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互联网+"背景下,家园共育有其必要性。"互联网+"推动了"家园共育"的发展为家园共育提供了方式,形成了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从而印证了"互联网"背景下家园共育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随着育人教育理念在幼儿教育中的深入开展,家园共育成为当前幼儿教育所热议的话题。幼儿时期是一个人养成行为习惯和形成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幼儿园和家庭承担着同样的教育使命。幼儿园要在家园共育的思想理念下积极建设有效的教学模式,给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分析了家园共育的现状,阐述了家园共育理念对幼儿教育的积极意义,并具体分析了家园共育思想理念下幼儿园教育建设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3.
当前,家园共育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成为幼儿园管理中的一项值得探索和实践的新课题。兰州石化幼教中心蓝鑫幼儿园作为一所新建幼儿园,也在积极探索家园共育的新模式。努力寻求家园共育的突破口。幼儿园尝试利用各种方式挖掘家长资源,形成了以幼儿园、家庭、社区共育的合力教育大环境,为家园共育探索出不少鲜活的例证和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幼儿教育中,家园共育是连接幼儿家庭与幼儿园的一条纽带,共同肩负着幼儿的教育工作。家园共育模式是促进幼儿茁壮成长的根基,家园双方应该依据幼儿教育客观发展的规律,积极主动地整合各种有效的教育资源,做好幼儿教育工作,为幼儿的终身教育奠定坚实的根基。对家园共育模式的内涵以及幼儿教育中家园共育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有效的家园共育策略,以促进家园共育模式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5.
在"互联网+"的驱动下,出现了大量的基于家园共育APP软件,对家园共育APP的关注点主要在其功能开发和推广,其优势在于增进了家园沟通、拓展了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方式、提升了家长参与共育的积极性、形成了平等开放的家园关系、减少了安全隐患。但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存在家园共育作用不明显、缺乏对应用对象的有效划分、功能重叠单一、缺乏对使用者兴趣的刺激等偏失,因此要求幼儿园与家长在交流上更多样化、深入化,在APP的模块设计上更贴合使用实际,同时也积极激发老师和家长的使用兴趣。  相似文献   

6.
潘琳琳 《家长》2024,(6):71-73
<正>幼儿的健康成长和身心发展既离不开学校教育,也离不开家庭教育。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理解到了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因此,如何做好“家园共育”也已经成为了新时期幼儿教育研究、探讨的问题。幼儿阶段是一个人一生发展过程中的最初阶段,也是一个人可塑性最强的黄金时期,更是实施“家园共育”的最佳时机。但是从当前的幼儿教育状况来看,家园共育的落实情况并不乐观,依旧存在不少问题。鉴于此,本文分析了当前家园共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形成原因,从四个主要方面讨论了高效落实家园共育的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7.
瑞吉欧教育方案在社区文化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区管理模式。借鉴瑞吉欧社区管理模式。必须思考我国社会历史文化可能提供的支持系统,把家园共育作为民主合作教育的突破口;实施家园共育时,教师应该把家长看作合作伙伴而不是顾客;记录为家园共育提供了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的繁荣,带动了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同时科技的发展势头也十分迅猛,尤其是信息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广泛使用,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而在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的身影更是无处不在,幼儿园的家园共育也不例外。本文以家园共育的重要性为切入点,对家园共育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策略展开探讨,以期能够提升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朱敏钰 《教师》2015,(1):82
早期教育的好坏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影响非常关键,家园共育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策略的一致性是家园共育的精髓部分,下面笔者将谈论家园共育中教育策略一致性的实行所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一、对家园共育的认识所谓家园共育,就是由家庭和幼儿园携手完成对孩子早期的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虽然家庭是孩子最初的母校,但是要良好的完成对孩子的教育,单靠家庭这一方面是不够的,家长也不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技术深刻改变着教育的面貌,推动教育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推动家园共育和谐发展,既需要遵循科学性、公平性及开放性原则,也需要幼儿园与家长互相支持,形成教育合力。当前家园共育存在家长与教师的角色定位有偏差、家长与幼儿园互动的内容与形式相对单调以及监督治理体制不完善等现实困境,应通过回归正确的家园共育角色定位、拓展家园共育形式与内容以及完善家园共育监督管理机制等方式纾解。  相似文献   

