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盐道》是李春平最新创作的一部力求全方位展示巴山盐道历史文化的小说,他突破了以往对城市和官场的书写,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写作方向.我们可以发现,小说在叙事方式的选择、人物形象的塑造、地域文化和风俗的书写等方面都有着精彩的展示.这部小说在历史与文学写作的交织中,建立了一种清新明丽的叙事风格,塑造了一批“良”“善”的人物形象,再辅以独特的地域风俗和巫文化描写,探索出了一条用文学写作发展地方文化的全新道路.  相似文献   

2.
无论在逻辑还是现象层面,现代个人观念始终与现代中国文化、文学有着不解之缘:它不仅相伴或纠结于现代中国文学发生、演变的历史进程,亦影响着对这一历史进程及其性质的史学阐释。所以,“个人”始终是现代中国文化、文学历史进程和历史阐释中的一个关键词;而现代个人观念,始终是现代中国文化、文学研究领域一个绕不开的观念。  相似文献   

3.
武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因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一种区域文化现象.它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哲学、道家道教、文学、建筑、地理、风俗、武术等各个方面,并在历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微型小说,顾名思义,“微小”是它的基本特点,而“微小”又突出地表现在篇幅短、人物少、情节简单等方面。但这些仅仅是表面的特点。微型小说固然难以展示宏大的历史画卷,但同样能够表现丰富的社会生活、深刻的人生主题。微型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从文体特征上看,自有它独特的内部审美机制,概括地说,就是点面结合,言微意远,以小见大。在美学特征上,微型小说以高度的艺术概括的手段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为单纯美与含蓄美的融合。日本著名作家星新一认为,一篇优秀的微型小说,应该具备三个要素:一、立意新颖奇特;二、情节相对完整;三、结尾出人意料。这可以说是我们鉴赏微型小说的一个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5.
一、总论在经历过那个史无前例的历史浩劫之后,文学终于迎来了发展的新时期.“新时期”不仅是政治意义上的历史分期,也是一个有着转折和过渡性意义的文学发展期.首先,它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复归.近看是对“文革”前17年中现实主义优秀品质的复归;远看是对五四现实主义传统的复归.其次,更为重要的是它孕育着一个超越性的契机,即呼唤思想解放,最终导致了从一元化的文化艺术背景向多元化的文化艺术背景的过渡.新时期文学的贡献、意义、不足和局限共同构成了它在文学史上单独分段、既无法代替也无法回避的课题.小说在新时期文学中占居着最为突出的地位,它一次又一次发难,引起轰动和争鸣,以自身的实绩推动出滚滚波澜.“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是这时有着共同血亲关系的现实主义家族中的三个群落.单个来看它们各自都有以独特的题材、主题、内在  相似文献   

6.
舜歌《南风》,不仅真实记录了民风民情,也寄寓了自己从“风”中所体察到的民风民情。他的实践是一个最好的典范,确立了中国文学重在反映风俗民情的特点。孔子从这一特点出发提倡“观风”,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学的“观风”传统。舜帝命乐官夔典乐,明确提出要用诗乐来“教胄子”,从而开创了中国文学的教化传统。“观风”和“教化”是文学目的论,与目的论相联系文学方法论则是“美刺”,舜文化为这一传统树立了一个批评标准。  相似文献   

7.
话本小说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其中的一些作品充满了追求“平等”理想的法制意识。作为话本小说中的民主精华,反映妇女呼唤“社会平等”的作品显得尤其突出。话本中既有对社会不平等现实的揭露,又有对平等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对女权的深沉呼唤。从法制文学的发展历程来看,话本小说这一“平等”主题有着深刻的社会内涵和特殊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8.
“十七年”时期,受主流意识形态和时代审美风尚等的综合影响,文学领域形成许多叙事伦理的“风俗化”现象。与显性的主流意识形态以文艺政策、领导权等形式形成的规范性影响不同,“风俗化”叙事伦理是以隐性的潜规则形式影响文学的书写与发展的。作为共和国文坛第一个公案,《我们夫妇之间》的被批颇具代表性,小说的知识分子道德叙事非正当性、日常生活的非“斗争”伦理,和在“城市”与“乡土”对比书写中作家对“乡土”道德优越性的漠视,是其获罪的根源。“风俗化”叙事伦理对文学的影响是潜隐的,往往显得更深刻。从“风俗化”叙事伦理对文学的影响和形塑中,可以看到当代文学史结构性转换的某些基本脉络。  相似文献   

9.
屈原的《九歌》《招魂》通过生命本身的热烈追求,深情缠绵,豪奢享受,展示了一种“盛”美、“奢”美、“华”美、“豪”美。这在汉人精神和汉赋风格中得到了继承和发挥。在美学上,它所体现的精神实质是戏剧和宴会的,而不是典礼的;是音乐与舞蹈的,而不是文学的因主要受儒道两家思想浇灌的中国文艺的历史上,这种崇尚强的生命力或生命强力的审美追求尤其可贵。  相似文献   

