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冥想王国和理想境界散发的无穷魅力,吸引着诗人为之忘我付出,甚至不惜用生命的代价去构筑。诗人横溢才华的耀眼光芒永远让凡人顶礼膜拜,诗人生命之谜自然而然成为人们索引的对象,引发人们去感叹,去怀想,去思索。然而人们往往读不懂诗人及诗作,只能得出似是而非的结论。“‘诗人之死’这几个字总是比‘诗人之生’这几个字更具体”(布罗茨基),诗人之死促使人们去了解诗人生命的本质和真实。诗人是不死的,因为诗的生命永存———诗人之死是肉体的涅,使灵魂得以解脱和升华,在其终生追求的纯净世界中永生。般木岁月无情流逝,人世间…  相似文献   

2.
快乐如草     
“天涯何处无芳草”,东坡先生斯言确矣。不是吗,快乐就如同那萋萋芳草,普天之下无处不有:摆摊卖菜的村妇,沾着唾沫数一把零碎票子,满打满算只有几十元,脸上却溢满了快乐;年逾古稀的老汉,没牙的嘴巴吹着口哨逗鸟儿,快乐得忘了年龄;一群顽童恶作剧地撒完尿,再用来和泥巴,简直快乐至极……  相似文献   

3.
暮色苍茫,斜阳余晖,晚风萧然而动,天边那一道道霞光辉映在路边的一座坟墓,在萋萋芳草的掩映下更显古朴庄重。石碑上赫然镌刻着“曹诚英先生之墓”。在青山绿水之间,这坐坟墓非常的醒目突出,展开的墓道直延伸向不远处的座小桥。在这座杨林桥上,铭刻着一段让曹诚英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当年她曾经和胡适相约,要在杨林桥边养花种韭相伴白头偕老。  相似文献   

4.
诗人高启在其入明后的诗作中,写下了大量“梦”诗,这些诗“梦”意象寄托着诗人的自我情感与心志,成为诗人抒发性情的依凭之物。明初的社会政治环境、当时诗人自身的处境与其美学追求,是其梦诗生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月明归梦遂成迷"--高启笔下的诗梦意象及发生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人高启在其入明后的诗作中,写下了大量“梦”诗,这些诗“梦”意象寄托着诗人的自我情感与心志,成为诗人抒发性情的依凭之物。明初的社会政治环境、当时诗人自身的处境与其美学追求,是其梦诗生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春行寄兴     
李华唐 《初中生辅导》2010,(32):F0004-F0004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相似文献   

7.
新辨析     
《新读写》2021,(4):17-17
藉借籍藉,形声字,从草耤声,音jiè,本义为"古代祭祀用的垫子",引申为垫子。孟浩然《还山贻谌法师》:"平石藉琴砚,落泉洒衣巾。""藉琴砚"即垫琴砚。又引申为坐卧。孙绰《游天台山赋》:"藉萋萋之纤草。"即坐在萋萋纤草上面。藉与耤是古今字。古时天子假借民力耕耨之田叫做耤。由于耤是藉的古字,所以藉又有"假借"的含义,如"藉口"。又由"假借"引申出假设义。  相似文献   

8.
无可否认,蕴藏着无限审美意蕴的自然景观和人生风雨旅程,一直是诗人进行审美判断和艺术创作的载体。它奇幻的阳光,凄蒙的细雨,刺骨的寒风,都似一股股浸透着浓郁诗意的心灵之风,吹拂在诗人敏感而多情的心灵世界里,并在诗人静盗或澎湃的心湖里掀起一阵阵或宁静或激越的稿涟,汇漾着诗人面对客观世界、审视内心宇宙的圆润诗意。在诗人凌代坤的人生旅程中,他常常驾驶着真善美的马车,感受着时代的折光,轻翼着理想的彩云,沐浴着人生的风雨,托载着人格的精神,在平静而又不平静的心灵旷野上奔腾,并时时扬起那浸润着文化底蕴的鞭子,拍…  相似文献   

9.
相传在长江的黄鹤矶上,有一座黄鹤楼,三国时代的费文就是在这里乘鹤登仙境的。此楼雕梁画栋,十分壮观,常惹得游人墨客诗兴大发。有一年唐代诗人崔颢来到黄鹤楼上,一边欣赏美景,一边想着黄鹤楼的传说。夕阳西下,近处绿茵覆盖的汉阳城和江心长满萋萋芳草的鹦鹉洲,沉浸在一片霭色之中。淡淡的烟雾从江面袅袅升起。他触景生情,在楼的墙壁上题了一首《黄鹤楼》来抒发自己的乡愁。由于崔颢在当时颇有才名,他的诗更使黄鹤楼声名远播。一天,李白也到黄鹤楼游览。他登上雄伟壮观的黄鹤楼,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①花草埋幽…  相似文献   

