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天的小河     
第五册习作四要求:秋天,天高云淡,凉爽宜人。请你走出校园,到公园里去,到田野去,观察迷人的秋景,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然后选择一处景色写下来。  相似文献   

2.
每次互批互评,孩子们都兴奋不已,他们不仅找到了习作的乐趣,还以孩子的眼光去发现,去表扬,去探索,去校正,更主要的是,能从读者的角度去写作,去誊抄,还体验到了做教师的辛苦。在互批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一双双微笑的眼  相似文献   

3.
学校假期到了,爸爸和妈妈带我到马来西亚去探访舅舅。到了舅舅的家以后,我才发现舅舅的家很靠近森林。第二天,舅舅的儿子文光带我到森林里去游玩。森林里非常  相似文献   

4.
习作要求:你是否也有过这样或那样的幻想, 到广阔的太空,去发现宇宙的奥秘;到神秘的海底, 去探测丰富的宝藏;到未来的世界,去感受科技的进步……请展开你想像的翅膀,把你所想的内容写下来吧。  相似文献   

5.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容、规律和联系。而自主学习则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发现、去探索,去获取知识。因此,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效果。下面笔  相似文献   

6.
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的美感,让学生用耳朵去倾听世界,用眼睛去发现周围环境,使学生在实践中实现创新,提升创新能力。而美术课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一环。美术教师在美术教育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美术教育的成败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合理引导学生去感知,去实现,去发现世界中的美,做到将美内化到自己的实践中,开拓思维,提升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发现问题:一天,我到菜地去挑菜,无意中碰了一下菜叶,一条青虫滚落到地上,哟,青菜生虫了。跟踪调查:我连忙给菜捉虫,果然发现一棵青菜叶上有一条肥肥的青虫,我正伸手去捉,怎么回事?我的手还未碰到它,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大学精神?就是大学里的人崇尚什么、追求什么,如果你到麻省理工学院去看,你去的时候发现大家崇尚的就是学术卓越,都憋了劲去竞争做到最好。  相似文献   

9.
“我的发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语文园地》中的一个常设栏目。喜欢这个栏目中的“发现”一词,主动的态度、鼓励的意味、展示的方式和成功的喜悦,尽在其中了;喜欢这个栏目的内容,从发现字词的特点、意义,到发现句段的表达、效果,再到学习方法的导引,统筹考虑,循序渐进,独具匠心。“我的发现”仅仅是一个话头,需要在教学中想开去、说开去,  相似文献   

10.
教材分析: "美的发现"是冀教版七册教材第一单元的"阅读链接",是围绕本单元的文化主题"美的发现"而编排.开头以罗丹的名言引入,提示了本文的重点在于学习了本单元有关一些写美景的文章后,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美,表达美.这部分教材有2个"链接点"--"分享他人的发现","我眼睛里的美景"."分享他人的发现"在于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查找资料去发现美,一方面提示了活动的方法--搜集图片或音乐、阅读有关写美景的书籍等.一方面提示了有关的表达美的方法--图文的形式或对查找到的资料进行概括等."我眼睛里的美景"则提示学生到生活中、到自己的身边去发现美,表现美,并提示了发现美的方法--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拍摄下美景等.  相似文献   

11.
在自然教学中,要让学生有目的地深入到自然界中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索。让学生在大自然轻松、愉快、自由的氛围中,更好地认识自然事物及其联系,发展观察、发现、探究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教材分析: “美的发现”是冀教版七册教材第一单元的“阅读链接”,是围绕本单元的文化主题“美的发现”而编排。开头以罗丹的名言引入,提示了本文的重点在于学习了本单元有关一些写美景的文章后,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美,表达美。这部分教材有2个“链接点”——“分享他人的发现”,“我眼睛里的美景”。“分享他人的发现”在于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查找资料去发现美。一方面提示了活动的方法——搜集图片或音乐、阅读有关写美景的书籍等。一方面提示了有关的表达美的方法——图文的形式或对查找到的资料进行概括等。“我眼睛里的美景”则提示学生到生活中、到自己的身边去发现美,表现美,并提示了发现美的方法一一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拍摄下美景等。  相似文献   

13.
<正> 发现问题一天,我到菜地去挑菜,无意中碰了一下菜叶,一条青虫滚落到地上,哟,青菜生虫了。跟踪调查我连忙给菜捉虫,果然发现一棵青菜叶上有一条肥肥的青虫,我正伸手去捉,怎么回事?我手还未碰到它,它已经滚落到菜心里去了。扒开菜心看那青虫,它蜷成一团,脚收得紧紧的,我知道它在装死(昆虫真死,脚是松开的)。  相似文献   

14.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极积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注重问题的探索性,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引导他们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索,从而自行发现科学原理,学会探索知识的方,品尝到探索成功的喜悦,更加激发出渴望参与学习的内驱力。一、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心理学认为: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  相似文献   

15.
<正>习作题目写一处秋景。秋天,天高云淡,凉爽宜人。请你走出校园,到公园里去,到田野里去,观察迷人的秋景,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或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然后选择一处景色写下来。  相似文献   

16.
引导发现法是在教师的启迪和引导下,激励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旨在让学生主动地参加到教学过程中去。一改单调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沉闷方式。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开启思维的闸门,亲自探索和研究事物的实质,像科学家工作那样去进行学习,去发现并揭示事物的本质。由于引导发现法教学并不直接讲出现成的概念、结论或法则,教师只是把事实、问题揭示出来,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励学生自己去思维、去探索、去发现。既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又能扎实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精神。以下…  相似文献   

17.
到作文的书本中去那里有感动的珍页到作文的收获中去那里有你耕耘的喜悦到作文的猎场中去那里有你惊喜的野趣到《作文世界》中去你能创造属于你的奇迹真的 不骗你在《作文世界》里你可以发现你所拥有的一切美丽赠与《作文世界》$上海市宝山区中!学生@疾风  相似文献   

18.
“发现-探究式”学习,是在教师不加讲述的情况下,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获得新知识,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发现学习的特点是强调从个别到一般,在学习中,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地、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这种学习方法可提高智能,学会发现,也有助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感悟、理解、把握、运用。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把自己置于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地位,引导学生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去,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验证、归纳、类比、反思等活动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了解基本的数学思想,形成必要的数学技能。  相似文献   

19.
一、探寻课文蕴藏的美罗丹曾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运用到课堂教学艺术中,我们说:课文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何去发现课文之美呢?我认为,要深挖教材,从主题到结构,从内容到形式,从修辞到表达方式,甚至标点符号的运用等多角度全方位地去发掘教材的不同侧面、不同层次的美点。教授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考虑到《岳阳楼记》是千古传诵的名篇,在课文理解上很难跳出历史的磁场,于是我就在教学设计上动脑筋,设计了品读课文骈偶对仗、整齐优美的语言美,体验课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景物美,在鉴赏中去感悟…  相似文献   

20.
在新大纲和新教材里,明确指出要引导孩子们自己去探索自然界的规律.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可见,在教学中要注重实践教学,要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探究科学真理.这就要让孩子们走出课堂,到现实生活去寻找、去发现,才有可能让学生爱上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