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
安娜,你好: 请允许我这样称呼你。我是个急性子的中国男孩,凡事讲究个效率,但这封信却在心中酝酿了整整4年。 在许多人眼里,你就是网球的代名词,我也正是因为想了解你进而顺便关注了一下网球。有了你,赞助商有了烧钱的理由;有了你,越来越多不知网球为何物的男人们解开腰包,走进赛场;有了你,养活了一批狗崽队,因为你身上从来就不缺少新闻;有了  相似文献   

2.
本刊编辑部 《网球》2012,(10):132-135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摄影师都钟爱拍摄网球?因为它的舒展,自然,大气,优雅,有那么多的运动是不适合摄入镜头的,你在里面看到的是扭曲的人,蜷缩的人,狰狞的人——恭喜你,你选择了网球,你就选择了美的可能。由此说来,任何一个走进网球场的人,他也将获得这美感的体验,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在。一个规范的网球形象会由很多细节构成,而你会在长时间的锻炼中体验这些细节的重要性,他们成为你形象的一部分。当然,很多好朋友都不会直言不讳地指出你的毛病,他们小心翼翼地维护着你的面子,你根本不知道有的习惯是那么地丑陋。我们在这里装了一面小小的镜子,你可以拿来对照一下自己。当然,网球场上的恶习会远远不只这些,我们的认识也避免不了偏颇,是否能够改正取决于你的个性,很多问题其实是符合规则的,但规则不能替代镜头,也不能替代观众的感受。  相似文献   

3.
偶遇     
业余圈里,可以说道的人和事实在是太多。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背景,但不同轨迹的他们都有一个交点,那就是网球。有的人,视网球如生命;有的人,网球只是茶余饭后的一种消遣。不管你是哪种类型,你的情感、你的故事一定真实。来吧,说给大家听听,给自己的网球人生留一个纪念,也让圈里的其他人看到身边的你。  相似文献   

4.
离娜近一点     
熊凌洁 《网球》2008,(9):44-48
李娜永远是中国网球最奇异的一道风景,你可以说那是好李娜,因为她总在中国网球不精神的时候突然给大家提一口气,你可以说那是坏李娜,因为她时不时地发点小脾气,但你就此认为李娜不可捉摸,那就错了,那只是因为你离她不够近,还差那么一点点。即使是在奥运会连克扬科维奇和大威打进四强的时候,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个轻松活泼的李娜,她其实很会笑,特别是在远离球场的时候。都说当运动员压力大,但李娜总有自己的方式来化解,她有老公,有妈妈,有那么多喜欢她的人,还有数不清的在奥林匹克网球中心为她守候的球迷。  相似文献   

5.
我们常常用“金色”来形容童年,有爸爸妈妈的保护,有爷爷奶奶的溺爱,有无优无虑的生活。在很多孩子的眼里,世界是五彩缤纷的,是充满朝气跟希望的。可是,有些人的童年从—开始就充满着挑战。这是一些家庭背景全然不同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殷实,有的家庭还未脱贫,有的只是纯粹地寻拢决乐。可以肯定的是,现在他们都很幸福,因为,他们选择了网球,网球带给他们希望。  相似文献   

6.
本色青春     
校园是网球迷们的集散地,因为年轻、因为时尚,学生们关注着网球。也许不够专业,也许不够持久,但这个特殊的群体却是网球的生力军。从本期开始,我们将深入校园网球圈,不定期地向您介绍这一个个炫耀时尚、本色青春的个体,并从异性朋友的眼中勾勒出他们充满活力的轮廓。如果你也想在这里展示自己的校园网球生活,那么就足艮我们取得联系吧!  相似文献   

