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3 毫秒
1.
老梁  郑迅 《乒乓世界》2005,(8):63-63
上海世乒赛之后,中国乒乓球的重心终于转到了自己的联赛,与往届乒超不同的是,今年联赛引进外援前所未有地热闹,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质量也属上乘,像波尔,梅兹,柳承敏,朱世赫,蒋澎龙,福原爱这些外援,乃国际乒坛响当当的大牌。  相似文献   

2.
宋斐  郑迅 《乒乓世界》2005,(8):46-47
10年前,外援对于中国乒乓球来说还只是一个单方向的概念。很简单,因为直到1999年,中国的乒乓球超级联赛才应运而生,此前,只有中国人到国外去当外援的份儿,而外国人则不大可能来中国淘金,放着跑车不开,美元不挣,别墅不住,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甲级足球职业俱乐部引进外籍球员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引进外籍球员的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引进外援的人数逐渐稳定,外援主要来自欧洲和美洲;场上分布主要是核心位置:总体层次较低。充分肯定了引进外援对促进技战术水平、增强球队实力等的积极作用。指出引进外援的负面效应以及外援质量不高、俱乐部资金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hina Basketball Association),简称(CBA),是中国最高级的篮球联赛。在引进外援的20多年过程中,在最开始阶段,篮协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球队赢球,正因如此,也决定了外援的存在,从最初的目的上来看,俱乐部只是单纯的想赢球和提高观赏性。但是外援的引进对于我们联赛跟球队的发展,对于中国篮球的发展,对球员的发展,其中的利与弊值得我们思考。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CBA引进外援对CBA联赛和球队发展的利与弊,通过研究发现:引进外援加快了CBA国际化进程,为CBA联赛注入了新理念,提高了球队整体实力,提升了联赛整体竞技水平,增强了队员的竞争意识,提高了CBA联赛的观赏性。引进外援对CBA联赛也存在消极的一面,外援薪资过高,俱乐部经济负担过重;大幅度减少了本土球员锻炼机会,影响国内后备人才的培养,语言文化存在差异,不利于球队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外援负面事件频发,对管理体制造成威胁;外援控制了比赛胜负。通过完善现有体制,增强行政管理;加强宣传,提高影响力;制定政策依据,加强管理监督;制定政策依据,加强管理监督,极大的发挥CBA外援的优势,破解存在的诟病。  相似文献   

5.
谢志斌 《乒乓世界》2005,(10):I0012-I0013
波尔走了,丹麦“黑马”梅兹来了,他是加盟广东宝玛仕乒乓球俱乐部的第二个外援.我也荣幸地担任了他此次中国之行广东站的翻译。  相似文献   

6.
明星改换门庭,大牌外援加盟,可谓今年超级联赛的一大亮点。被称作“中国的NBA”的乒乓球超级联赛,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外国一流选手的选择,那些中国球迷耳熟能详的大牌明星瓦尔德内尔、金择洙、佩尔森、蒋澎龙等人纷纷向中国超联抛出绣球,一时间把乒乓球市场炒得热火朝天。  相似文献   

7.
中国篮坛随着俱乐部制的诞生促进了国内外运动员人才方面的交流,引进外援工作成了一门新的课题。对这新课题理解得深浅,处理得好坏,成为直接影响一支球队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主要对我们上海东方俱乐部男队和兄弟俱乐部队在外援引进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作一点研究探讨。 一、我国篮球俱乐部(男篮)外援选择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1、我国篮球运动已有很长的历史和较高的水平,不论何种风格的外援,均要具有相当的水准(俗语叫实力或水平),否则是起不了  相似文献   

8.
谢崇文 《乒乓世界》2007,(12):I0015
新加坡过去乒乓球水平不高.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引进外来人才.特别是从中国引进了井俊泓,李佳薇等选手后.新加坡女队在国际大赛中战绩斐然,本地姜就成了配角.在新加坡国内对青少年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9.
本赛季全国男篮甲A联赛打完11轮之后,各新闻媒体都从各个视角作出自己的评论。笔者有一个强烈的感觉:CBA的主角似乎是老外,而不是中国球员。老外活跃在中国篮坛自1995-1996赛季浙江中欣队引进中国篮球史上的第一个外援以来,中国篮球场上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上个赛季,甲A队中除部队队之外,惟有山东火牛坚持以子弟兵打天下,成为唯一一支没有引进外援的地方队。而本赛季,各地方队(包括山东)均引进了外援。甲B球队对此也自是不甘落后,去年的甲B联赛,就有十几名来自美洲和欧洲的外籍球员活跃在赛场上。专家们评价,其水平并不低于…  相似文献   