10.
王文倩 《现代语文》2005,(12):35-37
中国文学在“五四”十年间(1917~1927)发生了质的飞跃,这其中固然有社会历史的作用,更是文学本身发展的结果。然而“五四”文学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高潮又与西方文化的推动有着特别的联系,它是近代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撞击的产物,而这一撞击在文学领域的具体矛盾运作及其经验教训也值得我们研究总结。一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代表,杂以道家宇宙观的文化体系。其特点在于:它是一个“自足体系”,并强调“家族整体意识”。泯灭人的个性,使人缺乏“独立性”,而又特别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用这些以人的感情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学界往往比较注重从“社会”而忽略从“家庭”视角来探讨中国现代文学,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因为“家庭”在中国文化及其文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文章将“中国现代家庭文学”作为研究对象,力求发掘其中所隐含的文化意蕴,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意识。这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家庭网罟与中国文化的凝固力;二是高尚的淑女与中国文化的惰性;三是寡妇道德与中国文化的变态母爱;四是少者形象与中国文化的老化。  相似文献   

12.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是学术界提出的“重写文学史”理念的原质性延伸,整体文化与文学是区域文化与文学的整合,区域文化与文学是整体文化与文学图谱中的区域文化与文学;区域文化与文学既具有异于他者的区域性,又具有同于他者的整体性。城市发展的任何战略都必须立足于文化战略,现代化都市发展的战略原则是“大都市以文化论输赢”。重庆无论在深厚的文化积淀、丰沃的文化土壤和密集的文化人才方面,还是在鲜明的文化个性和开放的文化心理方面,与其他一些大都市相比都有着绝对的差距。重庆已逐渐表现出其文化自觉,正在努力将重庆的城市文化特征经过现代整理,实现创造性的转换。区域文化形成作家不同的内在气质及其作品的外在特征,也是文学流派形成的重要原因。重庆文化是重庆文学的摇篮,又是重庆文学重要的审美对象。重庆目前并没有形成成熟稳定的文学面貌,成就和影响都极其有限。但是时间一定会孕育出具有明显区域文化特征的文学流派和作家群体,重庆作家会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在文化选择和文化开放中形成自己的文学禀性和特色,完成具有特色区域性的文学理想。  相似文献   

13.
叙述"成长"--试论《红旗谱》叙事的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旗谱》以主人公的“成长”作为小说的基本线索,以此反映出一种历史主体的生长过程。按照巴赫金的“成长小说”理论,《红旗谱》已经是意义完备的“现代小说”,它体现了人对“历史时间”的认知和把握,即人的成长表现出历史本质的生长过程。这标志着“现代中国文学”进入到一个更为激进的“文学——文化”时代。  相似文献   

14.
空寂:日本民族审美的最高境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空寂”作为日本民族独特的美学范畴,它的形成一方面受到日本民族固有的自然条件、自然观以及植物美学观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在成功地吸收了中国禅宗思想之后形成和发展的。“空寂”美意识在文学领域直接表现余情余韵的艺术风采;在绘画领域体现着一种枯淡之美;在造园中表现出一种“无相”的野逸之美;而茶道中的“和静”境界正是“空寂”美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5.
同礼会、文化的历史发展一样,文学的历史也往往呈现出惊人的相似之处,尤其是那些具有共同审美追求的作家,他们之问有相当深刻的心灵的“默契”。当我们把视野投向新文学运行的历史轨迹中时,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乡土小说和时隔60多年后的寻根小说的作家的“默契”自然地进入我们的眼帘。从现实主义文学精神的飞扬和流动的视角来看,二者不仅是相通的,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在有声有色的地域性文化中所表现的自然生态下的生态和心态,以及渗透于其中的文化价值取向与审美追求是相近的。它们的出现不仅不是对现实的疏离,相反却是文学现实主义精神进一步走向深入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韩蓁 《今日中学生》2006,(10):41-42
在写作,尤其是在学作品的写作中,场面描写是少不了的。 我的少年小说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反映川西地区风俗民情的。被儿童学界称为“少年乡土小说”或“川西风情小说”。这其中的一个特点就是比较注重有特色的场面描写。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引领中国都市文化潮流并具有特色的地区主要有:上海及其周边地区,它们被称为“海派文化”;津京地区,它们被称为“津京文化”;香港及其周边的广东地区,它们被称为“港派文化”。在这三种文化的孕育下,中国20世纪通俗小说此起彼伏地形成了三大波段,形成了海派、津派和港派小说。这三派小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各有自己的特色。文章认为尽管这三派小说的特色是多方面的,其总体特色应该是:海派小说完成了通俗小说的市场转型;津派小说构筑了通俗小说的地域特色;港派小说有着更多的现代国际视野。在这三派通俗小说的共同打造下,中国通俗小说进行了现代性的改造,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型的通俗小说。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以来,中国小说园地出现了有着传统笔记体小说神韵的作品,这就是“新笔记小说”。新笔记小说是古代笔记小说潜移默化影响的产物,也是新时期特定人文环境中激发、催生出来的一种小说体式和文学现象,它极大程度地承续了古代笔记小说的文学精神和艺术旨趣,从形式到内容都体现出鲜明的传统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细雪》是日本大文毫谷崎润一郎历时八年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一部向世人展现日本关西的风俗画卷、反映时代波澜的作品,在谷崎润一郎的文学生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日本文坛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文章就《细雪》中的“平凡与永恒”的美意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南阳作家群”的崛起是新时期中国文坛出现的文学现象之一。它的形成主要与这一地域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优越的地理条件,以及家们的不断努力、积极进取等多种原因分不开。这批作家的作品也鲜明地带有南阳地域文化的特征;乡土性与当代性、对淳朴民风与崇高人格的赞美、对历史文化的展示等。这些创伤特征也成为南阳作家在中国当代文坛的立足之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