7.
小康之路     
《网球》2006,(8)
温网女双决赛的那天,北京大雨倾盆,德国世界杯决赛哨声响起,而在平静的英国小镇里,中国网球再次来到赛点。在有浓厚贵族遗风的温网面前,这个赛点让中国网球彻底脱贫,初步实现了我们在大满贯的小康水准,因为来得太快,所以一满贯的时候,我们有些恍惚,掐自己的大腿看是不是真的;二满贯才让我们真正意识到,这不是蒙的,原来我们的确有这样的实力。小康水平并不是你偶尔吃一顿海鲜鱼翅就可以达到,而把肉加馍当成家常便饭才是我们上了一个台阶的标志。澳网的女双冠军、法网女双四强,温网的单打八强,温网的女双冠军,乃至联合会杯进入世界一组,对了,再加上前年的奥运会冠军,现在,中国再谦虚、再低调也迷惑不了对手了,恐怕谁也不敢轻视在小康之路上一路狂奔而去的中国女网。网球的历史好几百年,大满贯的历史也有一百多年了,网球走到这个时候,也应该需要一点新鲜的血液了,这有助于网球今后的发展以及网球的全球化进程,放眼世界,看来看去,中国最有理由承担这样的角色,谁让我们是国际舞台的新星呢。中国姑娘年龄虽说不上小,但在观众、媒体面前却是陌生的,其实,新鲜的不只是东方的面孔,更是她们敢于搏杀的青春精气神,小康就得有小康的冲击力,不能像遗老遗少那样度四方步,得有奔小康的那种火热的眼神和快速移动的脚步。以往亚洲人赢球基本靠防,现在攻才是中国女网最让对手慌乱的利器,对手在她们面前真的显老了,李娜的正手是落在心  相似文献   

8.
体育与我们     
体育似乎是离我们最近的。孩子刚刚能学会走路,就在实践着体育。他们学会了攀爬,学会了跳跃,学会了投掷等人的基本的活动方式。他们喜爱游戏、喜欢看体育竞赛、喜欢参与户外活动……长大以后,体育也常常成为我们的喜爱,不过我们对体育项目有了选择。有的喜欢篮球、有的喜欢足球、有的喜欢跑步……在这样一个体育大家族中每个人  相似文献   

9.
开放式站位并不是传统的理论,也不垦我们大多数人初学网球时教练所教的,但在今天的比赛里,开放式站位已被普遍认为是最有效的一种站位,因为它在控制最大场地范围的同时拥有着良好的肩部旋转。但有些人认为用这种站位打双手反拍有一点麻烦。他们常常无法做到将他们的脚尖指向在网柱以里,而是继续把他们的前脚平行于网。这样他们的挥击动作会显得过于简短,缺乏 节奏感。如果你有这样的麻烦, 你可以想象你把双脚放入铁轨里。这样你的双脚会面对着网,这将使你的肩部产生最大的力量,你的挥击动作会很舒展,你的感觉也会很好。所以,保证…  相似文献   

10.
崔伟 《网球天地》2014,(12):24-25
著名网球人王越,是第一个在国内尝试办网球学校的人。十五年前他在投资人的资助下创办的中国网球学校,对很多人来说,不营于一个新鲜事物。辛苦经营竞争乏力 “我是最早办网校的,也是很快就退出了。”王越这样打趣自己。也许正因为如此,才说明在中国办网校的艰辛。  相似文献   

11.
覃寅寅 《网球天地》2011,(1):103-103
当下,有很多成年和少儿初学者兴致盎然地踏入网球场,追寻这种阳光、健康、时尚的运动,但恐怕多数人还没想好自己准备怎么学网球,打算学到什么程度。盲目热情的初学者们一旦在学球过程中遇到困难,可能就打退堂鼓了。所以在学球前,我们还是先帮你做好思想准备。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的网球场上,有这样一位引人注目的人物:她身材匀称,如丝秀发在脑后高高吊起,姣好的面容上,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射出的却是忧郁的目光,她并非默默无闻,但在各种网球大赛中,却只扮演过客的角色…… 如果你认为我所说的是俄罗斯少女库尔尼科娃的话,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她比库尔尼科娃更有魅力,更有内涵,更加的耐人寻味。她,就是法国著名女子网球选手──玛丽·皮尔斯。 皮尔斯出生在加拿大,她的父亲是美国人,母亲是法国人。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虽然皮尔斯选择了法国国籍,并且一直代表法国参加比赛,但是傲慢的法国观众…  相似文献   

13.
你有糖尿病吗?可能有,但你并不知道.因为,糖尿病得病隐匿,有一半以上并无"三多一少"症状(即多吃、多喝、多尿、体重减少),你就肯定不会去医院看病.有不少人是在体检或看其他病时才发现的;有的人不是没有症状只是并未在意而被忽视,家人或自己以为"能吃"是健康的表现;有的人往往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如视力减退、水肿、四肢麻木、足部溃烂、皮肤疖肿等,看病检查时才被发现.  相似文献   