11.
周海燕 《考试周刊》2010,(53):246-247
家园共育是当今幼儿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我们在开展家园共育时通过开辟多彩的家园共育活动,让家长和老师在活动过程中碰撞出教育的火花;深化多种家园共育方法,帮助老师和家长共同构筑幼儿成长教育体系,激发出教育的力量,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做好家园共育工作对于幼儿园和家长都至关重要,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桥梁。幼儿园要做好家园共育工作就要在日常工作中全面做好家园沟通的规划和实施,协调家园的教育观;在日常生活中家园教育要相互渗透,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和素养;家园共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巧妙地找到切入点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13.
家园共育这个命题其实由来已久,在国外已发展得较为成熟。学前教育的质量与孩子今后的发展联系十分紧密,家园共育是学前教育目前的大趋势。我国家园共育虽然如火如荼,但家园共育现状并不乐观,存在着措施实施不到位、方式方法混乱、家长教师观念分歧、家长教育观念落后等问题。为此,通过对幼儿园家长教师的问卷调查,在了解家园共育问题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家园共育的幼儿园管理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张蕾 《成才之路》2022,(13):98-100
家园共育即家庭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幼儿的教育.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家庭是幼儿教育过程中的特殊力量,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园共育理念对提升幼儿教育质量意义重大.文章从家园共育的实践价值入手,分析家园共育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构建新型家园关系、明确家园...  相似文献   

15.
近丽年,我园教研组在“家园共育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与大家分享。在家园共育的早期阅读研究中,我们坚持教师的专业引领,坚持家园互动。首先,注重通过各种活动从多角度潜移默化地帮助家长形成对早期阅读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6.
赵科 《教育导刊》2011,(7):56-59
家园共育幼儿爱心的实践贯穿于幼儿教育的始终。其中,家长与幼儿爱心活动居于中心环节。通过对家园共育幼儿爱心的实践研究,探索出亲子活动、师幼活动、家庭指导幼儿爱心任务活动等家园共育幼儿爱心实践模式实施策略,三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与小学阶段在生活上、学习上都有着较大的差异,很多幼儿刚进入小学阶段后非常不适应,因此,做好幼小衔接是当前幼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幼小衔接的背景下,还需要进一步落实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形成家园共育的模式,发挥出家园教育的合力,从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其未来的小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从实际出发,分析了幼小衔接背景下的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构建的重要性及意义,同时探究了家园共育对幼小衔接的推动作用,最后,结合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探究了幼小衔接背景下的幼儿园家园共育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18.
通过梳理政策法规与研究文献中关于家园共育内涵的表述,本研究对比分析了《幼儿园工作规程》修订前后"家园共育"的不同之处,针对当下家园共育中存在的问题和落实《规程》新要求提出发展新路径,便于幼儿园更好地开展家园共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马兴伟 《宁夏教育》2023,(Z1):145-147
在“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资源能够高效地促进家园共育工作全面开展。宁夏移民地区要深化家园共育教育理念,拓宽家园共育渠道,挖掘“互联网+”家园共育的优势,顺势而为,建立良好的家园共育合作关系,以此探索家园共育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正>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育改革逐步进入全方位发展的关键时期。微信公众平台的运用,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尤其在家园共育方面。家园共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而目前,幼儿园在应用微信公众平台构建家园共育模式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功能认知的固化、教育目标判断上的异化、合作能力上分化等。对此,本文将重点指出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构建幼儿园家园共育新模式的几点对策,旨在促进家园共育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