10.
云雾缭绕的松林中,一行者似乎正向一小童询问着什么,远处云海茫茫,群山隐约。这就是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呈现给我们的清新画卷。这首诗是五言绝句,寓情于问,十分精妙。诗人与童子的三问三答融于五句诗中,干净利落,内容丰富练达。第一句“松下问童子”,隐去诗人“你师父在吗”之问。第二句用“言师采药去”作了轻松回答。第三句“只在此山中”之前,隐去诗人“到哪里采药去”之问。第四句“云深不知处”之前,隐去诗人“山中何处”之问。按理三问三答至少需用六句,方可把此事表达清楚,而诗人寓问于答,把问句隐含在答语中,短短三…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新月集》代表着泰戈尔的艺术风格,是诗人心录与自然的契合,是大自然牵动了灵感的缨络;是创作主体一种自由自在的、怡然自得的活动;是意境、色彩、感觉浑然的表现力。在诗人的心曲中流动、浸润着纯洁之爱,是人性美的释放。《新月集》是从心灵世界中开放出来的甜美花朵。  相似文献   

12.
一名称职的优秀人民教师,应勤奋地工作在自己深深热爱的岗位上,让人觉得他普通,普通得像一片沃土,用心滋润着萋萋芳草;让人觉得他伟大,伟大得让人都能看见他眉宇间刻着的"巍峨"二字。  相似文献   

13.
文天祥留给后人的八百多首诗歌中,有四首带有柳絮意象。这种意象往往象征着诗人向往自由不受羁绊之意,象征着诗人慨叹时光流逝之快、劝勉自己和他人珍惜时光,还象征了个人身世的艰难、无可奈何之感以及国家命运的动荡不安,诗人对风雨飘摇局势的难以把握、不能自主的意蕴。  相似文献   

14.
就象新疆广袤土地上随处可见的沙枣树——不讲条件,默默奉献,尤努斯·苏里坦老师已经先后在巴音部楞自治州一中、焉耆三中和乌鲁木齐二十中任教近三十年。烈日炎炎,荒草萋萋。新疆的戈壁滩走一天难得见到一丝人烟。若碰上一群蚊蝇包围着你,你躲不及、甩不掉。南疆地处偏僻,贫困落后,学生住的分散。作为初三班主任,他眼看着在学的人数一天天减少,  相似文献   

15.
炊烟·老屋     
眷恋乡土的情愫一如缕缕的炊烟,弥漫在故乡的树梢、屋顶,它牵系着故土的老屋和在老屋里生活一辈子的母亲。对我来说,故土上只剩下了风中破败的青瓦土屋和屋前空地上萋萋的荒草,然而眷恋的情丝如炊  相似文献   

16.
清人王国维说:“以我玩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诗人笔下的色彩描绘无不融合着作者的感情、思绪,阅读这类诗歌,部能从色彩中找到作者的情绪,获得心理的满足。  相似文献   

17.
杜甫的《春望》是五言律诗的佳作。诗人眺望真实的自然景物,眺望国家的真实现状,在眺望中流露真实的情感。诗人期望家中平安,期望国泰民安,以及守望着内心之情。《春望》中"望"字统摄全诗,眺望真实之景,期望想念之事,守望内心之情,融情于景,融情于事,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爱国之情和思家之情。  相似文献   

18.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诗人的安德鲁·马维尔,作为一位玄学派诗人,在《花园》一诗中创造了一个甜美,自然,和谐的“花园”。在这首诗里,一个人,也许是诗人自己,在一座有花木林泉之胜的园林里沉思着人与自然的问题,对美丽的自然的生动描写表现了诗人的理想世界,同时又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宗教主题,而诗中“圆”和“绿色”的意象更进一步表达了此诗的更深层的含义-“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郭颖辉 《成才之路》2011,(17):36-36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美是诗人的最高追求,山水之美总是赋予诗人灵感,牵引着诗人走入它的胸怀。  相似文献   

20.
花香之歌     
我乘着白云的翅膀,在天空中和鸟儿说话,和诗人交谈。品尝着人生的快乐和悲伤。仙人掌也有自己的梦想和希望之帆。流星再来一次吧,我想重新许个愿。花香之歌@宁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