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映雪 《网球天地》2008,(9):139-139
看惯中国人打球的我,突然发现网球是项国际化色彩浓厚的运动。每位职业球员都以个人身份征战网坛,这也让这项运动多了几分残酷。中国人更多的是讲求团队协作精神,尤其在我们的优势项目上,往往占据世界前列。而职业网球选手都有各自的教练团队,由教练陪同在世界网坛征战。起初,我还无法理解这样做的原因,但后来看到16岁的莎拉波娃捧起了她的第一座大满贯奖杯,18岁的纳达尔成就了"红土之王"的美  相似文献   

2.
尹长春 《精武》2012,(6):23-24
网球是一项优美而激烈的运动,网球运动的由来和发展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孕育在法国,诞生在英国,开始普及和形成高潮在美国,现在盛行全世界,被称为世界第二大球类运动。1885年前后.网球运动传入中国,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网球在中国的影响正在逐步扩大。随着网球的发展,有很多人喜欢上了这项运动。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高尔夫其实也只是一种运动。体育专家认为,高尔夫球将会成为“世界三大运动”之一——仅次于足球与网球。作为一个国民总产值稳定增长中的国家,高尔夫运动势必将会在中国全面的发展和壮大。如何让更多的人来认识和参与这项运动,关键就在于这项运动能够让大众所接受,然而,大众的接受度与这项运动的花费又是直接挂钩的。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网球运动的殿堂中,每个人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从球员到教练,从经纪人到广告商,从运动装备制造商到大型比赛的筹办人,从电视转播的组织者到网坛组织的官员,缺一不可,日前,美国网球杂志评选出了对世界网球运动产生重大影响的50人,下面,我们就对这50名重要人物作一简单介绍。1.威廉姆斯一家 维·威廉姆斯(19岁)和塞·威廉姆斯(18岁),WTA职业球员;理查德·威廉姆斯(58岁)和奥瑞斯尼·威廉姆斯(48岁),网球教练和经纪人。 老爹理查德·威廉姆斯也许是因夸夸其谈而闻名天下。但就在他的不厌其烦地夸耀…  相似文献   

5.
2000年美网的总奖金在去年的高额基础上又增加了3.5个百分点,超过 1500万美元,创下了四大公开赛奖金的最高纪录。男女单打冠军得主分别可得 80万美元,亚军可得 42.5万美元。年年看涨的数字让人有些感叹,是网球本身在推动着世界网坛,还是金钱在支配着这项运动?如果说在早期无奖金年代,网球运动的发展纯粹是因为人们对此项运动的喜爱,那么现在,我们不得不对金钱驱动另眼相看,无疑,它是现代网球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奖金从零开始 在 1968年之前,职业选手的胜利报酬是按一定比例从比赛的门票收入中提成。如…  相似文献   

6.
邱友益 《网球》2010,(5):121-121
在游戏中享受乐趣在孩子成为职业运动员之前,网球仅是一种可能的选择。如果在孩子刚学网球时就给他们很大的压力,他们就有可能被压力所击溃,对网球产生逆反心理,最终远离这项运动。喜欢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把网球看作是一种游戏,在游戏中锻炼各项技能,感受到网球的乐趣和快乐,才会让孩子真正喜欢这项运动,并且日久弥坚。“对孩子来说,谁能忍受每天十几个小时的训练。让他们在游戏中寻找到网球的乐趣,这才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见证历史     
童可欣 《网球天地》2011,(3):123-123
每个把网球当做事业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2011年1月27号。这一天,中国诞生了历史上第一位打进大满贯单打决赛的选手,这是中国乃至全亚洲的骄傲!这番惊天动地的伟业,这份不可思议的狂喜是由29岁的李娜从澳网赛场带给我们的。网球在中国的命运曲折多舛。这项现今最具全球影响力的体育运动在中国经历着几经沉浮的历练,多少代网球工作者用梦想、信念和行动支持着这项运动的发展,也许冥冥之中他们等待的就是这样一天,中国能真正在网球的世界版图上占据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8.
靳晓楠 《网球天地》2013,(12):91-92
和许多中国孩子一样,我与网球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始于”父母之命”。感谢我的母亲,她虽然从未打过网球,但却被网球场上那些充满技巧与美感的运动场景所吸引,笃定我应该去学习这项高雅的运动。也要感谢我的启蒙教练张云明老师,是他的循循善诱、教导有方,让我在游戏中体验到了网球世界的乐趣,也让我和一群小伙伴们在共同训练中成长,在共同成长中结下一生都不会改变的深厚友谊。  相似文献   

9.
朱迪·穆雷不仅仅是一位母亲,还是一位成功的教练,更是一位网球推广大使,她坚信只有家庭与社会的共同参与,才能让网球这项运动走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今年的3月3日是第二个世界网球日,朱迪·穆雷也借着这个契机畅谈了如何让网球走进更多的家庭。  相似文献   

10.
轮网典范     
Mark Preston  温冰 《网球》2008,(10):160-160
如今的轮椅网球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我还是难忘20年前那时候,一批杰出的运动员,让轮椅网球这项运动有了质的改观。他们不要——也不需要同情,他们是受着严格训练、赚取奖金、让人惊讶的球员典范。  相似文献   

