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碧岩录》是宋代文字禅的代表作,具有重要的宗教、哲学、文学、美学价值。《碧岩录》通过对禅宗公案和颂古的创造性和个性化诠释,指导学习者参究公案,找出公案中的禅机,从中体悟生命的“意义”。从现代诠释学的角度看来,《碧岩录》的诠释具有超越性、实践性、创造性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碧岩录》是研究近代汉语特别是唐宋时期词汇的珍贵材料,尤其是复音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对《碧岩录》中的联合式复音词进行考察,主要从语义、词性、词序三个方面对联合式复音词的结构特点和发展情况进行描写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碧岩录》中的联合式复音词内部结构与前期相比有了很大发展;存在众多的同素异序词;产生了一批新词新义;有些复音词传至现代汉语,词义、词性、词形方面有了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3.
沈从文的《看虹录》是一篇诗化的思想性小说。解读《看虹录》的关键一个是“虹”,一个是“看”。从中可以发现抗战时期的沈从文在孤独中对自己的生命形式进行了反思。可以说是抗战时期一位现代知识分子坚持自己的信仰的一份精神备忘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对沈从文小说“佚文”的发掘,研究者开始对《看虹录》与《摘星录》进行一种传记式的实证研究,并且认为《摘星录》之版本流变是出于隐瞒“不足为外人道”的“隐秘情事”的动机。但是,从沈从文小说写作所接受的法朗士的启发与影响,我们可以看到,《看虹录》与《摘星录》的版本流变更可能是缘于沈从文对现代主体意识的探索与深化。伴随分解性的、个别化的生活叙述与自我确认,一种新的叙述美学与一种新的伦理认知已然形成。  相似文献   

5.
据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著录,鲜于绰《传信录》是记载“元丰后期廷政事得失,人物贤否”的一部史书,而杭州大学(信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图书馆所藏题为鲜于绰所撰的《皇朝中兴传信录》则是记载南宋绍兴初年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本文通过对鲜于绰生平的考订,对历代《传信录》引用,著录情况的调查以及对《皇朝中兴传信录》一书内容,引书的分析,断定《传信录》与《皇朝中兴传信录》无论从体例看,还是从内容看都是两本不同的著述,《传信录》确有其书,今已失传。鲜于绰是北宋时期的一个历史人物,不可能撰写南宋时期的历史,现在传世的《皇朝中兴传信录》不是鲜于氏的原著,纯系后人伪作,本文还对《皇朝中兴传信录》与《三朝北盟会编》相关卷次进行比较,认为《皇朝中兴传信录》全篇抄自《三朝北盟会编》,而且抄袭手段十分掘劣,所抄内容也没有围绕着某一中心问题展开,抄袭者不过偶然将它们凑在一起,草草成书,论文最后对《皇朝中兴传信录》与《三朝北盟会编》传世诸版本进行对比,发现其内容与《四库全书》本最为接近,由此推测它 可能是清人伪作,而假托从《永乐大典》辑出。  相似文献   

6.
《三教偶拈序》署名“东吴畸人七乐生”,此为冯梦龙之别号。《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结尾诗署别号“髯翁”,此为冯梦龙晚年所作小说中诗的别署。冯梦龙编撰的《智囊》辑录王阳明的生平事迹,其中不少写入《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中,两书对王阳明的评价也完全一致,这是冯梦龙作《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的重要旁证。  相似文献   

7.
谱录名实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志远 《文教资料》2001,(4):132-136
谱录,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是一类饶有趣味的图书。这类书籍以记物为主,专门记载某物之产地、形态、类别、特性、逸闻趣事及与之相关的文学作品,间附精美插图。如晋代戴凯之的《竹谱》、梁代陶弘景的《古今刀剑录》、唐代陆羽的《茶经》、宋代吕大临的《考古图》、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明代王象晋的《群芳谱》等等。杨家骆曾说“谱录类”是“生物、制造器、饮食品的辞典”,其中的“草木鸟兽虫鱼之属” 是“动植物的一般辞典,和某类专门辞典”(1)。由此可知谱录的系统性与工具性。这类图书历史悠久,但直至宋代初期,它们…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是不是“误尽苍生”,我看不宜于过早下结论,回答也不能过于笼统,一定说“是”或“不是”都不恰当。从《两年回顾》(见《中学语文教学》)2000第1期)中引录的有关材料看,它是圈子外人对“我们内部”工作现状的一种评价。这一评价是有些言词过激,或者说用词不  相似文献   

9.
从与意、味、气的关系看中国艺术的“韵”──“中国韵美学”研究之一刘承华中国美学中最早出现“韵”这一范畴,是在南朝画家谢赫的《古画品录》的序中,这篇序中提到绘画“六法”,其“气韵生动”一法居于首位。之后有许多人也跟着谈“韵”,并极力推崇“韵”在艺术中的...  相似文献   