14.
拍子、鞋、水……在去打网球之前,你仔细地检查着自己的网球包,没缺什么东西吧?你脑子暗自思索了一翻,就像每次出差前准备行李一样。不,你像大多数人一样,还是忽略了一件事情,一件对你在网球场上的表现同样至关重要的东西——饮食。作为一个网球爱好者,什么样的饮食才是最合理健康的呢?要想得到最好的答案,你去问费德勒或者莎拉波娃,但是他们很可能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其实,是你自己找错人了,这些选手的营养师才是真正懂得网球饮食奥妙的人。以下即是网球巡回赛中顶尖营养师给出的答案,他们与各个层次的选手都有多年合作,最清楚网球选手在饮食方面需要特别注意什么。先从你的日常饮食开始吧,然后再谈谈你在比赛期间具体该吃些什么及不该吃什么。  相似文献   

15.
《网球》2007,(3)
今年澳网,有一个名字引起了大家关注,这就是冈萨雷斯的新教练:拉里·斯蒂凡基。人们都说正是他的出现,才让智利重炮手越来越神奇,就连冈萨雷斯本人也在每场比赛获胜后,都不忘真挚地感谢教练的苦心栽培:“网球场上没有秘密,我只是因为遇到了拉里,他让我学会在重要关头心平气和,不急不躁。过去我常常打到一半就陷入疯狂了。”  相似文献   

16.
于湃  Teresa摄影 《网球》2010,(6):82-84
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们家孩子到底几岁开始网球启蒙最合适?对于这个问题,我不是专家,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但据我所知,阿加西的爸爸在孩子刚出生的那一刻已经进行了启蒙,费德勒在三岁开始了网球训练,格拉芙四岁就追着爸爸吵着要学网球……  相似文献   

17.
专家信箱     
我是一名网球教练,想请教一下,网球运动员是不是肌肉越发达越好?A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想先让大家简单了解一下肌肉是如何产生的。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如果摄入了大量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就会自然而然地变成肌肉,其实不然。你必须给肌肉以刺激,他们才会产生新的组织,这也是我们进行力量训练的原因所在。你在举重物的时候,肌肉组织会受到轻微的损害,肌肉受刺激后会产生新  相似文献   

18.
我们今天看篮球,就如同看我们自己的生活一样,正在丧失掉一种激越的内容、调子和氛围,人们正毫无知觉但无可挽回地附入死水一般的程序之中。在那些篮球场里曾经演绎的其实是人类的一部生生不息的生命史,它无情地粉碎了规整的小市民生活所要求的平静、平淡、平衡和平庸,将我们重新召唤回伍德斯托克之夜,约翰·列农的时代,甚至更为古老的剑胆琴心、义薄云天的苍凉岁月。 NBA是个造星的机器,无论你以前有何劣迹,到了NBA里只要你球打得好,在公众面前不说三道四,你就有资格成为球星。 不管你是否是位高材生,学问大不大,不管你是否拥有一副英俊的长相,或者一手漂亮的扣篮,你同样也是球星。但球星终归是球星,不是偶像,要成为偶像的必要条件就是有喜欢支持你的球迷,他们以你为荣,模仿你打球的样子,学你穿衣,鞋子也要是你代言的。有的人的确有真功夫,有真的可爱和优秀的地方。于是成为了所谓“真金不怕火炼”,乔丹就是其中之一。这样的人正作为偶像而长期存在着。至于乔丹或者别的什么偶像,不管这种偶像是怎么出来的,还是一个仁者见仁的问题。每个球迷都有自己的视角和自己的头脑,每一个被商业机构推上前台的所谓偶像都要经历媒体和公众眼光的全面和长期的审视。究竟你是不是值得大家崇拜和学习,是要经过重  相似文献   

19.
如果你认为只有通过追求完 美,才能达到你在网球上的 目标,你也许就已经陷入了无所不在的完美主义的误区。一旦你泥足深陷,就只会离你的目标越来越远,完全无法体会网球所带来的快乐,甚至放弃网球,所以我在这里要说:“网球不要完美主义!” 首先,完美主义会使你感受不到网球的快乐。我们开始接触网球、喜欢网球并为之着迷的原因,是因为网球能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快乐。你还记得吗?当时你是能多么深切地感觉到球击打在甜点所带来的快感;感受到人在阳光下在大自然中运动的舒畅;同时也被朋友们自然而发自内心的欢乐感染着。而完美主义…  相似文献   

20.
上海大师杯尘埃落定,踏实了,全都踏实了。其实,看球的过程就是一个心理的模仿过程,忽然间,我明白了,网球有着轻柔的本质。理解网球并得益网球带来的刚柔并济,让你手上的球在加力和借力之中飞舞,你可以这样打,也可以那样打,它是力量和轻柔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