10.
荒城 《新体育》2007,(1):44-45
1995年浙江中欣队引进乌兹别克斯坦外援米哈依尔·萨芬科夫,CBA联赛历史上迎来了第一位外援,12年之后的外援早已成为CBA赛场上一道风景线,但外援在大幅提升球队战斗力的同时,也拷问着CBA球队的管理水平。CBA引援十二年,外援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1.
赵璇 《新体育》2006,(9):53-53
中国乒超联赛里又多了一位新外援他就是不莱梅世乒赛韩国队主力成员李廷佑。今年22岁的李廷佑左手直握球拍,目前世界男单排名第22位.他曾经在2005年中国乒乓球大奖赛中战胜过马林.被刘国梁视为将来对中国队威胁最大的对手。  相似文献   

12.
我看外援     
1999年3月2日,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外援——俄罗斯籍女运过员柳德米拉·契连科娃踏上了中匡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揭开了中国排球引进外籍球员的序幕,谱写了中国排球引进外援这一新的乐章。中国排球为什么需引进外援;她们能给中国排球带来什么2她的到来一时成为全国球迷和观众广大关注的焦点。一、排球联赛需要外援人们至今不能忘记’97-’98全国排球联赛中国排协自解“私囊”的悲壮与无奈,即使是’98一’99全国排球联赛其集资数额也远非理想。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联赛自身的商业价值和吸引力是影响招商工作的重要因素。联赛的…  相似文献   

13.
李杰 《桥牌》2013,(4):52-56
相应中国桥牌协会的号召,向世界高水平桥牌靠拢,2013年A类俱乐部联赛新军普得时代(PDTimes)桥牌俱乐部引进了中国桥牌史上首对外援选手——荷兰世界冠军BasDfijver/SoienBrink来参加中国桥牌职业联赛,为了让这对外援更加中国化,普得俱乐部给外援起了他们的中文名字巴司机和舒柏林。  相似文献   

14.
外援堤亚哥     
中国足球联赛不知不觉间已经步入职业化十余年了,其间也从甲A更名为中超,而联赛中的一些球队通过引进外援来提升球队的实力、增强球队的竞争力、这些都成了无可厚非的事。中国足球联赛自从步入职业化以来引进了不少优秀的高水平外援,例如:冈波斯、奎瓦斯、巴辛、扬科维奇——他们无不成为各自球队的主力球员,笑傲球场、为球队建功立业、风光无限。但真正让笔者印象深刻的却是前北京国安的巴西外援蒂亚戈。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乒乓球超级联赛引入外援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乒超引入外援后,对乒乓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市场调节、运动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方面的影响进行探讨,为我国乒乓球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CBA职业联赛使用外援现状进行分析,针对目前引进和使用外援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完善外援引进规则、加强对外援的考察和管理能力以及完善CBA联赛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CBA职业联赛使用外援现状进行分析,针对目前引进和使用外援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完善外援引进规则、加强对外援的考察和管理能力以及完善CBA联赛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今职业篮球运动是以一种文化的形态呈现给世人的,作为文化它是没有固定国界的,可以在世界各地任意地健康发展、传播与交流。中国职业篮球外援的引进,是中国篮球发展的必然趋势,引进国外高水平球员不仅提高了联赛水平和质量,同时也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欣赏需要。我国的CBA联赛自1995年创办以来,至今已是第17个年头了,期间来到中国打球的国外球员已有三百多人。在场上,外援们用自己积极的态度、不服输的精神为自己的球队取得一场场的胜利,获得优异的成绩,是球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摘牌、标王、悔婚、卖壳、外援、升降、租借费,伴随着一系列在媒体上复现率极高的热点词汇,公元2006年,7岁的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在双轨制的夹缝中每走一步都倍受关注,甚至招来质疑。因此,在竞技舞台上大放异彩却在职业化俱乐动作中"摸着石头过诃"为中国乒乓球人,不得不背负着压力,在大赛成绩和商业市场中寻找那个也许本人存在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20.
排球作为“三大球”之一,它的赛制改革在我国的三大球里是最晚的,因此它在“换个思路闯市场”的同时,可以借鉴发展得相当火爆的足球、篮球联赛的经验之一──聘请外援。外援作为赛制改革中一个相当时髦的名词,至今还不曾在我们的排球联赛中发现一位,但就我个人意见而言,我认为国内的排球联赛应当适当地引进外援。外援,就这两个字解释,实际上就是来自国外的援助,既然他来自外国,所以他所接受的排球思想、训练方式必然不尽与国内相同,而每个人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水平,因此,外援的到来,对于加强中国排球与各国接触、了解、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