的要目,这个主意,是一位有四十多年新闻工作经验的老同志提出的。实践证明,这是一个好主意。我们曾经在北京王府井的阅报栏前作过观察,在人民日报三版《今日首都和各省市区报纸要目》专栏前,总是聚集着较多的读者。我们的记者到外地采访,常常遇到一些读者在谈论当日《要目》的内容和品评对联式的标题。许多读者在来信中说,《要目》成为他们每天必读的内容。有的还建议我们将这个专栏规格化,以便他们剪报装订,并提出最好定期集印成册发行。江西省安福县计划委员会兰尚同志对三个月的《要目》作了统计分析,并写出专题报告寄给我们。这些,无疑是  相似文献   

13.
今年5月4日起,我们在北京晚报的第2版社会新闻版上,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新闻专栏——体验新闻,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这个专栏共发出新闻稿件10篇,虽然数量不多,却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晚报人、特别是晚报社会新闻中心的记者编辑们,在新闻理念上进行的探索性思考和在新闻实践上进行的尝试性改革。创办这个专栏之初,我们对这个专栏的稿件,作出了下列3点基本定位:1、体验新闻的写作,首先应当体现出作者的受众意识;2、体验新闻追求一种全新的、经典式的新闻写作样式;3、体验新闻重在体验和对体验的展现,它强调作者与采访对象和受众的多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所指的“签名评论”,是指在报纸上以作者的手写体签名的评论。如将评论分为大型重型评论、中型评论、小型评论三类,签名评论一般属于小型评论类,且多为专栏评论。在新中国的新闻史上,签名评论是个新生事物,是大胆试验的产物。在人民日报报系里,《华东新闻》是最早开“签名评论”专栏的版面之一。笔者有幸于1997年到2000年间,与另一位同志共同主笔《华东新闻》的《每周经济时评》专栏,4年内共计撰写了100多篇经济评论。时至今日,出去采访与人交换名片时,还常听对方讲:哦,我知道你,就是在《华东新闻》上签名的那位记者。有一次,采访一位省…  相似文献   

15.
《业务广角》是今年《新闻战线》推出的新栏目,面向一线采编人员,采、写、编、评尽融其间。设有《采编一线》、《新闻幕后》、《记者思考》、《编辑一得》、《评论评析》、《好栏目推介》、《采访心语》等子栏目。该栏目开设以来,受到新闻界特别是一线采编人员的广泛欢迎。从本期起,本刊与钱江晚报合办这个专栏。希望一线采编人员踊跃来稿,与我们一起共同把《业务广角》办得更好。`  相似文献   

16.
我们《上海海港报》有个读者批评专栏叫“引以为戒”,从一九七八年恢复办起,这个专栏,至今已坚持了十年。在今年的上海市报纸新闻栏  相似文献   

17.
读者之声     
▲河北邯郸市峰峰矿务局一矿柴广平:我们这里有15名骨干通讯员订了《新闻与写作》,我们希望贵刊开辟一个《通讯员问事处》专栏,及时解答通讯员提出的一些问题;另外,贵刊若能开辟一个“文章病院”专栏,针对基层通讯员写稿中的某些“通病”,如谴词造句中的毛病,常容易写错的字……,在专栏中“医治”一下,对通讯员提高写作水平一定会有促进作用。▲我叫李再湘,是湖南宁乡县一中的数学教师。1983年我在湖南师院数学系读书时,担任过院学生新闻社的特约记者。然而,我这个理科生虽有对新闻写作的热情,但所写的稿子,却往往抓不住  相似文献   

18.
《新闻战线》编辑部《与你同行》专栏的主持者要我写篇文章,说说自己作记者的体会,叫作“经验之谈”。他告诉我这个专栏是专门为年轻一些的记者辟出的。我平心想来,实在没什么经验好谈,只是有一个希望,欲说还休,欲罢又不能。这希望在我已经抱了十几年,这就是,作为记者能够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真实地写给我们的读者。新闻真实,是对一个记者的基本素质要求。追求真实,即真实地展示报道对象的本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今年元月20日,我高兴地站上了“好新闻”领奖台。我写的《宾川儿童情意深》被铁道部第五工程局《铁道开发报》评为“机筑杯新闻大赛”好新闻三等奖。说起来这还是《新闻三昧》的功劳哩!请允许我说一声,感谢您,《新闻三昧》。去年三月初,我收到了我们宣传部订的《新闻三昧》之后,便向往常一样先翻阅“新闻夜大”专栏,一篇  相似文献   

20.
2007年8月23日,《安阳日报》在第6版推出了以我名字命名的《巧红视角》专栏.当天不少读者打开报纸后感到耳目一新。因为这个专栏不同于一般的新闻,一个“专”字决定了它有很多唯一性和独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