11.
短式网球是在世界网球运动进入高速发展的七十年代而产生的一种儿童网球运动。它包括了网球运动的全部内涵,是对儿童进行网球启蒙训练的有效方法和手段。通过较短时间的训练即可掌握网球技能,懂得网球规则,学会网球的各种基本打法及提高网球意识。这项运动自九十年代初引入我国后,在儿童中迅速推广,尤其是近几年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2.
网球运动,对于一般身体健康的人来说,不易出现伤病。这项运动正如大家所了解的那样,它是一种双方运动员互不接触的运动项目。因此不像足球、篮球等运动易出现运动损伤。但经常参加网球运动的人,如果除了打网球外,而不进行其它的身体素质锻炼,或者网球爱好耆的年龄超过了35岁,或者他的体重过重或过轻,这些人在从事网球运动时比较容易出现伤病。因  相似文献   

13.
软式网球运动,是在网球运动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迄今为止,它已经历了近100个春秋。软式网球运动是由日本人在1890年发明的它采用橡胶制成的软球(类似小孩玩的皮球),以替代当时对日本人来说极为昂贵的网球(网球的表面为羊毛织成),使这项运动很快就在日本流行起来。而起初的软式网球运动,仅仅局限在日本侵占的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朝鲜半岛、中国的台湾以及大陆的东北地区开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已逐渐成为一项受世界欢迎的体育项目之一(仅在日本就拥有软式网球爱好者600多万人)。目前,有亚、非、拉10几个国家和地区组成的世界软式网球联合会,每隔一年举行一次世界软式网球锦标  相似文献   

14.
网球运动中常见的损伤与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网球是一项风靡世界的体育运动,全世界约有数以亿计的人参加着这项体育活动。每年举行的四大网球公开赛更是吸引了无数的观众,近年来在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网球运动。 由于网球技术动作比较复杂,对参加者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因此,网球运动损伤会像其它体育运动一样不可避免。而且随着击球技术的发展,对选手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如不及早的加以防治将会有更多的损伤出现。  相似文献   

15.
网球当然是一项让人全身心放松的运动,但如果你拥有了过人的网球IQ,让头脑与身体一起运动,不仅会令你处处占得先机,更会让你充分领略网球这项“智慧运动”的非凡乐趣。那么,你会用脑子打球吗?双打策略问题1: 很多初学者在同伴发球时会对自己处于网前的位置感到不自在。他们不敢确定哪个球自己该接,从而赢得这1分,相反只能躲在边线上而对这一分毫无贡献(见图1)。在这种情  相似文献   

16.
福建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通过对福建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现状的调查,发现高校师生普遍喜爱网球运动,很多师生渴望加入到网球运动当中,但是大部分高校的网球场地、师资严重缺乏,使这项运动没有办法在高校普及。结合当前网球运动发展的动态,针对高校网球运动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网球》2006,(9)
早期网球场出现在法国城堡的中庭和修道院中,那是在800年前,文艺复兴时期的贵族们,用空手打击由皮革或布包裹果核或软木塞做的小球,慢慢地,有人开始使用手套,或是在手指间绑上细绳或筋,进而把细绳绑在木框上、加上把手就成了网球拍的雏形。到了15世纪左右,逐渐有像样的球拍出现了。有意思的是,球拍虽然让人击球时省力并增进威力,多数人却觉得这不符合网球运动的优雅精神而有意忽略它。这可以说是世界网球史上第一次发生器材的创新与运动本身之间的紧张冲突。到了16、17世纪,网球开始在英、法两国的贵族间迎来黄金时代,然后经过18世纪的没落,二战后又逐渐走向平民化。其中,促进网球运动快速发展的一项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网球拍的变革。  相似文献   

18.
英国是现代网球的发源地,但是在网球运动蓬勃发展的今天。英国籍的运动员却没能在各项大满贯赛事中称雄,着实让人感到遗憾。虽然目前世界男子网坛第一集团中有享曼和鲁塞德斯基的名字,但终究缺乏一种力度。英国人也意识到这一点,从政府到公众都对网球赋予了极大的热情,并采取了一些积极做法,切实鼓励和促进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发展。切尔斯便是培养大军中的一名。 现在的英国网球无疑是享曼──鲁塞德斯基年代,他们是众多英国青少年的偶像,更是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学习的范本。切尔斯说:“只要与他们中任何一位过过手,或仅仅在电视上看…  相似文献   

19.
行云 《网球天地》2013,(11):30-37
网球运动在上海出现几乎可以追溯到100年前,殖民者在入侵中国时就把这项发端于西方的运动带进了中国。可要论职业网球在上海的发展,却才仅仅是近20年内的事情。1998年,上海承办了ATP四级国际巡回赛——喜力公开赛,这是职业网球赛事首次在上海落地生根,白此开始,网球的血脉在上海滩再不曾断流。  相似文献   

20.
林芬 《网球天地》2014,(9):128-128
为什么是101,因为百分百之外总还会有惊喜,这就是学习网球带给我的感受。 第一个理由,网球之海纳百川。可快可慢可张可弛,从3岁到90岁都可以参加的运动,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网球运动如此,中央国家机关网球协会和交通运输部网球协会也是如此。我之前完全没有打过网球,怀着忐忑的心情报了名,没想到网球协会的朋友们热情地接纳了我,并为我创造从零开始学习的机会。入门培训、部门集训、周末练习……两个多月来,我深深被这一最优雅的运动吸引,并坚信这是一项能让幸福伴随终生的运动。同时,在练习网球的过程中,认识了来自各个领域的朋友们,共同的兴趣让大家走到了一起,切磋球技,取长补短,分享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