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读书要走向更好的分享。分享,是一种善好的读书哲学;分享,是一种隐秘的读书原理;分享,是一种积极的读书策略。读书,是与书本的分享、与作者的分享、与他者的分享。  相似文献   

2.
读书偶感     
读书于我.是一种诗意的生存状态,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一种温暖的生命体验。一天不读书,就会有饥饿感、寒冷感、窒息感、憔悴感、孤独感。读书就是打通精神经脉的良药。一日不读书.自惭形秽:三日不读书,怅然若失。[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1.读书学习促知识完善 读书活动是教师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一种途径,尤其是对青年教师对教育理论和相关知识的学习具有突出的作用。读书活动一般采取学校或教研组组织进行.为了使读书活动更有质量便于交流,学校应定期举行读书体会报告会,交流读书心得。使其便成为老师积淀化内涵的一方沃土。学校对读书的要求应是“有所选择,宁精毋多,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自学为主,并定期写出联系实际的心得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动笔是我国有效的传统读书方法。圈点勾画法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圈点”二字。本来的意思是指“圈(O)”和“点(、)”的两种符号,  相似文献   

5.
一、读书指导法 (一)读书指导法的意义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和课外读物获取知识、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亦称阅读和围绕阅读材料进行活动法。我们知道,读书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主要手段,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在所著《给教师的建议》(下)一书中说:必须教会少年阅读!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学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总之,读书、阅读,对学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种教学…  相似文献   

6.
陈明宏 《上海教育》2005,(5A):60-60
在今天这样一个历史的转型时刻,读书给予我们知识、智慧,又或是简单而积极的信仰。同时,读书又是一种长期的“活到老读到老”的活动。今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在街头、在校园、在书店举行。这是个良好的开端,但让读书成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则是更重要的。作为老师,首先要从我做起,言传身教,师生共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愿读书伴我们终身,愿我们的世界因为读书而更精彩。  相似文献   

7.
由于影视和网络等信息手段的高度发展,在信息时代传统的学习方式——读书受到冲击,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少年读书率不断下降。读书是反思性的理性活动,是提高思维能力的基本手段;读书又是一种高尚的文化生活,是陶冶性情、提升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影视不能取代读书,应大力提倡读书,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张其莹 《甘肃教育》2014,(21):68-68
正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读书是否该成为一种职业,我们姑且不论,但我们可以断言:读书与教师成长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教师读书具有其专业价值。一、生成专业智慧教师是需要一种专业智慧的,没有这种专业智慧,教育必然是肤浅的。教师的专业  相似文献   

9.
读书的癖好     
人的癖好五花八门,读书是其中之一。但凡人有了一种癖好,也就有了看世界的一种特别眼光,甚至有了一个属于他的特别的世界。不过,和别的癖好相比,读书的癖好能够使人获得一种更为开阔的眼光,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也许可以据此把人分为有读书癖的人和没有读书癖的人,这两种人生活在很不相同的世界上。比起嗜书如命的人来,我只能勉强算作一个有一点读  相似文献   

10.
读书的癖好     
人的癖好五花八门,读书是其中之一。但凡人有了一种癖好,也就有了看世界的一种特别眼光,甚至有了一个属于他的特别的世界。不过,和别的癖好相比,读书的癖好能够使人获得一种更为开阔的眼光,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也许可以据此把人分为有读书癖的人和没有读书癖的人,这两种人生活在很不相同的世界上。  相似文献   

11.
学校通过实施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营造校园读书氛围,引导学生养成读书习惯,提高人文素养,使读书成为一种需要、一种爱好、一种生活方式,促使学生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读书三题     
人的癖好五花八门,读书是其中之一。但凡人有了一种癖好,也就有了看世界的一种特别眼光,甚至有了一个属于他的特别的世界。不过,和别的癖好相比,读书的癖好能够使人获得一种更为开阔的眼光,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也许可以据此把人分为有读书癖的人和没有读书癖的人,这两种人生活在很不相同的世界里。  相似文献   

13.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读书求学总难免被视为一件"苦差事",古谚有证:"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勤"一"苦",道出了其中的艰辛和不易。而不少人却认为,读书应该是快乐的事情,如果是苦读,为功利而读书的话,学习就会成为一种负担,读书也会成为痛苦之事。既然要快乐读书,享受人生至乐,就应该用快乐的心境去读书、学习,不应该存在苦读一说。  相似文献   

14.
职工读书活动的现状与走向是一个不容忽视和值得探讨的问题。经调查分析,目前职工读书活动中普遍存在着三种现状、三种走向。现状一:形式,实中隐虚。职工读书活动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企业为增强内力要练的一项基本功。因此,许多企业大都成立了职工读书活动指导委员会、职工读书活动领导小组和职工读书小组。但不能否认,有的组织形同虚设,完全是迫于上级的要求,为应付检查而走过场,被列入的领导、组织成员有的根本就不知道这回事,更不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有的把组织、制度、活动内容只是写在了文件上、挂在了墙上、说在了嘴上,并未…  相似文献   

15.
与儿子一起读书,是一种快乐,更是一种收获。  相似文献   

16.
在聆听与采访的同时,我深切地感受到,读书.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对自我的完善,对真理的探寻。很喜欢一位选手的话,她告诉我说:读书.是读一种感觉.是一次与作者心灵的碰撞。她的收获则是做自己.溶入书中做另一个自己。  相似文献   

17.
开展读书活动 培养少儿阅读兴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读书活动是少儿图书馆读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在以丰富的馆藏资源、方便快捷的服务、良好的读书氛围吸引广大少儿读者的同时,根据少儿心理、生理特点,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组织和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多读书、读好书,一方  相似文献   

18.
犹太人的读书传统是犹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犹太人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一种宗教崇智主义读书传统,其实质是为上帝而读书,而宗教律法中对于教育义务的规定以及犹太教社会采取的其他种种措施保证了该读书传统得以形成和延续。在启蒙运动后,他们的读书由为上帝读书变成了为个人自己、为民族而读书,宗教崇智主义传统变成世俗崇智主义传统,在精神上读书成为一种世俗意义上的信仰,在实际中成为“走出去”“融入主流”“往上走”的途径。从犹太民族发展史来看,大体而言,犹太人的读书、教育热情与他们所在地的城镇化、产业转型以及他们自身职业的转变构成一种正向促进的互动关系。分析犹太崇智主义读书传统的形成与演变,能带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读书不求甚解”,是东晋以五柳先生为别号的陶渊明的自况、许多人把这看作是他的洒脱与颠狂.其实这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读书方法。  相似文献   

20.
众多现当代文化人,大都在文章中就自己安身立命的一种基本活动——读书,抒发过感受,表示过看法,提出过建议。由于身世、性格、爱好、学识等方面的差异性,他们的读书观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呈现出一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总不同”的情况。他们发出的种种关于读书的说法虽然纷纭繁复,但有一些基本点是共同的:读书是我们人类必需的一种崇高的精神活动,人们都应该爱书、读书。而他们基于自身感受的读书观.尽管有时显得彼此不乏矛盾,却多角度地从不同的侧面表达了自己的切身感受,也带给人们多层次的思考与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