10.
论郑廷玉在元杂剧史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郑廷玉在元杂剧史中的地位张本一郑廷玉,生平不详。元钟嗣成《录鬼簿》(据《楝亭藏书十二种》本)归其为“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以下简称“前辈才人”),著录其杂剧二十三种。流传至今的有五种,简称为《楚昭王》、《看钱奴》、《忍字记》、《后庭...  相似文献   

11.
释道宣《大唐内典录》和道世《法苑珠林》卷百均不著录《诸经要集》,其首次著录是从唐释智异《开元释教录》开始的。现本《诸经要集》即道世自录《善恶业报论》,乃《法苑珠林》初本。道世“诸经要集”之称另有所指,其作品中所云“诸经要集”与现本《诸经要集》并非同一书。  相似文献   

12.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词汇的最主要特点是具有种类繁多的俗语词。采用“追根溯源”“同类比较”“整体考察”等方法,从《梦粱录》中选取商业、嫁娶、生育三方面词语进行考释,论述《梦粱录》中俗语词的特点,揭示其在汉语词汇史研究中的语料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全汉赋》讨论赋之范围,论证了“辞赋”即赋,“骚”为赋之一类,而论乃赋之平文体,用赋之手法所写的论,通于论而非论,故该书当录汉人之“骚”,而不当录《非有先生论》。汉赋之序,多为后人缀史氏等语为之,而《全汉赋》仍其旧,今辨而正之,另外,本文对该书之文字,标点及录(引)文出处,做了不少的订正,并对该书做了一些实遗。  相似文献   

14.
“象牙之塔”本是法国十九世纪文艺批评家圣佩韦批评同时代消极浪漫主义诗人维尼的用语。《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小天地。也叫象牙宝塔。”用这个贬义十足的解释来理解“我也承担了一个剧本.那就是……写知识分子由象牙之塔断然走向民族民主战场的《风云儿女》”(田汉《影事追怀录》)中的“象牙之塔”是可以的,但却无法解释当今一些流行的说法。请看下面的例子:  相似文献   

15.
岑参《巴南舟中思陆浑别业》诗云 :“泸水南州远 ,巴山北客稀。岭云撩乱起 ,溪鹭等闲飞。镜里悉衰鬓 ,舟中换旅衣。梦魂知忆处 ,无夜不先归。”《文苑英华》首句录作“泸水南舟 (一作州 )远” ,而在明铜活字版《唐五十家诗集》中录作“泸水南州远” ,《唐诗品汇》中亦录作“泸水南州远” ,《全唐诗》中又录作“泸水南州 (一作舟 )远”。将“州”作“舟”在诗中可解为“南行之舟” ,于诗意无碍 ,但诗题中的“南舟”却文意不畅。罗邺《巴南夜泊》、《巴南旅舍言怀》便可明证巴南实指地名 ,而《文苑英华》录此诗时受诗题中“南舟”二字影响 ,将…  相似文献   

16.
这是章培恒《(玉台新咏)为张丽华所“撰录”考》(《文学评论》2004年第2期)的续篇。该文发表后,引起了较热烈的反应,赞成、反对者均有。文章通过对有关商榷意见的回答,进一步论证了《玉台新咏》并非徐陵所编,而是一位很受皇帝宠爱的妃子所“撰录”。  相似文献   

17.
朱光潜先生在《咬嚼字》一(高语二册)中阐明了“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并“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这“推敲”的典故最早当见于唐人韦绚撰《刘公嘉话录》(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九引),又见于五代后蜀何光远《鉴戒录》、宋人计有功《唐诗记事》、阮阅《诗话总龟》。阮阅之言最为简洁:  相似文献   

18.
对石涛美学思想的研究自20世纪中叶以来就没有停止过。其中最具学术意义的是关于“一画”论的研究和论争,因为石涛在《话语录》开篇就提到“一画”,而“一画”的命题也贯穿于整个《话语录》中。究竟“一画”是什么?已经成为研究石涛艺术思想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差不多每一位研究“一画”论的学者都会在研究中得出自己独到的结论。面对如此纷纭的研究结果,笔者认为石涛的生活跌宕起伏,入世、出世、顿,浯,对儒、道、佛的哲学思想兼容并蓄,所以“一画”论中的“一画”是具有多义统一性的。  相似文献   

19.
熊克《中兴小历》是《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编撰的重要参考史料之一,今存《要录》中称引者近五百处,考察其所引《小历》性质,不仅有利于了解《要录》自注引书情况,史料选择、编撰过程,也有助于对《要录》注文乃至《要录》本身的校勘。通过考察今存《皇朝中兴纪事本末》与《中兴小历》的关系,比勘两书与《要录》的文字异同,以及检核南宋史料对《中兴小历》的征引情况,可以大致认为,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所引“熊克《小历》”,应当是今存《皇朝中兴纪事本末》而非今本《中兴小历》。  相似文献   

20.
《<英藏敦煌文献)录校本》是“敦煌文献录校本”的组成部分和第一期工程。对我来说,编著“敦煌文献录校本”的想法已酝酿很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